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E链云镜”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董柳,通讯员李艳玫、黄驿媚报道:广州互联网法院21日对外发布“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智能识别被执行人是“老赖”还是“无奈”。

  据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民事主体的生活方式、财产形式、转移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实践中,一些被执行人为逃避执行,往往千方百计隐藏和转移财产,造成在某一时点表现为“缺乏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假象,仅靠财产静态余额的查控分析已经不足区分“拒不履行”与“执行不能”。另外,对调取到的被执行人大量碎片化交易行为、经济活动数据,仅靠人工整理分析消耗巨大,难以在大量案件中推广。

  为解决上述难点、痛点,广州互联网法院创新开发“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将其作为现行执行网络查控的有益补充。该系统搭建“静态数据+动态行为”分析模型,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建立司法协助执行机制,及时调取被执行人一定时期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活动等动态数据,作为执行网络查控系统静态财产数据的补充,并由系统代替人工对调取的海量碎片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把传统执行聚焦对被执行人有无财产的分析,转变为对被执行人有无履行能力的分析。

  该系统构建了“四位一体”功能体系:一是“人物画像”功能。通过对被执行人碎片化交易行为、经济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可视化方式输出被执行人整体经济活动、现有财产状况的规整“画像”。二是数据挖掘功能。在数据整合归类基础上,聚焦被执行人人身轨迹、财产线索等关键信息,深入挖掘其是否存在违反限制消费令的消费记录,以及是否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情形。三是动态预警功能。通过分析被执行人的经济活动数据,对非正常大额交易行为以及疑似转移财产行为进行提示预警,并可以用于对终本案件的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四是AI执行功能,结合被执行人的各类债务现状、支付偿还能力、活跃交易地点、高频交易方式等情况,提出个性化执行措施建议。

  截至目前,系统已试运行三个月,覆盖案件达1155宗,总分析数据量近900万条,案均约7800条,对1155名被执行人进行精准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