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阳广霞 通讯员黄志权 朱素颖 宝宝才俩月大,嘴巴居然含着一个大“鸡蛋”,连呼吸都特别费劲。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陈伟良教授团队发现,“鸡蛋”的罪魁祸首原是巨大血管畸形。
巨大肿瘤随时可能阻塞气道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迎来一名特殊的患者——2个月大的小宝,体重才10斤,但其上颚生长了一个巨大肿物,大小达4.0×3.0cm2,而且一个月来近乎疯长,迅速霸占小宝的口腔。襁褓中的患儿呼吸特别费劲,着实令人心生怜惜。
陈伟良诊断显示,小宝患的是血管畸形。因为如此活跃的巨大肿物随时都有可能阻塞气道造成窒息死亡,医院迅速组织讨论、制定麻醉和手术方案,希望为这个小生命摘除“炸弹”。
林道炜副主任医师认为,完成该手术需要对患儿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但肿物巨大,操作空间局限于锱铢之间。另外,因患儿气道极小,麻醉插管的终极利器——支纤镜直径过大无用武之地,而且气管切开的难度极大,极有可能造成麻醉失败甚至窒息死亡,而无法手术。
为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后,林道炜最后决定直接实施气管插管。
十分钟手术摘掉“炸弹”
手 术当天,给予麻醉药后,宝宝进入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状态,林道炜争分夺秒实施操作。他将最小型号的直喉镜置入患儿口中,反复调整喉镜位置,仅勉强窥见气管入 口部分结构,第一次尝试插管,因操作空间所限失败告退。随后,林道炜继续调整,开始第二次尝试,靠着经验盲探插管,随着气管导管轻轻滑入气管,连接麻醉 机,为患儿输送第一口氧气,成功完成手术第一步——高难度的气管内插管!在场的人长舒了一口气。
接力棒随后交到陈伟良手中。他精准地从上唇 正中划下第一刀,避开重要血管、神经,找到炸弹的最后一根导线——肿物蒂部,超声刀随后切除它,完整取出肿物,除去麻醉时间,手术耗时仅用了十分钟。大大 减少了长时间手术对患儿的影响。“Wow!终于摘下这颗不定时炸弹!”在场的人欢欣鼓舞。(责任编辑: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