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座生态农庄的管理者、“新农民”王海宝
《荔枝蜜》文中老梁的徒弟后人谭东山。
③农村淘宝。
④大棚里的瓜长势良好,将通过电商销售出去。
 图为流溪河流域的一种迟熟荔枝,名为“双壳槐枝”。
本报寻访流溪河流域电商发展的精彩视频,请扫码观看。

  砥砺奋进的五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描绘了在古代享受异地新鲜农产品的苛刻——只有帝王动用极大人力物力,才能将容易变坏的荔枝从遥远的岭南“速递”到皇宫之中。然而在今天,生长在流溪河畔的荔枝摘下来只用花几天,竟然就能送到欧洲的某个城市。

  在传统物流条件下,流溪河畔的优质农产品很难克服长期储存、长途运输的困难,只能就近做起“街坊生意”。如今,随着电商网络的兴起,这些农产品能够远销外地,价格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

  这一次,广州日报全媒体小分队将调研主题聚焦在流溪河农业与电商的融合发展上。我们找到了闻名天下的“荔枝蜜”,了解到荔枝种植与电商冷链网之间的“化学反应”;我们更找到了来到流溪河的“新农民”,他们借助流溪河优良生态种植无公害蔬菜,然后通过电商渠道返销给广州的高端客户,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城乡共享生态资源,同时提升当地农业产值,这就是如今在流溪河畔发生着的事情。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冉冉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洪达、王宏斌

  北回归线在广州穿城而过,温带与热带的交融造就了流溪河畔独特的生态环境,荔枝等蔬果尤为鲜甜。上世纪60年代,作家杨朔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荔枝蜜》,让从化荔枝和荔枝蜜名扬天下。文中提及一位被称为“老梁”的养蜂师傅,曾经带着文中的主人公参观“养蜂大厦”。

  《荔枝蜜》成文的半个世纪后,本报全媒体记者重访故事发生地,找到主人公老梁的后人,并从如今的荔枝蜜生产业态中,了解到当地农业经济日渐外向化的蓬勃生机。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政策优势、交通通达和创新氛围等利好因素综合作用下,流溪河流域的生态经济正在经历一波创新创业的热潮。

  荔枝蜜:美名早远扬 今日出深山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杨朔在《荔枝蜜》里提到,带领作者走进养蜂大厦的,是一位名叫“老梁”的当地养蜂员。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养蜂大厦”还在吗?老梁的后人是否仍制蜜?记者来到故事发生地从化温泉镇,寻访老梁的后人。

  当地村民说,老梁把养蜂手艺传给了徒弟谭新,谭老去世前又传给儿子谭东山,如今“养蜂大厦”已经成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荔枝蜜也走出了流溪河,远销海外。

  在一座现代化的蜂蜜生产厂里,记者见到了谭东山。他告诉记者:“当年养蜂场里有两位梁老师,一位叫梁百辑,另一位叫梁正之。虽然不知道哪一位是杨朔先生提及的老梁,但教我父亲养蜂、炼蜜的是梁百辑师傅。梁老的儿子因为种种原因中途改了行,而我父亲一生都在养蜂。”

  谭东山回忆,从上小学时起,他就跟随父亲养蜂,在一个6平方米的铁房子里学会了制蜜提纯技术。改革开放让谭新成了镇里第一代个体户,“大家年收入才几百上千元的时候,我们家就是万元户了,当时许多珠三角城市甚至香港的游客来泡温泉,我就沿街叫卖罐装的荔枝蜜,游客临走前买几罐带回去,蜜罐把他们的人造革斜挎包撑得鼓鼓的……”

  问起古法制蜜,谭东山如数家珍一般地向记者描述了起来——割蜜、过滤、消毒、浓缩……一招一式都有章法。但对于荔枝蜜的发展,他感慨:“父亲曾想办法让家乡的荔枝蜜走出大山,让更多人尝到它的味道,可几番尝试都不理想。那时候让土特产走出去实在不易,虽说我们蜜源品质好,但交通不便制约了蜂蜜的销路。大货车来一次这里都要绕半天,荔枝蜜跑不远。”

  2015年底,大广高速开到了谭东山家门口,这让荔枝蜜迎来“走出去”的新机遇。在当地政府牵线下,谭东山从运输公司包下了大货车,罐装上蜂蜜后,一个星期就能运到国内大部分城市。

