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中山

新浪广东>中山>正文

中山千亿大型交通基建的加速推进 迎接湾区时代

2017年03月13日 11:23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全国“两会”正在火热进行中,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近几天火遍广东,成为最热词汇之一。

  世界四大湾区,珠三角占得一席。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早已在行动。从去年召开的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到2017年中山“两会”,深度融入湾区经济已成为共识

  对外,千亿大型交通基建的加速推进,正在不断改写这座城市的区位坐标:“珠三角枢纽城市”的优势日渐凸显,“半小时创新圈”正在进一步扩容。立足四个城市新定位,中山正在不断发力枢纽经济,为湾区时代的城市竞合打下基础;

  于内,一场致力于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的深度布局,已经火热铺开:“组团式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在推进中,创新环境、城市环境、营商环境等领域的全面改革,无不在重塑中山的投资优势。藉此,中山正在从江河时代加快走向海洋时代;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时不我待的心态,中山高声喊出“开放宣言”

  将于3月28日举行的“2017年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立足“一二三四五八”战略,将“创新引领、智汇中山”定为核心主题,大交通、大平台成为展示与招商重点,对接广深这两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成为今年的重头戏。

  从今日起,《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将推出“湾区新时代 开放大宣言”系列报道,聚焦中山当下之变,前瞻中山开放之路,书写中山破局之策。

交通大枢纽

  自去年以来,中山人明显感觉到全市进入了一个新的“修路”时代:市内有康华路、长江路、博爱路改造工程,对外有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城轨变高铁”的加速推进。

  这既是跟市民上班、购物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也是跟产业转型、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前哨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泛珠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世界级城市群呼之欲出,这一战略为珠三角城市群打开了更有想象力的空间,也为中山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开启了全新的未来。

  致力于成为承接珠江东、西两岸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山在对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的部署上,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迫切性。6年投入1400亿元的大交通布局,寄予了中山人以交通大枢纽建设助力城市跑出创新加速度的决心与信心。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被边缘化的“枢纽位置”?

  每逢节假日,珠三角朋友圈里的“大塞车”片段,虎门大桥必定榜上有名。去年6月,一则发表在“家在深圳”论坛的帖子《4个多小时,深圳还开不到中山……》引起了网友的讨论——作为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的唯一直连通道,深中通道的开建不仅被放在经济圈的互融互通发展框架中讨论,也被裹挟在珠三角居民衣食住行这样的生活品质中被关注。

作为珠江“A”字形的中间位置,中山的交通先导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该市通过城际轨道、高速路、干线公路、港口等方面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16年12月,中山市公路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路网总密度约180公里/百平方公里,跃居全省前列。其中,高速公路分别为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中江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呈“两纵两横”布局,里程为158.90公里。

  铁路方面,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结束了中山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该线路在中山境内开通南头站、小榄站、古镇站、东升站、中山北站、中山站、南朗站,向北可到达佛山顺德、广州南站,向西到达江门新会站,向南到达珠海站。此外,近期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开通至北京、上海、长沙、贵阳、桂林等5市的国铁长途列车,中山正式融入国家铁路网。

  港口领域,随着中山港升格为一类口岸,外轮可直接进出中山港,中山港获得发展远洋航运的机遇。而中山港东移战略具备实施条件,为中山市航运事业从江河时代迈向远洋时代提供了可能。

 但另一方面,各个交通子系统也存在不少问题:

  公路方面,受珠江口地理位置影响,中山市现有的高速公路主要侧重于广州、珠海、江门,缺乏与珠江东岸高速通道的直接对接,对外公路体系尚不完善;铁路方面,虽然近期广珠城际可以开通国铁长途列车,但是受广珠城际铁路通过能力(包括线路及车站)的限制,现状发车班次不足,国家长途客运铁路的服务能力不强,难以达到区域性铁路枢纽的要求;港口方面,现有货运港处于喂给港地位,客运港发展不足,缺乏与珠三角城市港口、机场以及澳门联系的水运航线。就交通枢纽角色而言,中山的客运没有形成多方式一体化的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方面现状没有铁路货运枢纽。

  一直以来,中山具有地处珠江口西岸地理中心的先天优势,但由于过去没有与东岸的直连通道,反而被“边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中山市在党代会和“两会”中提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将完善与粤港澳湾区的交通设施对接放在了关键位置。

扭转局面从深中通道开始

  深中通道的建设,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

  从地图上看,按政府所在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来算,距离珠海30公里,距离澳门40公里,距离广州和深圳70公里,距离香港80公里——这是珠江口西岸地理中心的区位。

  深中通道贯通后,中山的地理优势被激活,使得该市成为珠三角城市群中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角色,其作为珠江口门户城市和交通桥头堡的地位得以确立。

  不仅如此,放在自贸区的版图来看,中山还将成为珠江两岸3大国家级新区(自贸片区)衔接和转换的重要节点,成为未来广东最开放和最活跃区域的地理中心之一。

  2016年4月,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中山明确提出了“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为完成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既定目标,中山市提出以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等项目建成通车之年2023年为目标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时间为节点倒排建设计划,全面掀起交通建设大会战。

  那么,中山市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具体指标有哪些?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总体目标,是打造连接珠江东西两岸、辐射珠江西岸的客货转运中心,构建外连内畅、多方式一体化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这一发展策略,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方面。其中,公路建设侧重于加快与周边城市对接道路的建设,将中山市打造成为国家公路主枢纽,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普通道路的多层次对外公路网络:向北全面加强与广州市、佛山市的交通衔接,主动融入广佛都市圈,并加强与粤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向东通过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公铁两用大桥公路连接线,加强与珠江东岸以及粤东地区的交通联系;向南通过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港珠澳大桥等,加强与珠海、香港、澳门的交通联系;向西通过中开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加强与江门以及粤西地区的交通联系。

