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祭近百年 三江赵族寻获入广始祖墓
10月17日,台山大江镇塘奄村雷公岭,新会三江金龙再次起舞!739年前,三江赵族的入广一世祖崇橐公就葬于此,失祭近百年后,三江赵族寻获此墓并加以修葺,各地宗亲1000多人不辞辛苦远道参祭。
三江赵氏作为宋宗室后裔,有多项盛举被载入史册。乡民赵思仁曾出钱兴建慈元庙(国母殿);抗日时期,赵氏后裔前赴后继与疯狂进犯三江的日寇军队进行了三次殊死战斗;民国时期赵锡年走遍全国寻根追源,潜心修谱12年,汇编集大成《赵氏族谱》,内含珍贵历史文献;1958年7月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古井崖门古战场遗址,了解到一个郡王独苗700年间竟繁衍出2万多人口,指示要认真调查研究,“这对我国制订国民经济和人口计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失祭近百年,寻获并修葺赵必迎繁衍出三江赵氏
“今年5月初,在三江祥光堂宗长们的提议倡导下,我们来到台山大江镇雷公岭寻找崇橐公陵墓,在当地塘奄村刘姓兄弟们帮助下寻获,从筹备到重修竣工历时5个多月。”宋太宗第三十四世孙赵敬文介绍说,入广一世崇橐公进入广东一年后去世,先祖必迎公为尽孝道,在此依庐而居守孝三年,期间南宋在崖门败绩,因此必迎公逃过被元贼追杀的劫难,隐名换姓,一脉相承,通过700多年繁衍,发展为今天新会三江祥光堂的后代子孙。
据族谱记载,宋商王九世孙赵崇橐,1274年与长子必迎由福建入广东,1276年终于广州城官邸,享寿七十七岁,赠朝散大夫。当月,葬于新会县文章都火炉岭苦草径,即现今台山市大江镇雷公岭。
族谱记载的崇橐公陵墓,地形俗称“飞鹅漏昼”,墓地是甲庚向,旁边有崇槖公夫人墓,山脚有120级石级直达陵墓,山下有一水塘。根据这些资料,三江赵族前往雷公岭寻找核实,终于确认寻获此墓。
事实上,赵族来到三江的始祖为赵良韶,赵良韶的父亲正是建安郡王赵必迎。赵必迎(1225-1289),宋室南迁后,封建安郡公。宋咸淳十年(1274年)奉诏勤王,与父赵崇橐由闽入粤,官拜广州路府法大参军。德佑二年(1276年)5月26日,赵必迎因组织勤王军队训练有功,“赫有上将之风”(宋皇诏书)而被皇帝诏进建安郡王。正当他准备率军抗击元军之际,适逢父丧,葬于新会文章都(今台山市大江镇)苦草迳清水塘。他依庐而居,守墓尽孝。
1279年,南宋灭亡,元军到处追杀宋室后人。守孝的赵必迎膝下无儿,他决定忍辱负重,隐姓埋名,避居山野。至60岁时,赵必迎原配容氏辞世,他又纳17岁的陈氏,62岁时才生子赵良韶。赵必迎由于夫妇年龄相差较大,故后人有“八十公公二十妻,双双合埋一百齐”的夸张说法。
忧愤交集,赵必迎在其子良韶4岁时逝世了。1291年,6岁的赵良韶和他的母亲陈氏为避元人追杀,穿越银洲湖,避居湖边的皮子村。1292年,再迁居现今建安郡王祠隔山相望的三江浅坑(又名细官坑,位于今三江中学后面),自始成为三江赵姓始祖。后来,赵良韶生育了5个儿子,其中五子赵友贤的后代南下古井,在慈溪开枝散叶。经过世代繁衍,在三江发展成新江、联和两个大村。
从赵良韶三江开族至今,支系先后分支出三江镇的新江、联和、古井镇的慈溪、沙堆镇的鹅溪和会城的帝临堂等宋赵皇裔村或赵姓聚居地,本来人丁单薄的三江赵氏竟幸运地子孙繁茂,至清道光、咸丰年代,已繁衍至5000余人,到民国初年翻了一番,达到1.2万余人。
1958年7月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古井崖门古战场遗址,当地干部向总理汇报介绍了宋元崖门海战的历史及其遗址保护开发的情况。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的周总理关切地问起,战败的南宋皇朝后人有否流落新会。干部介绍了赵必迎在三江的后代,周总理若有所思地说,“一个郡王独苗700年间竟繁衍出2万多人口,要认真调查研究,这对我国制订国民经济和人口计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江郡王祠成爱国史迹,五年重修重现古时风
三江赵氏被载入史册的一项举动,是乡民赵思仁出资兴建慈元庙。
慈元庙又称国母殿。原庙建于1491年,是由陈白沙向布政司刘大夏建议,由三江赵思仁出资建造,1943年被日寇夷为平地。现今的慈元殿是新会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在原址重建的。1979年又经重修。
据记载,明治四年(1491年)十月,户部侍郎、前广东右布政刘大夏出巡到新会。陈白沙陪他乘船游览崖门,凭吊慈元殿遗址。他们商议在大忠祠上方,即杨太后住过的故址建一座慈元庙(俗称国母殿),以纪念壮烈殉国的杨太后。三江乡乡民赵思仁以自己是宋宗室后裔,请求由他出钱办理兴建慈元庙。刘大夏允许,陈白沙当即表示愿为慈元庙作碑记。慈元庙建成后,陈白沙晚年扶病用自创的茅龙笔,按史实与民望,亲自撰写了600多字的《慈元庙碑记》,此碑现存慈元庙里。1922年,广东“赵士五房”各出白银3千两,对崖山古迹进行一次大规模整修。1943年,日寇魔爪伸到新会,古井沦陷,崖山的太忠祠、慈元庙、忠义坛全被日军摧毁,成为废墟。