  销路拓宽后,他又申请政府支持,扩大采蜜区、改成机械化加工、升级保质包装,还在当地建起了冷库,把荔枝蜜、冬蜜、花粉、蜂巢和蜂王浆等,分别储存在0℃~-20℃的冷藏区,为长途旅行做足准备。

  到了今年,更有大型电商平台在政府引荐下找到谭东山。荔枝蜜摇身一变,现在成了“网红”。许多尝过荔枝蜜的买家慕名来到从化,谭东山根据游客需求定制化开发出水果蜜饯、蜂蜜化妆品等多条生产线,让当年“游客带蜜走”的小生意如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冷藏链:一“链”妃子笑 五洲荔枝来

  采摘

  预冷

  保水

  冷藏

  封箱

  上车

  转运

  出国

  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坐落在从化太平镇太平村。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标志塔,阳光从塔顶直射塔底,形成“立竿不见影”的天文景观。

  每年这时候,从化漫山遍野都是荔枝红。这些荔枝长在纬度低、海拔高的深山,喝着流溪河的水长大,生长周期长,比其他地方晚熟一两个月,也因而积累更多糖分、味道更加甘甜。即便占得生态优势,它们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给当地果农带来更多收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几年前荔枝成熟时,记者曾来从化采访,果农一脸愁容地说:“荔枝十分难保存,传统的说法是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保鲜在山路上更加不易。尤其当遇到大雨封山,荔枝会成片成片地烂在树上……”

  以前的广州人是怎样吃到荔枝的呢?记者翻查有关资料,发现这主要是依靠流溪河的船运。早年流溪河船运发达时,果农把凉爽的河水装在陶瓦罐里,当作“冰柜”以保存荔枝。但这毕竟效果有限,因此一直以来,从化荔枝几乎只做街坊生意,最远也只能卖到广州周边地区,或者制成荔枝干给游客当手信。

  但这两年荔枝成熟时,一切都不同了。在果熟季节,冷链物流车开进了山里。

  凌晨5点多钟,村民杨柱根就上山忙碌起来了。他先将新鲜采摘的荔枝分类,小心地做着预冷处理,每一筐荔枝都得在采摘半小时内预冷;午饭后,区里请来的保鲜技术人员来到荔枝园,把荔枝铺上新鲜枝叶保持水分。

  接下来,他们把荔枝蒙上一层特制保鲜膜,装进含蓄冷剂的泡沫箱里,进行封箱;下午到傍晚,冷链物流车拉着采摘不到12小时的冰鲜荔枝出山;第二天一早,它们从物流中转集散地出发,或来到广州市区街头,或直接空运出省,甚至搭乘国际航班远销海外;48小时后,当从化荔枝在欧洲的某个城市醒来时,蓄冷剂能保证它与冷藏箱里初始温度只有5℃的温差。

  记者来到从化电商产业园,这里是农产生鲜的冷链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岭南佳果就在这里披上新装、走出大山。记者看到现场设有收购、剪枝、预冷、分装、存储、核算等区域,工作人员繁忙有序,有人钻进冷库搬运,也有人盯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数据,还有人实时推送冷链物流情况给交通、农业部门……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迟熟型荔枝,就这样飞出了流溪河,出现在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各大城市街头,甚至打飞的去到了加拿大、美国、泰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从去年开始,从化荔枝外销数量第一次超过了本地,果农的荷包鼓起来了。

  荔枝外销给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来了许多“回头客”。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太平、南平等荔枝村一共迎来了超过100个省外旅游团。许多人是第一次摘荔枝,更是第一次见识到这里的青山绿水。

  小小一颗荔枝走出山,不仅带来了游客,更成为“生态环保大使”。摘荔枝的人们往往会顺便计划在当地进行短程旅游,这一来就带动了当地“生态深度游”的开发,村民也因此更重视当地的生态保护。

  山东“新农民” 躬耕流溪畔

  在流溪河畔的西塘村,万花成海,美色醉人。村里有个颇有人气的生态农场,为都市的400多个家庭定制生产稻米、蔬菜、土猪、鱼鸭和禽蛋。食材从农场到餐桌,以电商渠道实现“一站式急送”。

  在群山环绕的一片平原上,记者找到了这个生态农场。

  在农场的门口,写着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农耕田缘”。穿过门槛,入内越走越开阔,一幅占地200多亩的农耕画卷渐渐涌现眼前。菜园、鱼塘、楼台、茶舍,一应俱全。记者脑海中涌现出了《桃花源记》的文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景色虽有差异,风情却有相类之处。

