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明父女一直积极推广广府文化。林兆明父女一直积极推广广府文化。

  新快报讯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昨天凌晨2时10分因肺部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在广州中山一院去世。享年88岁。

  林兆明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1月10日,他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会议厅出席广府经典文化活动“听见广州”的启动仪式,把最后两部经典之作献给他的听众朋友。林兆明大师在广东电台录制小说连播近30年,至今播出了《虾球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明朝那些事儿》、《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广州往事》等十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西游记》是他讲古艺术的巅峰之作,模仿猪八戒的口头禅“哥哥啊——”曾经在南粤大地无人不晓。

  林兆明的声音,影响几代广府人的成长直至今天,广东电台系列频道的小说连播依然在播出林兆明的“古仔”。林兆明晚年最大的愿望是讲曹操的故事,如今,这一愿望已随大师去世而成为永远的遗憾。

  他是舞台剧前辈,他是伯乐   

  林兆明1928年出生在澳门,194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律系,生前是广东话剧院资深演员、艺术指导。在话剧舞台塑造了《小二黑结婚》、《全家福》、《珠江风雷》、《七十二家房客》等近百部话剧的人物形象,其中移植于上海滑稽戏的粤语喜剧《七十二家房客》,林兆明饰演的369堪称最经典的讲粤语的369,演出期间轰动全广州。

  林兆明大师在粤语话剧艺术和粤语讲古艺术的深厚造诣和高尚品德,一直被广东文化界视为楷模。省话的演员透露,演粤语话剧,要把剧本“翻译”成广州话,几乎是把剧本重写一遍,这一“重任”一直由林兆明承担,这位重度近视眼的大师从不推却,一笔一画把剧本改写成粤语版,稿纸垒成厚厚一座小山;后来从事讲古,林大师的案头也是把整部长篇小说重新用粤语写一遍,那份专注与执着,是同行的典范。

  林兆明在广东话剧院喜剧团(粤语剧团)担任团长多年,不仅演技高超,还是著名的伯乐。著名演员虎艳芬(《外来媳妇本地郎》主演)就是“林伯”当年亲手把她招进剧团,并大胆委以重要角色;话剧演员李伟英也是林兆明慧眼发掘推荐下,成为讲古明星的。

  他的草根朋友,他的豁达胸怀

  一段时期有海外关系又演过不少“黑戏”的林兆明挨批挨斗,吃尽苦头。然而,经历坎坷的他却豁达而隐忍。上世纪80年代,小说连播《西游记》曾经让林兆明声名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然而,林大师不攀权贵,不嗜名利,他的朋友,多是他的街坊听众……从艺50多年,赢得过无数鲜花和掌声的林兆明,最感动的却是一批盲人写信给他,信中说:我们眼睛看不到东西,生活枯燥。听你讲故事的时候,大家都好开心!多谢你带给我们人生的乐趣——能为他人带来欢乐,是林兆明最大的快乐。

  这位因讲古而万人空巷的大师,从来没有因此而暴富。多年来,他和其他话剧院同仁一样,住在东山竹丝岗的话剧团大院宿舍里。黄昏时分,剧院同事常常能见到,官至副院长的林大师,牵着患病的老妻在院子散步。

  话剧人清贫,名声在外的林大师,却只在中山医肿瘤医院的户外广场“走穴”。时值肿瘤医院院庆,正是名气如日中天的林兆明,却毫不避嫌地来到病友和医生中间,风趣地献上他的作品和祝福,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喝彩声。只因他的医生朋友一声呼唤,林大师二话不说就来了。大师风骨,豁达胸怀,传为佳话。

  林兆明去世突然,

  爱女林文端感叹世事无常

  林兆明女儿林文端是内地第一支轻音乐队——紫罗兰乐队的主唱,广州著名的音乐导师。她告诉记者,林兆明走得有点突然,去世前夜情况稳定,没想到很快就传来噩耗,令她有点不知所措。

  这一年来,林老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住院。今年年初,林老在广东广播中心出席“听见广州”启动仪式的时候,是直接在医院送到发布会现场的。林文端感叹“世事无常”,对出事后各界人士,尤其是听众朋友网上的悼念,林文端表示深深的感谢。

  说起父亲的遗愿,林文端坦言,父亲生前最大的牵挂还是“讲古”和远在澳大利亚的重孙。林文端透露,父亲一直说自己最想讲关于曹操的故事。(应新快报编辑要求,正在忙于料理父亲后事的林文端,深情写下了她的“父女往事”)。

  他是我的讲古启蒙老师

  《穿梭孖宝》陈迪生:

  林兆明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迪生处得到证实。陈迪生说,此前并未听过林老有什么疾病,80岁高龄录制《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依然声如洪钟。“他是戏剧演员出身,年轻时又喜欢玩拳击,身体一向不错,说话都是气出丹田,比我气息还足,”陈迪生说,如果不是林老的家人确认消息,真的不愿相信泰斗陨落。因为,林兆明正是他们这代主持人的“启蒙老师”。■新快报记者 董芳

  “古仔”拌饭是我最惬意的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粤语讲古最兴旺的年代。林兆明和张悦楷被称为粤语讲古的泰斗,影响了三四代人。而童年时的陈迪生,就是听着他们的古仔长大的,并从中汲取营养。

  “我们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项目,很多书籍也很难在市面上找,林兆明和其他讲古大师们的作品就成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令我们懂得了太多太多”。那个年代,广州人听“古仔”如痴如醉,“古仔”拌饭成为最惬意的事。而林兆明的经典之作《西游记》更是脍炙人口。有人说,走完一条巷就能听完一个完整“古仔”。而这些“古仔”,就潜移默化烙印在陈迪生的心中,甚至为他今后做电台DJ、做演员,都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他和搭档周庆文,成为家喻户晓的“孖宝”。

  2013年,感慨粤语讲古的逐渐“式微”,陈迪生和周庆文创作了新颖的广播节目——“孖宝”版《西游记》。陈迪生说,这是“孖宝”出道20年以来第一次“讲古”,是向林兆明大师的致敬之作。因此,林老给了他很多创作上的意见和建议,还在开播仪式上为“孖宝”打气。

  为人随和 但有血性

  讲起和林兆明的交往,陈迪生说,林老是一个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的人。“林老师是我们这代人从小的‘偶像’,就觉得是离我们很远的一个人。但我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见到林老师时,觉得他非常和蔼可亲”。林兆明平时很随和,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是很耿直的一个人,不畏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