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奚慧颖 通讯员 穗国规宣
昨日上午,在市规委会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上,《主城区综合医院优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全票通过。本次提交规委会审议的4家医院分别为海珠区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越秀区的省中医二沙岛分院和天河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后3所医院属于原址优化。针对市内大医院外部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本次优化提升方案中,采取增加停车位、出入口人车分流等途径来解决该问题。如中山三院计划让入院车辆直接驶入地下负一层,让进院车流在院区内循环流动,缓解天河路的交通压力。
中山二院:原院区将改造为博物馆
规划显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国家计生委属(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至今已有180年历史。目前,医院位于沿江西路和海珠区东晓南路盈丰街的两个院区,均面临用地紧张、设施老旧残缺、医技空间受限、教研用房不足等问题。
同时,海珠区医疗卫生资源紧缺,未达到广州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每万人60个床位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海珠区计划建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院区,作为未来医院总部,有1500个床位规模,用地面积47364平方米。
新院区选址西至洛溪大桥,南至环岛路,北侧靠近海珠儿童公园,东侧为长江百货交易城,南侧为广航总部,将建设成为集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此外,原北院区部分功能也将搬迁至新址,利用原有院区历史建筑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功能,相关项目立项正在积极申请中。
有规划委员认为,医院新址旁边是海珠儿童公园,一定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规划显示,将在海珠儿童公园间设置20米宽市政道路及10米绿化隔离带,且污物出入口不得设置于北侧。
省中医二沙岛分院:建设园林式绿色医院
为梳理改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交通,规划在医院西侧网球场、游泳池位置建设一栋地上6层的医技综合楼的同时,建设3层地下室,在床位保持250床不变的情况下,规划380个地下停车位,解决现状患者路边停车250个,工作人员停车130个。
规划以建设园林式绿色医院为目标,运用方形点式塔楼为母题布局,南北方向结合架空的医院街,形成交通和视线的通廊,避免对城市形态造成拥堵压抑的感觉。
规划委员潘奋认为,本次规划解决了二沙岛没地方停车的问题,但进院入口依然没有改变,还是会造成堵塞,建议将医院出入口设置在菊湖街。
中山三院:地下负一层大堂打通内部环路
为改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科研及住院环境,优化调整院内医、教、研用房的布局,规划新建外科住院综合楼:拆除沿天河路现13层高门诊楼,拟建地上25层(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地下4层(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
由于岗顶区域交通拥堵严重,天河路的中山三院路段也是“堵车点”之一,医院门前经常排满等待车位的汽车,不仅占用车道,也加剧了天河路的拥堵。
针对该片区的交通顽疾,本次规划对中山三院的院内交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利用地下负一层大堂打通院内交通。规划参考了大型商场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计划利用院区北门用地局部拓宽天河路,让车流从天河路西侧入口直接驶入地下负一层,停靠于到达大堂落客,然后直接进入车库停车或驶出地面从天河路东侧出口离开或进入院区。如此一来,进院车流都在院区内地下负一层循环流动,缓解天河路的交通压力。
此外,还将改造医院正门人行广场,设置负一层通道于BRT,地铁站直接连接,构建完全人车分流立体交通模式。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建25层综合医院大楼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全国首个省级应急医院。目前,该院项目已经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该医院总用地面积45173.79平方米,分为医疗区和住宅区,其中医疗区用地面积25093.9平方米。按照规划,医疗区局部拆除腾挪广场绿地,宿舍区整体拆除后新建1栋100米25层综合医院大楼及1栋100米35层住宅塔楼作为回迁住宅。综合医院大楼将安排广东国际医学中心(25870平方米),构建医生多点执业平台;同时引入社会医疗结构(56513平方米),建设“大健康服务中心”,并安排院属专家配套用房(9206平方米)。
规划还将增加5处公建配套,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厕、垃圾收集站、文化室以及星光老年之家。并将改造现有医疗区,在新港路主入口设置入口广场,解决人流问题。还将在南部宿舍区新建4948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为医院提供超过920个停车位。
焦点关注
如何解决医院“内部交通外部化”?
专家:建议形成交通环路设港湾式入口等
昨日,规划委员不约而同谈到医院门前的交通拥堵,并认为该问题是优化提升中急需解决的一环。
规划委员周鹤龙表示,中山三院的交通状况就很复杂,建议内外交通要整合一起规划。
规划委员潘奋也认为,孙逸仙纪念医院外围交通糟糕,不仅外面是批发市场,而且停车场入口太靠近大马路,会因为排队进场堵住,建议将停车场出入口调整到辅路,或延长进场线路以缓解拥堵。
市国规委主任彭高峰表示,现在很多医院都成了拥堵点。在内部交通外部化的问题下,医院往往疏于管理,满了就拒之门外,就医车辆很多都停在医院外面。未来国规委部门在进行方案审查时,将会重点抓场地设计,而交通又是场地设计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建议适度保证医院局部架空,形成交通环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用入口后退的港湾式入口。
广州市副市长、市规委会副主任马文田提出,医院规划要注意理顺医院的内外和内部交通,衔接地下与地上交通,地铁站、公交站等公共交通在布点时注意靠近医院,或设置出入口。他还建议医疗建筑要方正,横平竖直,以功能为前提做建筑,以方便使用。而对于大部分医院电梯不够的情况,在规划中要注意上下畅通,在垂直交通上下功夫,多装几部电梯,避免病患都挤在医院大堂。
链接
6医院优化规划待审议
市规委会还审议通过了从化区中医院(加挂从化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从化),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花都),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何贤医院(番禺)等5个项目,重点强化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的综合医院建设。
另外有6所医院的优化提升规划待审议,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天河区中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荔湾区儿童医院、荔湾区增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