三江赵氏在抗日时期也曾留下浓彩一笔。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日寇侵华,新会县城和江门先后失陷。三江赵氏族人和当地其他群众团结一致,在当时以赵宝贤、赵梅友、赵启等为首的中共三江地下党支部领导下,联合各界抗日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在赵建安郡王祠内誓师后,与三次猖狂进犯三江的日伪侵略军展开可歌可泣的浴血战斗。三场战斗前后毙敌500余,终因兵力悬殊、武器落后,三江被日寇攻陷。日寇随即在三江实行报复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残暴手段,抢杀包括多名赵氏族人在内的当地抗日百姓400多人,抢占了赵建安郡王祠作为日军兵营大肆破坏。
1945年日寇投降后,当地村民曾对郡王祠进行过重修,剪彩当天,全国各地的赵氏宗亲和刘关张亲房等纷纷前来拜贺。但此后郡王祠却日渐衰落,难复当年兴旺景貌。2009年5月,新会三江赵建安郡王祠经过连续五年的修葺重建,一扫半个多世纪的颓败景象,重现古时风采。
赵锡年潜心修谱12年汇编集大成《三江赵氏族谱》
三江赵氏对历史的贡献,还在于修谱。广东赵氏族谱继承了其实录传统,其中史料价值最高者,当推三江赵氏族谱。三江始祖赵良韶1292年迁到新会县三江开族,穷一生之功精心撰修《三江赵氏族谱》,使赵姓血脉派衍得以传之后世。明代处士赵不易、赵不欺、赵崇敬,庠生赵必渶、赵君绶以及清代庠生赵沅英等先后相继修辑三江《赵氏族谱》。民国时期由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的二十九世孙,香港石印商人赵士松(字锡年,三江新田里人)在此基础上,从1925年12月24日开始,至1937年8月15日止,潜心修谱将近12年。他走遍全国寻根追源,并以信函与各地宗长联系,搜集赵姓有关史料,按先祖所存族谱全面汇编,参订成《赵氏族谱》,得赵士宜、赵文安二位相助,襄成美举,香港赵扬名阁石印,留览于后。
赵锡年《赵氏族谱》卷一记载了宋朝的建立,并追溯到太祖匡胤的前四世及相关史实;载录了乾德二年《太祖皇帝玉牒大训》:“……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勿恃富而轻贫,勿恃贵而轻贱……”并有“赵氏上古源流谱览”、“赵氏上古源流谱略”等,对研究我国氏族文化颇有价值。该卷收录的“汴水赵氏仙源族谱序”、“鄱阳赵氏续修谱序”其一、其二、“璇源图谱序”、“处士意翁亭续修天源族谱序”、“东莞赵氏族谱序”、“西外赵氏族谱序”、“南外赵氏天潢贵派积庆图序”、“浚仪赵氏三江宗谱重修序”等地续修族谱序以及太祖、太宗、魏王系皇室宗派录,亦均为真实可信的历史文献。
猜你喜欢
- 移民等待过境 手机存照怀念故国
- 评论() | 分享10月31号 06:30
- 整治旅游市场 从全国旅行社抓起
- 评论() | 分享10月31号 06:30
- 艺术界的盛宴 我国首个黄花梨艺博馆明年开放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9:52
- 五邑铁路:新宁铁路股份簿 见证清股份遗产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9:46
- 天地壹号拟募6.25亿 以25元定增价算估值过百亿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53
- 江门16项交通业务可在网上办理 下阶段将增加7项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50
- 因侨乡底蕴深 江门赢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主办权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46
- 潭江劣Ⅴ类水质断面占61.29% 主城区全为劣Ⅴ类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44
- 江门首批星级公厕名单出炉 公厕配梳子和电吹风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40
- 人民币加入SDR尚无定论 11月底完成审议
- 评论() | 分享10月30号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