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被中医药界学者认为是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初心,切实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是实施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药最具优势的领域。

  记者了解到,广东治未病健康工程早已启动试点。市民对于“治未病”的态度也由当初的不知为何物到现在的追捧防病。

  全国中医“治未病”工程广东先行

  三九贴灸、膏方进补、艾灸泡脚……这样的养生方式,在岭南是不少街坊四季保健身体的常规动作。实际上,在中医医学里,在精准辨识体质的基础上,群众通过一系列养生保健调节是可以起到“未病先防、已病先知、瘥后防复”的目的。广东省内各级治未病科室都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帮助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提升,将一些徘徊在疾病边缘的人群拉回到健康状态,或者帮患病人群减缓疾病症状或复发等。

  开展“治未病”工作,广东在全国先行一步——是全国第一个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为进一步发展治未病健康服务,广东还于2016年出台了《广东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在2015~2018年间,全省财政投入1.5亿元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支持15个地市构建区域“治未病”服务网络,140个医疗机构建设“治未病”服务平台。

  “没病,谈何治”当初不少人深感费解

  记者了解到,治未病中心主要针对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对象,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中医药特色技术(包括针、灸、正骨推拿、熏蒸、火罐、沐足、贴敷、砭石等技术),中医临床营养指导等等。

  广东省中医院在2007年成立,是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随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市中医院等也纷纷成立了治未病中心。根据广东省中医药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省共有184个医疗机构建设的治未病科,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均成立治未病科。

  在有病才去医院的年代,“治未病”中心刚成立之初,有不少群众对此表示费解。“没病,谈何治”“没病为何跑医院”“竟然没事找事,去看未生的病”……看治未病门诊的人数也屈指可数,直到后面,有群众从中获益并口碑相传,门诊人数开始出现暴增。

  尽管如此,据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邝秀英介绍,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群众将治未病中心,读成“治末病中心”,“有不少患者到医院看到这个中心的标识,前来问‘这里是干什么的?’”

  去年全省服务量接近110万人次

  短短的几年间,群众对于治未病中心开始熟悉、追捧。官方统计,2017年,全省“治未病”年服务人次近110万,目前全省已建立中医健康管理电子档案总人数达1200多万。广东省中医药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预计,未来几年治未病服务门诊仍会呈快速增长趋势。

  查阅往期新闻报道资料,每年各家医院治未病中心都牵头发起大型“治未病”活动,如夏至、冬至贴敷活动、冬季的膏方节,都吸引数十万名群众前去开方,调理身体。这一现象,曾一度被医学界人士称为是“宇宙最大诊疗活动”。

  在广州地区,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门诊量也逐年增长。它由成立之初年门诊量不到1万人次,增长到去年总门诊超过20万人次。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的门诊量也由2012年的不足1万,暴增到每年8万多人次。

  治未病六大人群

  1、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

  2、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体检却查不出原因的人群

  3、体检发现指标异常,却没有感到不舒服的人群

  4、靠近疾病临界状态,但还没到疾病诊断标准人群

  5、慢性疾病相关的人群身体调理(需配合专科医生治疗)

  6、病后体虚人群(帮患者调理身体防止复发,如中风病人)

  据广东省中医院统计,亚健康人群在该院治未病中心的诊疗服务中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是各种慢病不同阶段的调理,约占30~40%;而健康人群日常身体的调理,大约占5~10%。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林嬿钊表示,在健康人群身体调理方面,夫妻双方孕前调理的占比也较大。

  调查

  治未病方式认同度

  运动75.91%

  饮食72.43%

  体质辨识89.9%

  中医药调养60.01%

  数据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青年更热衷看“治未病”门诊

  治未病中心发展多年,谁会到“治未病”中心看门诊?很多人会想到是老人家。但记者从广东省中医院的统计数据中了解到,中青年更热衷于看治未病。从年龄层分布来看,患者是30~60岁的群体占比最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证明如此。该院统计2013年到2016年治未病患者发现,年龄层主要集中在30~49岁的患者占比在56%~72%之间。接受干预后,患者“感觉比半年前好一些了”的占比也在70%左右。门诊患者文化程度主要在大专和本科以上,占比达55.8%。

  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方法主要是从体质调养入手。“中医认为,体质偏颇的人群更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对体质偏颇的人群进行调理,可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林嬿钊解释。

  调查显示,由一开始对“治未病”门诊感到陌生,再到体验获益,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同了运动、饮食、体质辨识和中医药调养在“治未病”当中的重要性。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此做过调研,结果显示,患者对以上四项的认同度分别为75.91%、72.43%、89.9%、60.01%。

  (撰文/信时记者张秀丽 实习生刘韵淇 通讯员郑凯军、宋莉萍、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