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透支、可打折,让信用卡成为许多人钱包里的“常客”。不过,也经常会有人“刷爆”卡,沦为“卡奴”。“我做的热线服务中,已经有将近10个家庭,为了帮孩子还信用卡而去卖房子。”26日,省人大会议广州代表团分组审议时,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职员赵广军表示,一些银行发放信用卡,并不需要身份确认,一些孩子办了卡无节制消费,让家长头疼不已。

  南方日报官方微信将上述话题一抛出,网络上就“炸开”了。网友在感慨“熊孩子”破坏力的同时,纷纷对银行信用卡高额透支和低门槛的问题予以关注。

  “以卡养卡”雪球越滚越大

  “现在一些银行发放信用卡,既不需要身份确认,又不需要资产证明,只需拿身份证甚至不是本人的证件即可办理,透支额度还不低。”赵广军说,他在做热线服务过程中,已有近10个家庭卖房替孩子还信用卡。

  “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为什么会这么多?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一开始透支不多,但家长帮忙还款之后,信用额度立即提到4万—6万元,再还就提高到了十几万元。甚至有个家长哭着说,已经卖了两套房,银行透支额居然可以过百万!这不是个别案例,有些可能还涉及到赌博。”赵广军对此非常担心。

  该话题在网络上传开后,立即引发网友热议。网友“HuangSon”感叹:“用信用卡的熊孩子,好可怕TAT。”对此,不少网友都认为,“熊孩子”的“破坏力”,主要问题出在家长的监管上。网友“Flex”质疑道:“孩子透支了这么巨额的款项,家长居然一无所知,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太过疏于看管?”网友“KittyLiang”也表示:“为什么之前每次透支后都要义无反顾地筹钱帮忙还债,这不明摆着一步步纵容孩子犯更大的错误吗?”

  赵广军说,他接触的案例中,既有刚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大学生、高中生。有些是因为爱慕虚荣好攀比,在网上刷卡购物;有些则是“以卡养卡”,透支信用卡A去给信用卡B还款,回头提高了信用卡B的额度再还信用卡A,结果雪球越滚越大;还有一个年轻人为了创业,透支去购买设备,结果货物积压导致欠债,造成家长很大困扰。

  加强对申办人资格审核

  对于“熊孩子”透支信用卡话题的讨论,最终回归到了信用卡管理本身。

  赵广军认为,一些银行为了冲业绩,把信用卡业务交给底下的业务员办理,只要还钱就行,把关不严。他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加强信用卡管理,建议银行信用卡按年龄层次而不是还款额来决定信用卡的额度,并加强对申办人本身的身份和资产审核。

  这一建议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网友“三点散人”态度鲜明地表示,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生一方面无固定收入,经济来源主要靠监护人支撑;另一方面消费心理又不成熟,自制力差,尤其在电商如此发达的时代,更容易形成超出还款能力以外的冲动消费。

  此外,还有贴心的网友归纳总结了一些使用信用卡的小技巧:透支额度保持在月收入的1/2以下、每月欠款全部还清、尽量不要办理分期业务、尽量不要取现、避免取现手续费等。网友表示,使用信用卡不能“无节制”,一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