  管理农场的人叫王海宝,高个子、腰杆直,戴着眼镜,不太像农民。但他其实是当地一位“新农民”,来自山东,正在借助电商打造生态农庄。

  “我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园林系统的一家国企,工作中接触用药种菜多了,就想怎么能让孩子吃得健康点,后来跟几个朋友一合计,咱们找块地自己种菜、养猪吧!”王海宝说。

  脱下皮鞋、穿上胶鞋的王海宝,一心想种出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无转基因的“四无蔬菜”,但在农田逐渐被农药、化肥、除草剂污染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已经很少见了。幸而,在市、区两级政府牵线下,王海宝找到了西塘村生态良好的肥沃土地,一口气就租了50亩。

  良田找到了,王海宝先辟出一小块试着种四无蔬菜,可没想到精心打理三个月后,蔬菜不仅味道不佳,还被虫子吃掉不少。“这里是流溪河上游水域,河水能直接喝,我为什么不用水隔离的方法杀虫呢?”于是,他引来河水浸泡农田,泡上7天,杀死土地里的一部分虫卵;再在农田上安装防虫网,把飞行害虫与蔬菜种苗分割开来;他用碎花生壳和着河水调出纯天然的农家肥,让蔬菜长得比潜在的虫卵孵化快……除此以外,他还用了塑料布热封防虫、寄生蜂天敌防虫等无公害防虫法,千方百计保护作物。

  最后,他成功了。蔬菜爽口鲜甜,收成也不错。当他把种植照片发到朋友圈,朋友们都觉得这些菜“长得随意”,但他们也知道,这正是如今很难吃到的纯天然蔬菜。

  王海宝租地种菜的消息,在他的朋友圈里迅速扩散。申请加盟农庄的各路人马越来越多。不久,王海宝扩大业务,把农场扩大到了230亩。

  记者随王海宝走进农场深处,田间随处可见现代化农场的完善配套:3公里的游客徒步径已经建好、30多个蔬菜大棚整整齐齐排着、鸡鸭鹅自然放养、鱼塘与农作物一起共生共养,形成了一个有机生态循环系统。

  这些农产品的背后,是艰苦的农场建设——开荒、修路、引水、通电,从零开始进行基础建设后,还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王海宝边走边介绍,边拍下菜园的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说:“这是会员家庭群,我们把食材管理过程发到群里,让大家监督和参与。有的会员包了一块稻田,每天还能看几分钟实况直播呢。”

  清晨,带着露水的新鲜蔬果被农民摘下,装进冷链物流车的保温箱,箱子再打开时已经到了市区居民家中。这种家庭宅配的形式十分高效,市区市民当天就能收菜,珠三角其他城市最晚次晨收到。王海宝说,为了保证稳定供应,他们采用会员制,每星期送两次菜到会员家庭,每次6公斤,一年会费两万多元,“坦白说,这不比在超市买肉菜便宜,但渴求生态食材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是供不应求。”

  城里人吃健康菜的问题解决了,王海宝和他的400个合伙人还想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创业。现在,他租了当地村民的230亩土地,再请村民回来打理农场。有30多户农民一手赚地租一手赚工资,比原来种田的收入增加了20倍。下一步,他还打算在西塘村推广生态水稻种植,并为通过检验的农户提供销售平台。

  王海宝向记者介绍未来的规划:“再过三个月,我们还要在这里办西塘稻草节,吸引游客、推广健康农副产品;再过两年,我们捐给周围村贫困农户的一万多株桂花苗就开花了,大家伙种稻养花,一定能让西塘更美、更富。”

  “许多城市人想过这样的生活,在市郊包一块地、挖个池塘,种上喜欢的瓜果菜豆、养着成群的鸡鸭鱼鲜。平时有农民帮助打理菜园,周末开车带孩子下田体验,即便忙碌也能定时收收菜、下下厨……只不过是我不仅想了,而且做了,还带着农民一起做他们曾梦想的事情。”这位转行的国企中层干部豪气满怀。

  能目睹这些新兴的农业生态,确实是记者这一趟采访的难得收获。

  如今除了农业以外,更多新兴的业态在这片土地上兴起。这趟对当地商业的考察中,记者还一路走访了温泉财富小镇、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等,了解企业家选择这里开展商业的故事。农业在升级换代,各类新兴产业也在这里逐渐萌发。荔枝蜜走出了流溪河,许多新的故事又在悄悄生长,等待着新一代的流溪河子女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