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珠海

新浪广东>珠海>正文

陈伟鸿通过心灵帮扶 对话留守儿童

2016年11月15日 15:33 新浪公益  评论(人参与

  发起鸿基金之前,陈伟鸿即知道这是个不能丈量得失的工作。但是,“它是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他说,“所以不用去在乎别人衡量我做了多少,我用自己的尺子来量。”

  作为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主持人,他面对的都是商界精英,而鸿基金帮扶的主要人群,是留守在一些叫不上名的村里的孩子。这个群体,在中国据称有6100万,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这种反差没让你觉得,算了,我帮不了这些孩子,反而会让你觉得存在一种可能,成为连接这两极的力量。”

  鸿基金开始运作时,重庆力帆的董事长尹明善见到陈伟鸿,问他账上有多少钱。“我们都是小打小闹,自己拿点钱。”陈伟鸿被问得不好意思,自己放大了一些,“可能有十几万吧。”

  “这怎么能够?”尹明善说,“你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明天我就让秘书给你们打五十万。”第二天,鸿基金收到了第一笔大额捐赠。此前陈伟鸿一直不好意思开口找人要钱,觉得做慈善,发自内心就好,不要难为别人,“钱到账那刻就觉得,幸福感爆棚。”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企业家和留守儿童之间牵起的一条线,“我可以借助企业家的力量来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

  5年来,爱的背包、微笑1+1助学、爱的夏令营、公益学院—鸿基金以多种方式关怀着留守儿童,并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帮助这个群体。陈伟鸿充分利用了主持人或者说公众人物拥有的优势—注意力效应,却亦在同时受困于时间之限。

  从鸿基金的第一个项目“爱的背包”开始,“几乎全天候待命”,陈伟鸿无法很好地计划哪一天工作哪一天休息。“本来计划好明天去安徽,突然间可能就来了一个录像,而另一边下乡的所有准备工作又全都做好了。”

  他惟有付出更多别人看不到的努力,“有时也会为时间不够用而抓狂。”

  所幸家人从未有所抱怨。几年下来,全家人都成了鸿基金的志愿者。

走到孩子中间,dunxialai走到孩子中间,蹲下来

  一个闭塞的环境里,突然多出很多新鲜的面孔。

  内蒙古,敖汉旗,敖音乌苏小学。

  鸿基金的志愿者给孩子们讲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预测今天下雨明天刮风……

  有个孩子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希望爸爸妈妈那里阳光灿烂,不要下雨。

  对留守儿童群体而言,比起物质贫困,陈伟鸿认为,孤僻与压抑才是他们成长的最大障碍。他决定从孩子的心灵帮扶入手,“希望他们知道世界的不公可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要以一种非常善良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这个是我们在情感帮扶过程当中的诉求。”

  在成立鸿基金之前,陈伟鸿和很多央视主持人一样,屡受慈善机构之邀为公益站台。做得久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是凭我们在城市的写字楼里闭门造车,想象着留守儿童缺一件衣服或者缺一本书,”他想要把慈善做得更深入。

  “不求大也不求快,我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真正走到他们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感情需求。”

  在云南,他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吃饭,陪他们玩游戏,蹲下来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说自己的愿望……

  “爸爸妈妈多久没回来了?”他问。

  原来漾着笑容的孩子脸上顿时闪过尴尬、失落等复杂的表情。在太多孩子的脸上,陈伟鸿看到了和年纪不相符的情绪表达。“根本不用问为什么会难过,大家都知道,何必去二次伤害呢?”

  孩子们习惯了等不来父母的电话,习惯了慢慢淡忘父母的样子,习惯了把分享的冲动压下去……

  “反而这种习惯更加刺痛你,他们本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拥有更多亲情的呵护,但这些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陈伟鸿觉得,习惯其实是对现实的回避,更多的感情被藏进了孩子心里。

  他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开始跟着他参加慈善活动了。

  陈伟鸿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来弥合哪怕一点社会的不平等,让这里的孩子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

  如果跟随别人做公益不能达到自己心里对于系统和专业的目标,那么,何不自己发起一个项目?

  但是,做公益是一件很需要专业性的事情。

  陈伟鸿在《对话》节目中曾经和比尔·盖茨、巴菲特交流过这个问题,交流最终都指向“专业性”这三个字,“比尔·盖茨自己也并没有做这个慈善基金的管理,他有专业的团队,按照不同的领域做专业的细分。”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陈伟鸿携手另外两个创始人共同发起了鸿基金。

  2013年5月27日,鸿基金在北京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计划之“爱的背包”项目,王小丫、李梓萌、梦桐、谢颖颖、姚雪松、月亮姐姐等主持人和“童话大王”郑渊洁都来助力。

每月7万封鸿基金家书每月7万封鸿基金家书

  在云南的一个村子里,陈伟鸿遇到过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小女孩有一件宝贝,看起来皱巴巴的,用旧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她时常把它紧紧地抱着,生怕弄坏了。她告诉陈伟鸿,那是父母的照片。

  回京之后陈伟鸿就想,孩子到底缺什么。

  很多留守儿童跟那个小女孩一样,同父母上一次见面已经是两三年前,甚至更久。父母的样子对他们来说已经慢慢变得模糊、陌生,如果把父母寄给他们的照片 或者分别前的合影留存在一个精美的相册里,亲情这两个字就会变得更可触及。陈伟鸿由是在“爱的背包”项目里加入了一个父母相册。

