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其琪)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东莞市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巡查)全覆盖工作方案》《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批重大事项。

  会议还审定了《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体范围及目标,制定了东莞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间表”“路线图”。今年起,东莞推进全市公共机构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前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从“试点”扩大到全市

  《方案》明确了东莞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路线图”。东莞市将按照“由易至难、逐步推广”原则,率先在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从上述“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市,推进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处理工作,最终实现覆盖全城、全民参与。

  《方案》还明确了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间表”。2018年,推进全市公共机构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完善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等分流分类收运处理。其中,今年全市公共机构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10%以上。

  到2020年底前,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设施,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四分法”处理生活垃圾

  今后,东莞市将按照“四分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市民需按照规定把生活垃圾分类放入“蓝”“绿”“红”“灰”四色垃圾收集容器内——蓝色垃圾桶放置“可回收物”,绿色垃圾桶放置“易腐垃圾”,“有害垃圾”放入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放入灰色垃圾桶。

  与此同时,东莞市将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调整原有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立有害垃圾收运系统、易腐垃圾收运系统、可回收物收运系统及其他垃圾收运系统,配备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闭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实现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独立收集、运输。

  按照《方案》要求,今后各园区、镇(街)根据“分类投放为主、二次分拣为辅”原则,因地制宜设置垃圾分拣站和分拣中心。

  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

  《方案》提到,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东莞市提出,各园区、镇(街)在原有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辖区内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今后,东莞市将通过设置固定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集点,设立宣传栏、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方式,引导市民自行定点分类投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方案》还提出东莞将积极探索智能分类。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通过“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推广“互联网+垃圾分类”有效经验,促进垃圾分类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今后,东莞市通过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及处置服务,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