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阳:苏州光宝康公司高交会专访
苏州光宝康电子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份成立于苏州;是专业从事LCD全套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具备从设备的设计到生产加工的整体制造能力; 并与国外厂商长期进行技术交流,在掌握并吸收国外设备设计制造的先进技术基础上, 推出全自动COG设备、FOG设备、POL设备等一系列LCD行业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已经得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证。
公司全体同仁愿以高效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提供最优的设备产品,一如既往地为客户需求服务,与您共创辉煌,共同推动液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是由充满活力和职业化的团队所组成,致力于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并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成长发展迅速,始终如一地追求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显示制造设备领域的专业供应商。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最宝贵、最有价值的资源——人才,当公司拥有了人才,才能迅速与持续发展,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生产出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公司人才资源发展方针为:秉承“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实现最大目标的同时,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与培训机会,及优厚的个人回报,为每位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基于此,我们尊重与珍惜每一位人才,经过多年人才储备,公司已经拥有一批资深的专业研发、技术、服务团队,同时为液晶设备行业也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公司员工已经达到近40人,其中研发设计人员占50%,组装技术人员占26%,其他人员占24%;其中硕士20%,本科占47%,大专学历占28%;其他占5%。
蒋雨:苏州光宝康电子2014年高交会上主推哪些显示设备产品?这些产品与同业者相比有哪些优势?
刘晨阳:光宝康主要是研究、开发、销售液晶模组(LCM)生产各个制程的设备供应商,生产设备涉及研磨清洗、检测、偏光片贴附、COG绑定、FOG绑定、背光组装等整个制程。与同行业相比,我司设备具有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特点。比如,全自动COG设备能够一次生产多边多颗不同的LSI。
蒋雨:介绍一下,苏州光宝康电子当前在显示设备领域的技术研发及专利方面的情况?
刘晨阳:目前,光宝康拥有15项专利, 其中包括6项发明性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涉及LCM制程设备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位平台,高精度热压机构,平坦度调节机构,双工位旋转平台及双工位旋转机械手等。
蒋雨:随着大陆平板显示产业的迅猛发展,发展严重滞后的上游设备领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并在政策上加以倾斜、资金上加以扶持。如何评价当前本土设备行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亟待解决?
刘晨阳:(1)我国LCM设备制造企业小而分散,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储备略显不足。(2)目前我国LCM设备制造处于引进模仿阶段,与国外等设备制造商相比,缺少自主创新;(3)因此,设备企业想要改变目前状态,取得更大发展,需要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改跟随行业的发展为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只有站在技术的顶峰,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蒋雨:业界研究机构分析,到2015年大陆将有8条高世代面板产线量产。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那么未来这一产业对上游设备材料领域有何影响呢?对贵司有何帮助?
刘晨阳:到2015年大陆将有8条高世代面板产线量产,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这些将加大国内对LCM生产设备的需求,同时随着终端客户的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很多LCM厂商的原有的设备已经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因此,LCM行业也迫切需要相当能力的设备公司来与之配合进行设备升级。这对于设备厂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很大的挑战。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光宝康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应该能够在这一轮的机遇中占得先机,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蒋雨:目前,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显示技术层出不穷,贵司如何跟得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面对着显示产业技术的多样性,贵司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
刘晨阳:目前,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显示技术层出不穷,这使得LCM设备需要应对平板行业的需求的不断变化,提供更高效,更精密的解决方案。我司紧紧围绕以人才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目前公司有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22人,大专学历21人,约占公司所有人员的92%。光宝康拥有多年从事LCM行业生产,及设备研发的技术储备。并通过不断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及探索;吸收国际知名设备企业的开发经验及技术,并结合国内需求;提供柔性生产线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公司。
蒋雨: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贵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在新产品开发或者技术研发有何计划?
刘晨阳:(1)完善目前的产品线,通过技术创新,使目前生产线精度,效率进一步提升,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2)开发基于PC base的控制系统,建立更加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提升目前产品线的柔性化程度。(3)完善整个LCM行业生产线及提升自动化水平,从材料投入、生产过程自动化、自动包装入库,为客户提供整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