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惠州

新浪广东>惠州>正文

用创新驱动引领惠州生态经济共赢发展道路

2016年12月05日 08:07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是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也是惠州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在日前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惠州确定了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努力建设成为依山伴湖与拥江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发展文化旅游,扩大“绿色”号召力

  惠州市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把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为惠州城市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这不仅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央要求,符合惠州的实际,更是广大百姓的热切期待。“绿色化城市”品牌成色更亮,就会充分展示“本地人更加自豪、外地人更加向往”的惠州魅力。

  惠州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位,环保责任考核连年获评全省“优秀”。未来五年,需要发挥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通过文化名城的建设,把文化旅游大文章做好;尤其是结合惠州的中医药产业,做大惠州的中医药产业城,中医药服务城,使中医药养生、旅游休闲在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注重旅游特色文化打造的同时,充分整合文化、民俗资源,使惠州的旅游资源和罗浮山景区,得到深度开发,通过惠州绿色城市的号召力,保证惠州有足够的吸引力将外地游客“引进来”。同时,注重城市的绿色形象设计和宣传推销,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加大惠州对外宣传营销力度,增强惠州的对外影响力,从而在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和人才吸引方面,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使惠州通过绿色品牌的魅力,壮大发展新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曹建明

排放做“减法”,经济做“加法”

  绿色化发展要布广持远,创新驱动是内在动力,城乡协调推进才能实现真绿色。在开放合作中设置绿色门槛是保障,全社会形成共建理念,“惠州蓝”才能永驻。未来五年,惠州仍要秉持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取向,使惠州“产业新城”与“山水丽城”并驾齐驱,跑出绿色化发展加速度。

  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绿色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发展。惠州在绿色化发展实践中,严格产业准入和环保准入制度,着力构建绿色化产业体系,通过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但只靠改造传统产业和节能减排,发展的空间必然有限,创新驱动才是实现产业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的内生力。惠州应注重以智慧产业、智能制造为绿色引擎,以绿增收、以绿富民,绿色发展才会有用不尽的后劲。张全林

 用政策“红包”激活创新“小环境”

  惠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仍是第一要务,而创新是主旋律。当然,惠州创新不是简单地降成本或自动化生产,而是要把增效益当作驱动力。每家企业和每个行业特点和规划不同,如何与未来市场需求的趋势谋合,都是非常专业的课题。有关部门不妨开展的“暖企行动”掌握真实情况,既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也要因地制宜的“私人定制”,促使企业、行业的转型升级进入“超车道”。

  激活创新能量,政策“红包”再大再厚,企业也应主动谋变、善变。一直以来,那些吸引了人才、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充足等元素叠加的企业能够做大做强,靠的就是先进的意识和技术。企业要舍得投入,成立科研基金和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像对待金子一样呵护知识产权,鼓励车间、班组等小发明、小创造,给予利益共享等激励,尤其是吸引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必须营造留住人才的“小环境”。诸如人才能够获得企业股分,增强“主人翁”认同感,同时营造包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