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自2015年起在全市公立医院中取消药品加成,至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15.22亿元。
“药占比”从原来的32.9%下降至目前的26.26%。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汪万里)东莞公立医院改革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卫计委日前公示的“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的地方名单”中,东莞是广东唯一一个上榜的城市。
记者了解到,东莞自2015年起在全市公立医院中取消药品加成,至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15.22亿元。而从今年开始,东莞开展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批药品采购,药品采购总费用有望下降近三成。
“药占比”下降至26.26%
东莞外来人口众多,在800多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仅有约200万。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东莞的医疗资源并不充足,因为历史原因,东莞公立医疗资源的分布又不尽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莞获得表彰是因为做了哪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在这背后,老百姓又得到了哪些实惠?
昨天下午,东莞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5月,获批成为公立医院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后,东莞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以破除逐利机制为突破口,以完善基层基础为立足点,以激发发展活力为增长极,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能够复制推广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路径。
而作为医改的重要一步,从2015年起,东莞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这对于当时的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实施该政策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15.22亿元,“药占比”从原来的32.9%下降至目前的26.26%。市民看病的费用减少了。
医院没有了药品加成的收入,出现了亏损怎么办?对此,东莞创新机制,从2016年起实施东莞市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将政府补助方式由弥补政策性亏损补助方式改为购买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方式,将财政投入与基本医疗服务数量、质量及满意度挂钩。
据市卫生计生局相关人士介绍,东莞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动态调整,强化监管;统筹协调,配套实施”的原则,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目前已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23项,取消300元以上医用耗材和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
此外,东莞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改革。去年年底,东莞市挂靠深圳市确定的药品采购平台开展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目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已完成第一批药品采购,共112种品规,预测可降低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总费用的30%左右。
步行15分钟可获基本医疗
目前,东莞实行门诊按人头定额、住院按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107个,多个部门正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服务提升的同时,看病方便与否也很关键。市卫生计生局介绍说,近年来,东莞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3所,市民步行15分钟即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形成了市属及社会办三级医院、镇街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东莞还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至去年年底,全市签约人数达到267.34万,其中慢性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76.36万人。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全市已组建36个医疗联合体,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
近八成医疗机构属民营
东莞民营医疗发达,3月24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医院竞争力·非公立医院100强》中,东莞东华医院、康华医院名列第二、第三,常安医院名列41。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2059所,占医疗机构总数的79.3%。已发证的社会办医院53所,占全市医院总数的52.5%。
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社会办医的国家联系点,东莞通过掀开“天花板”,开通“快车道”,打破“玻璃门”,规划“路线图”,对社会办医院实行同一政策保障、同一监督管理体系、同一待遇水平、一条龙审批设置、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扶持和引导,多元办医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