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奚慧颖 通讯员 冯建奎)今年的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3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宣传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当日上午,省自然资源厅在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和《2019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
海洋生产总值达21059亿 同比增长9.0%
据《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披露,广东海洋经济总量保持了持续增长。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59亿元,同比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3.6%,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5年位居全国首位。
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全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36.4:61.7,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0.5%。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581亿元、832亿元、737亿元、575亿元和516亿元。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千亿级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实验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海洋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省海洋产业“四上企业”从业人数59.3万人,占全省“四上企业”总从业人数的2.5%。广东海洋经济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4%,
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近5年平均值
2019年,广东继续高起点构建地方特色的海洋预警减灾业务体系。在省级海洋主管部门的带领下,强化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海洋灾害防治能力,以任务为牵引,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开展大湾区海洋预警监测能力提升行动;二是促进海洋预警监测工作全面开展;三是省级的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切实提升本省海洋预警报能力水平;四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水入侵普查工作。
根据《2019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2019年广东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较往年偏低,居全国第十位,低于近5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值。海洋灾害以海浪灾害为主,风暴潮、海岸侵蚀、赤潮、咸潮入侵、海平面变化等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除海浪灾害外,全年发生赤潮灾害3次,累计影响面积约为11.96平方千米,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今年继续实施海洋生态修复“五大工程”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透露,今年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关于发挥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作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全面谋划和动员部署全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生产要素转身向海下海,培育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产业集群,打造南海开发保障服务基地,全力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继续办好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三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依托,推动海洋科学实验室、产业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海洋创新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海洋生态修复“五大工程”,推进红树林“增量提质”,强化陆海污染综合治理,着力提升海洋基础数据支撑和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