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证国际争论四分之一世纪的反应机理

  “我结缘化学研究,正如美丽的化学反应一样,充满了美丽的意外。”说起往事,陈小明忍俊不禁,他在1979年参加高考时,百分制化学卷仅考了55.5分,因为中学没做过化学实验,没法解答压轴实验大题。“刚上大学那时特别忐忑,化学考得这么惨,却上了中山大学化学专业。”

  进入中大以来,陈小明的角色、身份不断转变,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院长,学术研究不断攀登高峰,人生奖牌也不断增多:在32岁成为副教授,33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5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9岁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8岁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陈小明的前沿研究,并非易事。他试着用通俗的方式解释说,他和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开展溶剂热原位金属/有机分子反应研究,发现了若干在传统条件无法进行或难以进行的重要反应。其中,团队在2002年的化学反应研究,有力证明了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争论不休的“Gillard机理”,被国际化学界认为是“关键突破”。

  同时,他和团队在国际较早开展配位聚合物和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是该领域国际上主要开拓者之一。其中,在国际上首次合成、报道了一种金属—咪唑微孔材料,因其优异的稳定性和性能,成为国际上研究最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材料之一,有望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中的分离、催化过程。

  “199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我回到中大任教,但当时国内的工作条件、实验环境非常艰辛。也就是短短20多年时间,我国国内化学研究水平,已经跟发达国家并跑了,高水平研究论文稳居前三位。”陈小明自豪地说。

  力推新材料转化为“国产”最强炸药

  陈小明是广东揭阳人。在陈小明的简陋办公室里,墙上悬着一幅书法作品“宁静致远”。宁静致远、低调务实,这是师生对他的印象。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小明再次向学校请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当时,我已对学院师生服务10年了,又对行政事务兴趣不大,还是要回归学术研究,自由自在,发挥专长。”

  “如释重负!”他卸任院长职务后,把节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和培养年轻学者的重心上。如今,团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张杰鹏、国家优青张伟雄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3年前的一次热分解实验,他和团队又找到了新的兴奋点和研究方向。

  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实验出现了小的爆炸意外,他为了学生安全,建议立即停止实验,但学生却认为安全可控,对爆炸产生了浓厚兴趣,坚持进行实验研究。正是这次美丽的“意外”,他们合成出新型高效低成本含能材料分子型钙钛矿。不久前,《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刊发文章,介绍陈小明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披露分子型钙钛矿可作为一类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含能材料。

  “科学研究就像人生选择一样,充满了意外,但也要眼界、有准备,才不会错过美丽的意外。”陈小明充满期待地说,火药是我们国家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现代炸药却是西方发明的。如果这种材料能够进行成果转化,最终实现应用,那将是我们自主发明的炸药,完全可以和西方最好的炸药相媲美,甚至威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