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豪报道: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给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记者从南沙区获悉,今年上半年,南沙新设立企业16587户,同比增长84%;新增注册资本4661.3亿元,同比增长165%。截至目前,南沙自贸片区已落户10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南沙自贸区在国内率先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新模式,建设统一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2.0版。

  2017年7月,南沙自贸区印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试若干规定》,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标国际营商规则,对不涉及负面清单,前置许可的一般企业设立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简化登记事项和办理流程,对申请人提交的商事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实行商业登记。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信用承诺、申报信息、提交材料予以登记确认,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不过,商事制度改革也给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由于企业名称、地址采取自主申报,出现了一系列假冒地址问题。

  为此,今年4月,南沙自贸区在国内率先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新模式,建设统一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2.0版,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监管协同、执法联动、信用服务等功能。

  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新模式,就是要以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为基础,以信用信息互通共享与公开公示为手段,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分类分级管理,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失信行为做到“应采尽采”,密切监控并及时调整市场主体信用等级,重点加强对信用等级不高和等级下降的市场主体的监督执法。着力在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加强重点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在制定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时,一并建立市场主体自我纠错、主动自新机制,推行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制度。对轻微或者初次失信行为,以教育引导为主;对能及时认识错误、认真改过并整改到位的市场主体,可实施信用修复,并通过公布修复信息、减轻或不予惩戒、移出黑名单等方式对其予以正向激励,引导和帮助其实现信用重塑,强化经营业务诚信守法自律经营理念,将实施信用奖惩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逐步形成“处处守信、事事方便”、“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机制。

  目前该平台已连通区内47个部门,汇集9万余户市场主体、150多万条各类监管、信用信息,企业信息共享查询、统计分析、违法信息抄告、双随机抽查、联合惩戒等应用已上线使用。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将海关、检验检疫的企业信用信息通过内部系统并入地方政府平台,实现了口岸管理与属地市场监管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