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纪念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友谊主题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广州交响乐团及五位受邀参加音乐会演出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在广交音乐总监黄屹执棒下,联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崔峥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吴哲铭,著名演员、广东省话剧院院长鞠月斌,男高音徐昆明,男中音李卢泰龙,琵琶演奏家董晓琳及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倾情演出。

  音乐会以冼星海创作的《阿曼盖尔达》拉开序幕。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莫斯科工作的冼星海受到战争的冲击,流离失所,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极端寒冷和饥饿的环境下,冼星海得到哈萨克斯坦音乐家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和家人的救助。在此期间,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道,根据哈萨克英雄阿曼盖尔达·伊曼诺夫的事迹创作出钢琴二重奏版《阿曼盖尔达》。本场音乐会演出的版本是哈萨克斯坦作曲家巴基尔·巴雅胡诺夫应拜卡达莫夫女儿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娃委托改编创作的管弦乐,也是这部作品在冼星海故乡广州首演。

  为高质量呈现这部意义非凡的作品,广州交响乐团以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演奏家在音乐总监黄屹的指挥下,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讨和反复排练,最终呈现出一场尽善尽美的演出。

  拜卡达莫夫的女儿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娃也出席了音乐会,听完广交对这首作品的演绎,她十分激动,她表示,这首作品曾在中国巡演过,但在冼星海故里演出是首次。为了促成这次历史性的演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晚是她的圆梦之夜。”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与乐团音乐总监黄屹代表广交,将由广交委约陈思昂编配拜卡达莫夫作品《冬不拉舞曲》和《挑水姑娘》的管弦乐版总谱分别赠予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娃(上图)和参演的哈萨克斯坦乐团音乐家(下图)

  音乐会上演了两首特别的哈萨克斯坦作品。1942年冬,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地生活和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出钢琴曲《哈萨克舞曲》。其后,作曲家巴雅胡诺夫将这首作品改编成管弦乐的版本。藉由冼星海的笔触呈现的哈萨克音乐充满文化传承融合的意味,广州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黄屹的带领下,将作品演绎得精彩纷呈、直抵人心。与这首作品相匹配的还有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崔峥嵘与广交演绎的哈萨克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崔峥嵘的演唱温婉可人,情深谊长,含义隽永。

  此外,音乐会还上演了两首由拜卡达莫夫创作、青年作曲家陈思昂编配的混声合唱《冬不拉舞曲》和《挑水姑娘》。担纲演出的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特别用心,专门学习用哈萨克斯坦语言演唱。著名合唱指挥家、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指挥苏严惠表示,为了演好这首作品,他们专门找到了学校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帮忙。这位哈萨克斯坦同学特别用心,一方面教大家发音,另一方面还特地从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把作品的原谱找了出来供大家学习排练。参加本次演出的哈萨克斯坦乐手在听过合唱团的演出后,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形容能在中国学生的演唱中感受到家国故土的亲切感。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上半场前两首作品是由冼星海创作、哈萨克斯坦作曲家编配的管弦乐;上半场最后两首作品则是由拜卡达莫夫创作,中国作曲家,来自冼星海故乡的音乐家进行管弦乐的编配。在音乐中,不同的文化你中有我,遥相呼应,这既是用音乐传颂友谊,也是年轻音乐家对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两位音乐前辈友谊的赓续。

  音乐会下半场是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诗人光未然的作品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昼夜,同年3月31日完成。

  广州交响乐团不止一次地在舞台上演出这部伟大的作品,根脉相连的情怀更是在当晚音乐会里得到最真切的体现。无论是《黄河船夫曲》中“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气概、或是《黄河颂》中伟岸博大的胸怀、还是《黄水谣》中如歌如诉的家国情怀……广州交响乐团与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以及一众声乐家、独奏家、语言艺术家,都用心用情再现冼星海史诗般的音乐笔触。

  音乐会在全场合奏(合唱)的《友谊天长地久》中结束。两国音乐家以真挚的演绎,致敬冼星海及拜卡达莫夫两位音乐家的友谊。

  参与本场音乐会的五位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爱乐乐团音乐家表示,在异国他乡与来自冼星海家乡的交响乐团并肩演奏充满哈萨克斯坦民族特色的作品,特别难忘。小提琴演奏家古尔米拉·萨帕尔加里耶娃感叹:“这场音乐会意义深远,其中四位参演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更是首次来中国。我们非常喜欢这个友善的国度,能够跟广州交响乐团这么优秀的乐团一起演出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验。欢迎广州交响乐团未来也有机会到哈萨克斯坦演出。”

  在音乐会后的喝彩声,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黄屹先后两次邀请哈萨克斯坦的五位演奏家单独起立接受全场观众的热烈鼓掌致意,并表示在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两位作曲家的音乐中,中哈人民能以“音乐同胞”互致问候。在音乐的国度中,文化不再有藩篱,纵远隔万里山海,仍民心相通。

  撰文:翟佳,乐评人、广州金曲音乐广播《古典星空》节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