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炮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摄抢“炮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满元)随着“锵”的一声锣响,两名站在高台上的工作人员点燃了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炮头。“轰”,拇指般大的“炮头”冲上高空,地上的人们紧盯着在空中划过弧线的“炮头”,然后朝着炮头的下坠点扑了过去……昨天下午,已有600多年历史、成功申报厚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该镇新塘社区古坑村“抢炮头”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如期举行,吸引了数千人参与和观赏。

  1小时抢光40个“炮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个多小时里,40个“炮头”被抢光。前来抢“炮头”的人既有年轻的小伙,也有年过半百的阿叔。每当一个“炮头”从高台射出,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一起去抢,甚是热闹。

  有的抢“炮头”者还“奋不顾身”,见到“炮头”掉入池塘,也立即跳入池塘,潜水搜巡。当他们从水底将“炮头”捞起的那一刻,浑身透湿的他们越发有趣,旁边的观众则送上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来自厚街白濠社区的村民潘棉富是第12个抢中“炮头”者。抢中“炮头”的那一刻,他兴奋不已,将“炮头”高高举起,向大家示意自己的幸运。

  他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就来看过“抢炮头”,感觉很刺激,但是没敢去抢。今年,他与妻子一同来的,尝试着加入到“抢炮头”的人群中。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第9个“炮头”砸中了他的额头他都没抢到。不过,在第12个“炮头”再次朝他飞来的时候,他高高跃起,快速而准确地用双手紧紧抓住了它。“真的很开心!”潘棉富说,“这预示着今年我和家人都有好彩头。”

  随后,他与妻子拿着抢到的“炮头”,高高兴兴地去领了奖——1只鸡、1只鹅、16个鸭蛋和15元利是。

  40个“炮头”做了一年

  昨天的“抢炮头”现场还来了一位嘉宾,他就是“炮头”的制作者邱伯。邱伯今年已经87岁,身体健朗。

  邱伯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制作的“炮头”有一个亮点,那就是特别安全。“40个‘炮头’都在这里,安全你不用担心。”邱伯笑着说,这得益于制作工艺和材料的改进。以前的“炮头”要用制作炸药的材料来制作,危险性比较高。如今,经过改良后的“炮头”用的材料主要是硝酸钾、硫磺、银粉、碳粉等。另外,如今的“炮头”射程也比以前远了些,最远的可以射出近百米。

  制作“炮头”对于邱伯来说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这主要得益于他有着丰富的烟花制作经验。他退休前是厚街烟花厂的师傅,从事烟花制作有30多个年头。他说,“炮头”的制作与烟花爆竹的制作过程大同小异,一共有3道工序,剪纸、做“炮头”底座、把卷筒捆好。不过每道工序都挺费时,因此,今年射出的40个“炮头”,他花了一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经常是做做停停。”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