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往事不曾随风去,知我罪我在春秋

  古村和想象中的一样安静,这些古民居大约除了一些本地老人居住外,和许多其他东莞古村中的古民居一样,大多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而当我们回到曾公祠时,两位老人在门口乘凉聊天,祠堂的广场边放着自行车和摩托车各一辆,旁边有只公鸡老是盯着人看,时不时歪一下脑袋。广场前有一片方塘,从方塘的水泥围堤和堤壁上整齐鲜艳的蓝白瓷砖上看,也应该是重修没几年。方塘水面上飘动着缕缕悠云和一片闪闪金光,此外就是几小茬睡莲也零星点缀其中,一切显得特别安静。

  这种安静让记者忽然想起刚走进清厦村的情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现代、气派的村委办公大楼,接着便是村内整洁的街道和现代民居,此外就是各个年龄的村民忙着各自事情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景象。一静一动,一新一旧,同处于一个世界,给人很强的时空隔离感,恍如有了上帝的视角,同时看见两个时代。

  据祠堂的乘凉的老人介绍,在旧社会,村民以务农为主,农闲时间打柴、经营小买卖等补贴家用,一年辛苦到头,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此后新中国成立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食物严重缺乏,年轻人都逃港,前后形成三次偷渡潮,原本只有1300多人的村子,共有800多名青壮年偷渡出去。而青壮年劳力的流失,耕地的荒废,更加加剧饥荒。

  “那个时候我们全村村民都居住在破旧、矮小的砖瓦房里,村内道路都是泥巴路和石头路。”老人指着村中遗存的古民居说,那些房子大多是从清朝、民国时期修建的老房子,早就破败不堪了。

  “改革开放后,村里有过招商引资,实施‘工业立村’计划,从前偷渡去了香港的清厦人也回来投资建设家乡,2000年我们就摘去了东莞市贫困村的帽子,名列全镇前茅。厂房、新民房不断建起来,一些老房子也被拆掉了。”老人说。

  返程时,记者从后视镜看到晃动中越来越小的古村落,脑海中出现了孔子删定《春秋》后的那句感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诚然,历经近40年的改革开放,清厦村的古建筑难免被拆,这是时代发展难以避免的。可喜的是,它依旧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楼、排屋、巷门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来座碉楼,让后人还能看到一座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