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个特殊的“家庭”在番禺区福利院悄然成立了。这个家庭的8个“孩子”都是走失流浪儿童或者是孤儿,“爸爸”“妈妈”则是一对真实夫妻,作为志愿者全天候守护着这群特殊的“天使”。

  这个模拟家庭由番禺区民政局统筹建设、区救助站具体实施、区福利院协助管理。公安、教育、卫生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资源也在这里汇集。

  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多个部门,在国内不少城市,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造成的重复救助或者救助不及时现象非常普遍。番禺通过参考借鉴各地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多部门形成合力,借助统一的救助平台,达到了救助效果的最大化,形成了一套有番禺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流浪儿童急需全方位救助

  2015年12月,在广州南站,一趟从福建开来的列车上,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名10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一人流浪着。情况迅速反映到了番禺区城市管理服务运行指挥中心,根据未成年保护专业社工的意见,他随即被送到了番禺区救助管理站。

  送到番禺区救助管理站之后,小孩对于自己的姓名,家在哪里,爸爸妈妈是谁一概不说。针对此种情况,一套专业的救助方案马上形成,小男孩得到了专业社工以及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但这个小孩性格十分古怪,来了一个多月,他硬是连真实姓名都没说。因为缺少线索,暂时联系不上他的家人,救助站把他送到了设在区福利院的模拟家庭进行寄养。

  “像小杰这样的孩子,如果只有救助站一方的力量,可能还不太够。在模拟家庭,他可以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教育条件及生活环境相对较好,让孩子到模拟家庭居住比在救助站要合适一些。”番禺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彭毅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孩子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所以性格比较孤僻。他们曾经救助的不少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缺乏家庭温暖的问题。

  多部门合力建设模拟家庭

  如何更好地救助像小杰这样的“问题”流浪少年呢?经过前期精心准备,今年3月,由番禺区民政局统筹建设、区救助站具体实施、区福利院协助管理的模拟家庭正式成立。

  这个家庭设在环境清幽的番禺区福利院内一个100平方米的套间:这个套间设有两房一厅,一个房间以冷峻的蓝色为基调,里面住着4个男孩子;另一个房间则以温馨的粉红色为主,里面住着4个女孩子。

  番禺区民政局副局长焦忠介绍,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模拟家庭聘请了一对真实夫妻作为护工“父母”,以家庭日常生活模式对监护人无力监护或监护人无法监护的未成年人进行照料,使其在无父母照顾期间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及保证正常的生活、教育等,减少他们的心理伤害,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个宁静的午后,记者来到了这个模拟家庭见到,孩子们在一张桌子上画画、写字、做算术题,而他们的“父母”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你的手脏了,妈妈帮你擦一下。”见到其中一个叫潘新茂的孩子画画弄花了手,“妈妈”拿起纸巾,耐心地帮“孩子”擦拭起来。

  番禺区福利院相关人员说,福利院的孩子之前都是专职的保育员在照顾。按一般的工作模式,保育员分为三班,孩子们平常接触到的都是不同的保育员,这样很难建立很深的感情。而且保育员都是女性,也缺乏一些阳刚之气。在模拟家庭中,孩子由“爸爸妈妈”长期照顾,更容易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调皮小孩爱上了“新家”

  在这个汇聚了整个番禺区对未成年人关爱的模拟家庭中,“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虽然时间不长,孩子们都变得开朗了很多。

  “这里比家里还好,我想一直呆在这里。”今年4月底,正在写作业的小杰对记者说。

  番禺区救助站站长彭毅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这个原本调皮捣蛋的孩子已经变得乖巧了好多。

  在模拟家庭中,小杰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逐渐放下了心理戒备,透露出了更多的家庭信息,救助站工作人员已经成功联系到了孩子的父母。原来,小杰的父母已经分居,他之前由父亲照顾。父亲开小旅馆,平时对孩子照顾得也不是很周到。小杰因为在学校偷钱,平时很调皮,被学校劝退了。因为和父亲闹矛盾,小杰一怒之下,混进了高铁,来到了番禺。

  今年5月,小杰的爸爸来到了番禺区福利院,要把孩子带回去。但在回去的火车上,小杰却坚持还是要回番禺福利院的模拟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模拟家庭比他之前的家还要温暖。”负责照顾小杰的工作人员说。

  最终,番禺区救助站又联系到了孩子的母亲,在母亲的带领下,小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带给他无限温暖和关爱的模拟家庭。

  南方日报记者 刘怀宇

  ■对话

  番禺区民政局副局长焦忠:

  搭建平台统筹全区保护资源

  南方日报:模拟家庭在外地已有比较多的经验,相比之下番禺的模拟家庭主要有哪些特色?

  焦忠:外地的一些模拟家庭多设在救助站,番禺的模拟家庭设在区福利院内,由区民政局统筹建设、区救助站具体实施、区福利院协助管理。相比之下,番禺的模拟家庭建设能够协调更多的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说,救助站在为孩子们寻找家人、护送返家、社工辅导等救助帮扶方面经验比较多,福利院则有更优质的教学、医疗等资源,民政部门掌握了更全面的需要救助的孩子名单,能有效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多个资源都可以通过模拟家庭这个平台进行有效链接,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

  南方日报: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多个部门,在国内不少城市,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造成的重复救助或者救助不及时现象非常普遍。番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架构是如何搭建的,如何避免这样的现象?

  焦忠:番禺通过参考借鉴各地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借助统一的救助平台,达到了救助效果的最大化,形成了一套有番禺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成为民政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以来,番禺区已经搭建起了区、镇街、村居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架构,充分调动了16个镇街、17个家综、267个村居、2896名网格员近3600人的力量,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全覆盖。

  番禺通过建立起困境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库,整合了区公安、司法、教育、卫生、来穗人员管理、残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帮扶资源,避免重复救助,达到及时发现、有效救助的目标。

  南方日报:在小杰的救助中,番禺区城市管理服务运行指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中心是如何调度全区的未成年人保护力量的?

  焦忠:番禺借助城市管理服务运行指挥中心和群众诉求系统,设立全区统一的未成年人救助服务热线(34612319),由专业社工接听群众来电,提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及福利保障咨询服务,并将个案及时反馈至区指挥中心,区指挥中心根据社工专业意见转介至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群众诉求,各相关部门处理完毕后把处理结果反馈至区指挥中心,最后由社工机构作为具体个案整理归档,形成了多部门联动、介入及时、覆盖全面的未保新局面。

责任编辑: GD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