  铁路方面,包括积极开通国铁长途列车,并适时引入国家干线客运铁路,将中山市打造成为国家干线铁路区域枢纽,形成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的多层次对外铁路网络。此外,该市还计划通过深茂铁路和广珠城际铁路,开通尽量多的长途列车,前往北京、上海、贵阳、南宁、南昌等地。据悉,中山正积极研究引入其他国家铁路大通道(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全面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支持铁路枢纽地位的提升。

  在航空和港口建设方面,中山则计划利用周边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深水港,依托铁路、轨道及高快速通道建设,并开通前往南沙自贸区、南沙港、前海自贸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澳门机场的水运航线,快捷共享珠三角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深水港。

对接广深加速跑起来

  因深中通道建设的利好消息,深中两市的产业对接早已开始布局。

  在去年的中山招商引资洽谈会上,来自深圳的境内市外项目达18个,总投资额达99.71亿元,占境内市外项目投资额的三成以上。服务业领域的对接更是加速推进。据统计,近三年间深中两地服务业对接企业超过1000家,有160多家深圳企业落户中山。

  就在上个月,中山市委率代表团到深圳考察,与坎德拉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从选择的企业来看,中山有意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智慧城市应用等领域,向深圳知名企业抛出绣球。

  在代表团进行交流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深中通道作为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设施,其重要性一再被提及。在深、中两市的产业合作话语中,这一交通项目被视为将两市连为一体的标志性设施,为未来合作打开新窗口。

  站在发展机遇面前,如何让中山交通的服务功能,跟其所拥有的地理优势匹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深中通道为关键节点,一系列、全方位、综合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铺开,完善交通服务体系、营造产业发展的平台空间、主动承接广深等发展高地的辐射带动,是中山谋求新发展的主要命题。

  在这样的诉求之下,中山也将目光投向了广州。如果说跟深圳的对接主要放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对广州的对接主要放在轨道交通。在中山的大交通版图中,与广州地铁18号线的接驳,成为演绎广州、中山“双城记”的重要战略。

  广州地铁18号线起自南沙枢纽、途经珠江新城、番禺广场、至广州东站,远期延伸对接白云机场,按时速160公里标准设计。根据规划,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项目推荐规划线路全长43.6公里,预估投资305亿元,其中中山境内线长22.4公里,预估投资157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纳入《2016年度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计划》。

  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对区域同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州而言,可以提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展经济发展腹地,提升地铁的服务半径和运营效益;对于中山而言,从公共交通领域突围,是实现与广州创新资源对接的重大突破。

  以路通源,未来已来。重回“中心”位置,在新一轮大发展中,中山如何利用好地理优势激活区位优势、如何发挥好节点角色承担枢纽功能、如何利用快速通道对接创新资源,是这个珠江西岸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声音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余锡盆:

3年建76个项目重点抓好落实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交通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山市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年建设计划研究》,具体思路是:

  以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等项目均已建成通车之年为目标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为2017—2019年,这一阶段是基础期,即重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第二阶段为2020—2022年,是攻关期,即推进落实储备项目建设,需要确保绝大部分建设项目可以投入使用;第三阶段2023年,是收官期,也就是全面实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目标。

  经过反复论证及分析,并结合专家和部门的意见,市交通运输局形成了第一阶段三年(2017—2019年)建设76个项目的计划。

  根据项目的迫切性和可实施性等原则,分为刚性项目和弹性项目两大部分。刚性项目,就是对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能够在近三年稳步开展的项目;弹性项目,就是计划在近三年开工建设但具有不确定性的项目,或者仍需要做前期研究的项目。

  其中,刚性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1411亿元;弹性项目43个。项目分成四大类:分别是对接周边城市的高快速通道项目、对接周边城市的普通道路项目、支撑客货运枢纽的交通设施项目和客货运枢纽场站项目。

  今年将是“交通项目落实年”,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要在深中通道前配套建成通车,势必要求在今明两年实现开工。为此,所有交通建设项目都要以深中通道项目的建设期为标杆,以工期倒逼计划,以计划促进进度,全力向建成枢纽城市的目标冲刺。

  我们将加快完善向西、向南、向北方向交通连接,主动对接周边城市交通通道。今年,我们要全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年内动工建设香海高速、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东部外环高速、西部外环高速,打造市域高速公路外环;同时启动南三公路、东二环、西二环等项目,加快推进北二环、南朗快线、大南公路、岭栏路、黄圃快线建设,动工建设3条市际跨界道路,构建内通外联交通新格局;此外,还要动工建设中山港客运东移项目,提升港口开放水平和服务效能。

  ■链接

  1.融入湾区城市群

  轨道交通:

  33分钟内直达广州中心区

  30分钟内直达深圳中心区

  27分钟内直达珠海中心区

  25分钟内直达江门中心区

  高速公路:

  38分钟内直达佛山中心区

  快捷共享国际机场和港口:

  通过中开高速—深中通道或者马鞍港客运码头(乘船前往香港机场、澳门机场)等方式,实现35分钟内到达深圳机场、香港机场、澳门机场三大国际机场。

  通过南沙至中山高速—南沙港快速,中开高速—深中通道—广深沿江高速,实现30分钟内到达南沙港、50分钟内到达深圳港。

  2.迈入“国铁时代”

  3.5小时内直达长沙

  6.5小时内直达贵阳

  8小时内直达上海

  11小时内直达北京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