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密布如蛛网的电线,脚下污秽油腻的地板,街边随意堆起的垃圾堆——“脏乱差”是不少人对城中村的印象。然而,作为不少外来人口来穗的“第一站”,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不仅会给外来人口带来舒适与归属,更对提升全城的市容市貌起着关键作用。
7月25日,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大型政论性电视公开论坛《羊城论坛》聚焦城中村环境卫生。其中透露,城中村垃圾量大,每天产生垃圾9000吨,占全市四成。有关部门建议由专业机构入驻城中村开展“规模化”租赁。同时,对于城中村的新改建出租房,未来将有望按比例给予财政补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实习生 陈晓丹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垃圾治理
城中村垃圾量大 大件垃圾随意丢弃
“城中村特别明显的问题是大型垃圾随意丢弃。”论坛刚开始不久,特邀嘉宾刘小钢便坦言,有城中村居民向他反映,经常晚上看道路还是宽敞的,隔天一早就发现堆着垃圾,“因为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有些人搬家大型物品就不带了,一般在晚上丢,这是城中村特有的现象。”
对此,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处相关负责人称,对于城中村的垃圾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方面是城中村的垃圾量大;另一方面是在餐饮、其他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方面,城中村相对来说没有城区范围分得细;此外,丢弃的大件回收垃圾的数量在城中村有较明显的体现。
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张刚介绍,市来穗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广州来穗人口数量为996.45万;其中,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为495万,占全市来穗人口的50%,占全市人口的35%。而每天城中村产生的垃圾量是9000吨,占全市垃圾量的40%。“如果城中村的环境好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会增加很多。”他表示,希望通过“服务+管理+执法”进行系统治理,城中村环境会越来越好。
面对城中村如此的“垃圾围村”现状,市城管局副局长何正清透露,该局针对城中村制定了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方案,其中包括专项会战。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城中村清理垃圾20多万吨。
环境污染
“民宅办厂”成打击非法排污难点
除了垃圾治理问题,城中村还存在着“乱排乱放”的问题,这亦对环境卫生产生巨大影响。
论坛上,市水务局工程督办处主任科员刘哲介绍,目前对城中村中的水环境治理主要有几大方面。一方面是对污染源的专项治理,包括网格化消耗管理污染源;整治散乱污企业,目前全市共整治了5万多个散乱污场所;沿河违建拆除,其中车陂村、大源村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还有城中村养殖业污染源的整治。
另一方面,是对城中村进行工程整治,在141个城中村推进截污纳管工作,目前建了约1300多公里的管道。“以前我们是绕村截污,城中村的污水流到村外再进行收集;现在是把污水管延伸到城中村的每家每户,从源头直接收到市污水处理厂。”
此外更提升雨污分流的管理水平,刘哲透露,今年成立了一个排水公司,到目前为止接收了全市一万多公里的管网,实现了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管网一体化的管理。
而在环境执法方面,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察支队副大队长解文武透露,该局在打击非法排污的企业作坊方面对城中村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截至7月中旬,共检查了3000余家企业,查处了188个违法排污的企业,行政处罚金额达848万余元。
“我们打击城中村的非法排污行为,难点主要在于民宅办厂。”解文武称,民宅办厂的企业规模小、转移快、查处难、容易死灰复燃,“在这个村查处一家企业,他连夜用卡车就把简单设备拉到另外一个村里。”他进一步表示,有些村喜欢以所谓的“招商引资”的方式将这些散乱污的企业引进来,造成环境污染。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街坊的举报舆情信息,重点打击民宅办厂。
住房租赁
鼓励专业机构改造城中村出租屋
对于上述民宅式小作坊的问题,不少人将其症结指向了城中村的房屋租赁生态。
“广州有480多万套出租房屋,大部分都在城中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房地产租赁管理所副所长高山坦言,城中村的出租房屋对外来人口解决居住需求作出了贡献,广州的活力、包容都体现在此。
高山透露,广州在培育发展租赁市场的工作中,一直鼓励专业的租赁经营机构到城中村中进行环境的整治,“把村民的房子整体租过来,重新装修、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再把它出租出去,这样对城中村的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帮助。”如今,这样请来“大管家”进行规模化租赁的模式,在各区都已有成功例子。
另一方面,高山也表示,在环境整治、改善出租环境方面,村集体和村民亦有不少“可出力”的地方,对于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专业市场、厂房、商办物业等,村集体既可以自己组织进行环境整治改善,也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的租赁经营机构来进行改造。
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竞争性评审工作,广州入围了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住建部门都会给予大力支持。”高山透露,对于城中村,不管是新增还是改造的出租房屋,目前正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将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财政支持补助。
“专业的租赁机构对租客是有选择的,而且还提供多项后续服务,从卫生、消防到治安、人居融合。”高山建议,村民或村集体想改善出租房屋的品质、提高租金,不妨考虑委托给专业机构来进行租赁。
然而,论坛上有环卫工人提出,这类“二房东”有的并非专业机构,而是村子里的人员,他们打包房屋出租后,租金一涨,租客搬迁,又留下不少大型垃圾,给环卫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经费投入
城中村保洁资金和人员有缺口
论坛谈及的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中,不少问题的原因都涉及“资金投入”这一短板,其中垃圾治理问题尤甚。
“大源村所需的保洁人员要500多人,曾经只有90多名保洁员,而且多数在50岁以上。”特邀嘉宾一鸣说,即使如今该村作为一个环境卫生治理典型,保洁员仍有一半缺口,才200多人。据此前报道,2018年1-9月,广州城中村的保洁环卫经费缺口达3.8亿。
“城中村存在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居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但还有一点即是经费投入不足。”何正清表示,目前并非所有的区都建立了区街镇三级经费统筹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所导致的,是保洁标准、保洁手段等方面的差距。
“城中村是一个村集体经济,它在红线范围内应该是村庄自治。”市财政局主任科员庞飞飞解释,就跟小区一样,小区居民享受服务,同时缴纳物业管理费,包括清洁费,这是小区居民的共同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城中村亦如此。“所以在城中村红线范围内,不属于公共财政的投入范围。”
在阐明了这一概念后,庞飞飞透露,从2014年开始,市区财政就对城中村安全隐患等整治给予各村资金补贴,每年约2亿元。从2018年开始,这一资金整合在更新改造的资金中统筹解决,每年全市更新改造资金为8亿-10亿元。
而对于清扫保洁方面,未来的解决思路是,在村范围内根本上还是村集体、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共同担责,但市区财政会给予一定补贴。
另外,关于广州垃圾收费、清洁费是否提价的问题,庞飞飞表示暂时未打算。她解释,目前费用的覆盖范围还未到全市,有些区还没开征或者尚未收齐,首先要解决好收的问题,再考虑价格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