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广东珠三角地区是全国通用航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产业集群较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各项有关促进通航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低空空域的进一步开放,珠三角地区通航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看好并斥巨资投身到这片蓝海中。然而,尽管近两年通航企业和通航飞行器增加了不少,但飞行量却增加得并不明显,这种“热起来”却没有“飞起来”的现象背后到底有哪些复杂的因素?这篇新闻调查揭示的有关问题值得业内外关注。

  今年3月,《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从广东航空运动协会获悉:珠三角通航作业飞行的核心地带--广州市番禺区--发生了某供电企业的高压线施工严重干扰通航企业正常运营引发的连环维权官司,我们立即前往一探究竟。

高压线与机坪起降点近在咫尺。(梁永军/摄)高压线与机坪起降点近在咫尺。(梁永军/摄)

  飞机根本无法正常起降

  广州市番禺区,正是《广州市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16年-2030年)》中明确的打造中部通航服务聚集区与南部相关产业核心区的交汇处。记者赶到化龙镇,沿X295县道公路来到地名为潭山村黄岗的丘陵边缘,“白云航空救援广东基地”(以下简称白云通航)与“蓝澳航空旅游公园”(以下简称蓝澳)两块牌子赫然入目,而一座高近35米的220千伏超高压供电铁塔紧挨围界,高高耸立在大门左侧,塔上八组平行高压线呈东南-西北走向延伸,有近500米高压线正好贴近跑道并穿越园区,高压线与地面树木最近距离目测不到10米。记者辗转联系到园区总经理李义,在说明采访缘由后,他带记者深入园区实地了解有关情况。

  李义告诉记者,自己已被这组横跨入园的超高压线折磨多时,被迫打起了维权官司,由于程序、取证繁琐,现在还没有结果,而人已心力交瘁。

已建成的220千伏超高压线路走向图已建成的220千伏超高压线路走向图

  记者从大门沿着山坡走上一片垫高的开阔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230米、宽35米的飞行起降场。场内共划出了三个直升机停机坪,而高压线正好凌空压在东南方的跑道边,离跑道直线距离不到50米,高度30米,正好挡住飞行的爬升面、进近面、内过渡面和内水平面,飞机根本无法正常起降。场内空空如也,杂草已开始疯长。

  李义带着记者来到飞行起降场东侧的一座小山岗,走进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建筑,里面包括直升机机库和相连的飞行指挥大厅两部分。机库设有标准的七个机位,记者在现场看到停放着三架机身漆有“白云通航”字样的罗宾逊R44型旋翼直升机。该公司的三名机务人员正在做维修保养。走进宽敞的指挥大厅,里面设施一应俱全,既有飞行签派准备室、塔台指挥和机务保障坐席、航行资料准备卡座,还有供航空人员休息的茶座等设施,墙上“紧急救援与你同行赢得时间救护生命”的标语赫然入目,但现场空无一人,桌椅也蒙上了灰尘。

  据李义介绍,从2014年开始,他将位于园内的航空旅游区域150亩的土地及附属建筑(包括飞行跑道)的使用权出租给白云通航。白云通航在取得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中国紧急救援”资质后,将该公司航空救援广东基地迁入园区,并将起降场改造成三个直升机坪,作为广州市应急救援、城市消防、紧急事件处置等任务的起降点及直升机人员培训场地使用。高峰期每天有6架直升机驻守基地,正常起降频密,并接受局方安全审计。2016年高压线铁塔建到了门口,基于航空安全原因无法保证正常飞行,白云通航在此的飞行作业和训练也随即停止,将飞行作业业务整体迁往番禺沙湾,仅保留机务维修在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