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行的祠堂还没有新修,与周遭环绕的客家围屋、七座碉楼融为一体,古色古香、独具韵味。当然,从古建筑保护上讲,重新修葺是必须的,此前,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曾公祠,就分别在1924年、1983年重修过,但基本延续着从前的格局和风格,依旧是坐东朝西,依旧是三间三进四廊布局的建筑格局。

  祠堂的修饰依旧如从前:屋梁上有雕花,墙上有字画,是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花岗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鳌鱼,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封檐板、斗拱,檐下壁画……

  这些工艺精湛木雕、壁画及灰塑等,都和东莞其他祠堂没有多大区别,但很值得一看,且对研究清代东莞地区祠堂文化及厦屋村史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在2004年时,该祠堂就成了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萌哒哒的人脸碉楼“开了个历史玩笑”

  除了祠堂,作为一座客家古村落,碉楼是必然的标配,清厦村有约十座碉楼。其中南山曾公祠周边就有大小近7座碉楼,占地面积一般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都呈四方立柱形。墙体是用泥、沙、石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筑而成的,而为了使墙体坚固,人们运用了客家围屋同样的神秘方法——把糖水和糯米饭渗入三合土中,使墙体变得更为牢固,似铜墙铁壁一般,而且日晒雨淋、经久不坏。

  众所周知,客家碉楼的本质就一种军事防御性建筑,其修建初衷就是为维护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这对于从北方不断漂泊而来,不断面对野兽、土著侵袭、排挤的“客居他乡”的客家人来说,他们最缺乏的便是安全感和稳定感。而客家碉楼建筑高耸,可以瞭望也可以攻击,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建筑,里面存储上粮食和水,可以顶得住十天半月的袭扰而衣食无忧,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客家碉楼与漂徙的客家人一样,在岁月长河中承受了无数风吹雨打、苦难磨砺的洗礼,它是客家人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真实写照和建筑丰碑。不过,岁月变迁,时光流转,如今的这些客家碉楼早已荒废破落,成为鸟雀蛇鼠的安乐窝,甚至长满了杂草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