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强省分“三步走”

  1

  到2018年,全省卫生综合实力和主要健康指标要跃居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卫生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

  到2020年,全省总体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卫生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

  到2025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完善,全面实现卫生强省总目标。

  要点摘录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取消药品加成。理顺药品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

  ●确保每个县(市)人民医院至少配置影像、检验、手术、病理、重症监护等76种设备。

  ●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丰富临床一线工作经验、能熟练诊治本专科疾病且对本专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工作。

  ●实现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运营、监管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推进三维可视化、3D打印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和装备。

  亮点解读

  亮点1 卫生强省定下24个硬指标

  会上,广东首次明确提出了“卫生强省”的指标体系,共列出了六大类24个具体指标。如居民健康水平要达到人均期望寿命77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3‰以下。

  对于卫生资源的配置,评估指标提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公共卫生人员数、注册护士数和床位数要分别达到2.8、1.0、3.5和5.4;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要有3名以上。医护比达到1:1.25;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占比40%以上;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占比90%以上。

  《决定》还提出了诸多详细具体的要求。如到2017年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6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县(市)有1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每个乡镇都有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都设置1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报酬,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决定》提出,“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力争到2018年,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0%以上。”

  亮点2 112亿元财政投入强基层

  围绕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从2016年至2018年,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余元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加大对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重点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钱要怎么花?《强基创优计划》明确提出,这笔钱将用在“刀刃上”,如加强县级医院设备装备建设,强化县级医院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实施县级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改善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

  在硬件方面,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从2016年起,广东将分批对粤东西北地区县(市)人民医院配置医疗设备,确保每个县(市)人民医院至少配置影像、检验、手术、病理、重症监护等76种设备,大力改善县(市)人民医院基本设备配置水平。

  针对粤东西北地区县级公立医院薄弱科室人才紧缺、能力不强的现状,从2016年起,广东将为粤东西北地区县级医院设置300个专科特设岗位,每个岗位支付10万-15万元左右,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丰富临床一线工作经验、能熟练诊治本专科疾病且对本专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