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实习生王怡然、通讯员卢庆雷报道: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经历了14年,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记者10月22日从华工了解到,该校多位教授组建学术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在桥面铺装、施工监控、桥位现场波浪观测等方面的任务,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华工智慧”。

  7.1公里诞生4个国内首次

  华南理工大学王荣辉教授带领副教授谷利雄、马牛静等人以及博士生陈黎、陈钊庭、董春光等人组成的施工监控技术团队负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CB04合同段内里程桩号为 K22+083~K29+237,全长7.154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

  据王荣辉教授介绍,4年以来,团队的科研人员住在基地、工作在海上。桥梁工程外海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所带领的团队在这7.1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中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1。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2。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空中转体施工的理论计算与测控;3。国内首次数万吨级别不平衡内力作用下的塔梁固结体系设计;4。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特大节段钢箱梁施工全过程控制。

  现场波浪观测技术助力大桥抗风

  港珠澳大桥面向南海,水域宽阔,大桥工程受外海波浪影响显著。目前,依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的消息称,港珠澳大桥设计可抗16级台风,由朱良生教授带领的海洋与海岸动力学团队所负责的“港珠澳大桥桥位现场波浪观测”对大桥的建设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前期周年观测工作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鉴于水文气象具有多年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台风影响隔年差别较大,现场波浪观测在前期已开展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朱良生强调,目前团队已观测到了包括“黑格尔台风”在内7个台风,前段时间港珠澳大桥成功抵御“山竹过境”也与团队的观测分析不无关系。

  据朱良生介绍,拿到这些观测数据非常困难,部分需要依靠千吨以上的海事船的投放得到数据。根据桥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及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基于现场波浪观测和分析计算,从而实现潮汐潮流长期预报、台风等极端个例的工程分析等目的。同时,团队也会通过对1949年以来的台风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出“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台风强度,从而为桥面建设提供参数和优化意见。

  此外,以张肖宁教授未收的学术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任务;赵成璧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隧道的沉管管段浮运、系泊、沉放的模型试验研究;港珠澳大桥的珠海人工岛通道,采用了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虞将苗副教授团队研发的高韧薄层沥青罩面技术,实现了品质上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张原教授等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贡献“华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