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奚慧颖 通讯员 李志洁)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基层的卫生机构的工作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如何补齐这方面短板?日前,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邀请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关于备受关注的人员缺编问题,市人社局方面透露,已经专门开会研究提出加大招聘力度,争取在今年年底解决。

  短板一:人才

  对应措施:一手充实编制,一手增加收入

  有望组织卫生专业的优才计划专场招聘

  “人多号少难预约”,是市民不愿去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之一。其中折射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缺乏,人力配置不足问题突出。

  “现在医务人员每天的工作量,真的已经是多到无法统计了,其实基本原因就是我们配备的人员太少了,已经不符合我们的发展需求了。”一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社区医院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21.4人次,已经是满负荷运转。

  “缺编”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市政协委员、海珠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刘芳芳指出,目前总体定编的标准相对比较低,而且个别区域存在不审批、少审批,调高入编的条件等情况,以控制人员增加。刘芳芳建议,除了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入编率,还需进一步加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公开招聘的力度,适当调整招聘条件,及时为基层补充新鲜的血液。

  对此,市人社局方面回应称,目前各区已按照省的要求,落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并且还会根据事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动态调整机制,盘活用好现有的编制资源,不断地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实编制。关于人员缺编的问题,已经专门开会研究提出加大招聘力度,争取在今年年底解决,还将视情况组织卫生专业的优才计划专场招聘。

  让基层医疗人才在晋升方面跑得更快一些

  请来了人才,还须留得住人才。光是2019年全市就有278人基层医务人员辞职或自行离职,这样的数字不甚乐观。

  “目前,卫健部门和其它几个相关部门正在全市实施推广‘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改革,其核心就是要让基层医疗机构根据收支结余,合理核增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成勇说,从现在推进的情况看,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除了待遇留人,基层医疗岗位还有没有别的吸引力?市政协委员、农民日报广东记者站站长付伟提议,可以让基层医疗人才在职称、职级的晋升方面跑得更快一些,同时加大对他们在职期间的培训力度,不断地提高其医疗水平和技能。

  短板二:设备

  措施:硬件设备补强,软件也要跟上

  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设备款过亿

  今年6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2020年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计划,项目共512个,总投资2140亿元,越秀区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勘察设计(第二次招标)也日前挂网,将对越秀区辖内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骨伤康复医院、区疾控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及卫生部门的提升改造及医疗设备更新。总投资3.6亿元,预计2022年12月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实际上,近年来市财政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到2020年,市财政转移支付给各个区的卫生健康补助资金就超27亿元,其中2.7亿元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2015年到2020年,市财政也投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款1.1亿元,同时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还有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的补助。

  市财政局方面表示,下一步还会继续加大力度,配合卫健委,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进一步补齐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短板。

  一个平台实现“基层拍片,上级医院诊断”

  “信息烟囱”是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和久治不愈的顽疾,同样存在与医疗健康领域。在付伟委员看来,大型医院跟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还没有一个比较畅通的渠道,就医者的健康数据会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碎片,不利于医生的诊疗,同时也容易产生重复检查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广州已经有了。市卫健委方面介绍,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自去年建成以来,已经接入了15家的市属医疗机构和南沙区、海珠区的医院和部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目的就是要减少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

  此外,市卫健委在市的层面集中统一打造了一个影像诊断中心平台,主要支持开展“基层拍片,上级医院诊断”的做法,来解决基层有技师,但是没有诊断医生的问题。目前还在推进一些相关的平台建设,如心电、B超、还有病理检查等项目也在试点和推进,下一步将力争实现全市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