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响乐艺术领域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迎来发展的春天。身处改革开放前言阵地的广州交响乐团于1997年引进西方的“拉幕”考试,探索交响乐团的职业化运作。经过20余年的长足发展,广州交响乐团已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中国乐团。
近日,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接受了新浪广东专访,他为我们分享了广州交响乐团探索改革“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及如何让交响乐走进市民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告别舞台光环,肩挑团长重任
陈擎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学习小提琴,12岁转学双簧管,1992年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进入广州交响乐团,23岁便成为当时全国专业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双簧管首席。在多年的演奏生涯中,陈擎与众多世界知名音乐家进行过合作并深得赞赏,更被阿什肯纳奇大师盛赞为“世界级的演奏员”。
人们常说学音乐的人没有童年,但在陈擎看来,“成功的音乐家,都拥有非常幸福的中年和晚年,艺术生命非常长,这是比较幸福的事。”他表示,任何一个行当,要想做到一流,一万小时定律是必不可少的,而学音乐更是如此,需要有工匠精神,能耐得住寂寞。事实上,为了保持肌能和状态,每天练习已经成为音乐家生活的一部分,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
2013年,陈擎接棒广州交响乐团团长,成为当时全国一流乐团中最年轻的“掌门人”。面对这份令人自豪的荣誉,陈擎认为是广州交响乐团对年轻人的包容和培养成就了自己,“广交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相信也是我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从一线演奏家退隐到幕后,告别舞台的光环,全身心投入乐团的管理,面对这种心理落差,陈擎洒脱地说:“当然不可惜。作为演奏家,我已经获得了最高荣誉,演奏生涯已经很完满了。如果在任期间,能让广州交响乐团走的更高更远,对我个人来说是更大的一种成就,而作为乐团的团长,需要去传承、去奉献。”在这种身份的转变中,陈擎给自己定下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