记者 吴琼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以自建、增资、收购等方式“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与兴致正高的上市公司不同,新能源车及锂电领域的部分公司高管已开始担心产能过剩。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骑绝尘和A股市场相关板块的强势上涨,上市公司对锂电产业链的并购热情也不断升温。与之对应,相关资产的并购估值“水涨船高”,甚至有静态市盈率达到数百倍的案例出现。在这背后,业绩预期的兑现情况成为验证并购成败的指标之一,部分案例的初步结果也显示出“喜忧不一”的苗头。

  而据记者了解,与兴致正高的上市公司不同,新能源车及锂电领域的部分公司高管已开始担心产能过剩。那些正计划冲进这一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们,最终还能如愿吗?

  动力电池资产估值暴涨

  3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伴随上市公司前赴后继的收购,动力电池资产的估值水涨船高

  5月底,谋划转型已久的*ST江泉决定加入“锂电大军”,宣布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成立五年的山东瑞福锂业,曾抛出一系列宏伟规划——三年内投资5亿元,新增年产1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五年内向金属锂、丁基锂、锂铝合金等产业延伸,跻身全球最大锂盐生产商之列……

  放眼A股,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余家上市公司已以自建、增资、收购等方式“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

  随着上市公司前赴后继的收购,动力电池资产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回溯此前案例,2014年,电池企业的一级市场静态市盈率约13倍。代表案例如时代万恒,在2014年对九夷能源评估后,决定出资3.5亿元收购后者100%股权,此项收购于2015年完成。九夷能源主要产品包括镍氢电池等,其2014年净利润为2738.28万元,相关方承诺的2015年净利润为不低于3300万元,公司最终实现的2015年净利润为3411.51万元。若以九夷能源2014年净利润计算,此次收购的静态市盈率为12.78倍;以2015年预期净利润计算,此次收购的市盈率则为10.6倍。

  在短短一年多后,深圳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却以241倍的市盈率(PE),被长信科技列入收购名单。长信科技今年2月公告称:“拟向比克动力增资8亿元,以获得其10%股权。”比克动力2014年净亏损1879.82万元,2015年净利润为3307.87万元。以2015年净利润和比克电池80亿元的整体估值计算,其并购市盈率达241.8倍。

  虽然比克动力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其三元材料锂电池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颇具商业前景。但市盈率高达240倍的增资价格仍令人称奇,为何长信科技会欣然接受呢?这与比克动力的业绩承诺有一定关系,公告显示,“比克动力原股东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业绩(以扣非后净利润为准)分别不低于4亿元、7亿元和12亿元。”按这一预测,比克动力2016年预测市盈率为20倍。

  当然,比克动力能否实现这一业绩,还有待时间检验。不过,长信科技显然对比克动力志在必得,其下一步还计划展开全资收购。长信科技表示,本次投资入股比克动力,只是与比克动力进行合作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第一步,不会满足于仅以参股形式涉足这一领域,公司会深度进入动力电池及其配套产品领域。因此,公司与比克动力达成一致,后续将与比克动力在资本市场层面进行深度合作,包括公司对比克动力原股东发行股份全资收购剩余股权等方式。

  但是,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起收购。长信科技2月复牌后,曾连续两天跌停,七个交易日的最大跌幅达35%。

  部分案例未达预期业绩

  虽然上市公司涉足锂电的案例中不乏赢家,但一些并购(或投资)案例还是遭遇了业绩未达预期的尴尬

  查阅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后,记者发现,收购或投资标的业绩不佳的跨界并购者常作如下说明:

  其一,因项目尚处在建阶段,目前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增长的红利。如乐凯胶片2015年投资约2740万元建设锂电池相关项目(包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PE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锂电隔膜涂布生产线一期项目),但2015年末尚未产生效益。

  其二,因尚处于市场开拓期,被收购企业或投资项目未能完成利润承诺。如专攻半导体元件领域的振华科技曾投资8983万元用于扩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但相关项目2015年底仅实现效益273万元,未达到预计收益。振华科技解释:“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扩产项目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该项目未达到预计收益的原因,主要为产品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尚未达产达效。”

  此外,即使是市场老手,也在收购中马失前蹄。以锂离子电池材料已占到2015年营业收入47.94%的天赐材料为例。去年11月,天赐材料收购了东莞凯欣,但东莞凯欣当年就业绩变脸,不仅较承诺业绩缩水近四成,甚至还远低于其2014年净利润。

  具体来看,东莞凯欣2015年净利润717.2万元。而此前,东莞凯欣承诺:2014年净利润不低于1400万元,2015年净利润不低于2014年度净利润的120%(即1680万元),2016年度净利润不低于2015年度承诺净利润的120%(即2016万元)。事实上,东莞凯欣的业绩变脸早有迹象。首先,2015年8月18日,天赐材料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购买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价值核实项目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前6个月东莞凯欣净利润仅为153.11万元。其次,翻看2013至2015年东莞凯欣业绩数据,其2015年的“重挫”实际上可以解释为2014年突然飙升后的“回归”,是一种业绩波动。2013年,东莞凯欣净利润566.84万元,2014年净利润突然飙升至1633.35万元。

  对东莞凯欣的“爽约”,天赐材料给出的解释是:“2015年第四季度,锂离子电解液需求增加,带动部分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采购成本上升,但东莞凯欣与主要客户签订的产品销售价格调价滞后,造成产品毛利率较2014年度降低。”不过,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东莞凯欣营业收入虽较为稳定,但盈利能力已现大幅下降。对比来看,2013年东莞凯欣营业收入为8834.46万元,净利润为566.84万元;2014年其营业收入为15974.45万元,净利润达1633.35万元;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066.93万元,净利润却降至153.11万元。对此,天赐材料称,在“2015年度对部分涉及诉讼的应收款项单独测试计提坏账准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昨日,记者从天赐材料获悉,相关业绩补偿正在走程序。

  此外,有着全球锂业深加工龙头之称的赣锋锂业也未能幸免。赣锋锂业曾收购美拜电子,后者承诺2015年和2016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净利润(扣非后)分别不低于4300万元和5600万元。但美拜电子2015年度扣非后净利润为3478.6万元,仅完成利润目标的80%左右。

  与之对比,国轩高科则是一个成功的借壳范例。国轩高科原名东源电器,2015年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合肥国轩99.26%股权,后者控制人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承诺,合肥国轩2015年至2017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1615.79万元、42310.61万元和46842.15万元。而目前来看,合肥国轩已超额完成第一年的业绩承诺,其2015年扣非后净利润为53677.24万元,高出承诺值69.78%。今年一季度,国轩高科业绩进一步飙升,单季净利润30617.40万元,同比增长3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