  背包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带反光条的书包,里面除了相册,还有孩子必备的学习用具、书、手电筒、雨披以及24个贴好邮票的信封。

  最初,陈伟鸿想找企业赞助手机以方便孩子们和父母联系,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山区的信号比较差,我们自己打电话都很困难。”他说。

  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节目时,陈伟鸿了解到,中国的邮政系统是最能深入到基层各个角落的唯一网络。这意味着,对很多深山里的孩子来说,收到父母的信比接到电话的成功率更高。

  由此,在爱的背包里,陈伟鸿放置了24个贴好邮票的信封,保证孩子和父母间每月通信。陈伟鸿希望它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和父母互相关怀和表达的拓展教育。

  在这个项目里,鸿基金还发展了留守儿童校长联盟,校长们要督促孩子们写信。孩子们每次在信里替家长多放一个信封一张邮票,由校长指派老师收集、定期寄出。

  “我们在北京买个邮票,可能也得费一番思量找邮局,打工者更是如此。”陈伟鸿说,给孩子的父母备好信封邮票,可以方便父母给孩子回信,他不希望自己发起的项目因为做起来麻烦而流于形式。

  5年里,陈伟鸿多次带领团队和志愿者去留守儿童聚集区回访,孩子们会拿出一叠叠父母的回信给他们看。“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份可以珍藏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信件,陈伟鸿特别欣慰。

  根据鸿基金提供的数据,如今,每月有7万多封鸿基金家书在城乡之间传递,为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搭建起一座亲情沟通的桥梁,缓解了孩子们的“亲情饥渴”。

  在对“爱的背包”去过的村庄进行回访的过程中,鸿基金又拓展出“微笑1+1助学”、爱的夏令营、公益学院等内容。

  2013年7月10日,陈伟鸿带着鸿基金的工作人员在青海化隆县考察时,偶然得知当地孩子们的父母基本都在北京工作。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把孩子们带到 父母工作的城市,既给孩子一个拓展视野的机会,还能在春节以外让他们和父母多见上一面,让他们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体谅父母的苦衷。留守儿童夏令营自此萌 发。

  一周后,第一届留守儿童夏令营在北京举行,陈伟鸿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一场亲情晚会,让孩子们的父母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孩子们相见。

  “有的家长真的很激动,抱着孩子眼泪流下来都不知道,但也有父母,对孩子挺冷漠的,可能有原因,比如说有了二胎,所有的重点都在小的(孩子)身上,但也有家长确实不太会表达。”

  这件事刺痛了陈伟鸿。他希望把“爱的背包”做得更成熟、完善,于是开始着手拓展留守儿童父母情感启蒙的相关项目,“看看通过什么方式让他们和孩子有更多的情感交流。”

  截至目前,“爱的背包”足迹遍及24个省,仅2016年上半年便有40000个爱的背包发放到留守儿童的手中。

  陈伟鸿说,数字是冷冰冰的,但可以触摸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火热的心。“他们会知道这个世上有很多人在关心他,包括他们的父母,包括我们这样的陌生人。”他说,“你持续给予一个人爱或帮助,他便会以更加温暖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乘坐国外航班时,陈伟鸿常会遇到乘务人员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组织募捐,“拿出十块钱也是一种慈善,也是让你内心变得温暖,让别人变得幸福的一种力量。”

  鸿基金也接收到很多笔小额捐款,于陈伟鸿而言,“这比一下子收到一千万、两千万可能还要高兴,”他说,“因为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真的跟别人发生了共鸣,他们信任你。”

  2016年9月20日,陈伟鸿受邀回母校福建师范大学和学生们开了一个座谈会。一个学生跟他说,自己2015年去甘肃支教,偶遇鸿基金发放爱的背包,便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之前陈伟鸿一直不想对鸿基金进行过多宣传,他相信鸿基金做的事情最终会被认可,但在母校巧遇自己的志愿者还是让他感到惊讶,他发现自己的力量真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一些人。

走进一颗心的深度

  陈伟鸿现在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向公众介绍鸿基金,但更多时候,他希望宣传的是鸿基金救助的群体,他希望那群孩子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如果有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无论他们是否与鸿基金同行,陈伟鸿觉得都不重要,“而是说唤起了你内心本来的那颗种子,让它突然间发芽了,这就够了,也不枉费我们几年来的这份辛苦。”

  录制《对话》节目时,陈伟鸿发现有很多创业者来到现场,把《对话》当做一个课堂,他思忖,是否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更集中的学习方式?不久,鸿基金启动公益学院项目,不仅教授商业知识,也传递公益理念。

  “可能,企业家在这里不断学习提升之后,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改善一个山村的环境,甚至去改变一代人的命运。”陈伟鸿说。

  他想过一个问题,“建一座楼,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可是如果告诉别人,你走进了孩子的内心,那么这个深度是多少,是没有办法测量的。”他的答案是,“我用自己的尺子来量,我是不是为这件事情尽心尽力了,这就足矣。”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上课时,老师请陈伟鸿和大家就公益主题做交流。有人问他,“公众人物做公益是为了增加知名度吗?”他半开玩笑回应,“公众人物每天成为被公众关注的对象是挺累的一件事,我怎么会再多增加这方面的烦恼呢?”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