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柑普茶:始创道光年间 从历史中饮一口回甘
开篇语
今年5月,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冈州古琴艺术、潮连芝山纱龙和开平灰雕制作技艺入选江门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也意味着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到53个,省级非遗项目2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穿越了百年风霜,沉淀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从本期开始在民间版将陆续一一介绍,这期先讲讲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
探寻
制作时间跨度大
保存三年才出售
罗氏柑普茶,早闻其名,但对其制作工艺,却了解甚少,前日上午,南都记者从江门市区驱车到良溪村罗氏柑普茶加工厂一探究竟。
良溪古村的早晨,安静祥和,古旧的建筑,静静地晒着阳光,罗氏柑普茶加工厂就在良溪学校内。在说罗氏柑普茶之前,不得不先提良溪,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其又称“蓢底”,后又改称“良溪”,意为“良才大用,溪水长流”。
南宋初年罗贵率领36姓97户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良溪,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良溪村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保留着正月十五抢炮头,农历六月十三梁真君诞,十月一日舞火龙等民间习俗,村中历代英才辈出。2006年良溪古村被省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2014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罗氏柑普就源自于这人杰地灵的良溪乡村。
见到罗氏柑普茶传人罗沛贤夫妇时,他们正在忙着给顾客拿茶叶,进入加工厂办公室内,只见墙壁上挂着罗天池的画像以及罗氏柑普茶书法牌匾,显得有几分历史厚重感。说是办公室,其实是在原来的教室基础稍加改装,朴实整洁,既是柑普茶制作场地,也是办公地。南都记者到时,茶几上2008年的罗氏柑普茶已经泡好,稍事坐定,一边饮茶一边听罗沛贤讲述着罗氏柑普茶的制作和历史渊源。
在罗沛贤的记忆中,从懂事开始,看到母亲在家做柑普茶,自己就跟着做,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喝茶的时间则更早。罗沛贤说,以前并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这茶到底好在哪,只看到大人做茶,然后亲戚朋友都喜欢喝,后来,长大后才知道罗氏柑普茶的好处。罗沛贤说母亲从15岁开始吸烟,今年94岁,身体健康,每年都会制茶,每天离不开喝茶,现在年纪大了,制作茶叶的工作主要由晚辈完成。
以前制茶只是亲戚朋友喝,2008年初,罗沛贤建立了罗氏柑普茶加工厂,也就在原良溪学校内,总面积3 .8平方公里。罗沛贤的妻子李惠娟告诉南都记者,既然罗氏柑普茶这么好,应该让更多的人喝到,才决定建这个加工厂。
不过,和一般工厂不同的是,工厂并没有机器,一切都是靠着人工。由于柑普茶的原料新会柑采摘有时间限制,罗沛贤说一般是在九月初九后开始制作,时间跨度大概两个月,请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掏果肉晾干、塞普洱茶叶,自然晾晒,再保存,整个过程要耗时十几天。
“我们在新会有七八十亩新会柑,每个柑都要仔细选后才能做茶,而普洱茶也是从云南专门预订的,确保原料的地道正宗。”李惠娟说。虽然现在不少工序都是开始采用机械烘干,但是罗氏柑普茶还是遵守传统的技艺———自然晾晒,学校楼顶就是大晒场。“一般要连续晒七八天以上,天气好对我们制茶很重要。”李惠娟说,“晾晒之后,要保存,时间一般两三年才出售,不过,这个具体可根据顾客的要求预订,有些顾客喜欢几个月的,或者喜欢生普洱茶的,都可以提前预订。”
李惠娟说,现在十几个罗氏柑普茶的价格,从一百多到一千多不等。销售的地方也很广,像东南亚、欧美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没有做广告,都是靠口口相传。”
制作
注重时机天然生晒
罗沛贤说,罗氏柑普茶的主要原材料是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这两种原材料虽很普遍,但不是每一种普洱茶与新会柑的结合都能制作出罗氏柑普茶,这选材的奥妙、制作及晾晒时机都是罗氏柑普茶代代相传的秘密。
现今罗氏柑普茶仍然延续着传统手工制作方法:
首先,将鲜采的新会柑洗干净,用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掏空果肉,晾干,
然后将特别精选的普洱茶塞实整个果囊,
再盖上刚割下的柑皮,将果子恢复原状,把填充好的柑普茶拿到室外晒干,
最后将柑茶一个个绑成串挂起来以便保存。
由于罗氏柑普茶采用天然生晒,茶汤不火不燥,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冲泡后的果皮表层仍保持采果时的色泽。
讲古
始创道光年间进士回乡发明
罗氏柑普茶始创于道光廿七年,创始人罗天池1805年出生于广东新会蓢底(今称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罗天池在云南任职期间,喜欢云南当地普洱茶,辞官后将普洱茶带回乡,最后发明了柑普茶。
相传罗天池从云南回到家乡的第一个秋天,不慎得了感冒,妻子忙用陈皮煮水给他喝,他以为那是泡茶的清水,于是误把壶中的陈皮汤倒入了茶壶中。喝了几口,发现茶中竟有奇异的香味,口感醇厚,且又多了几分清甜。于是便问妻子,才知是用陈年柑皮煮的水泡了茶。喝了几杯,他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几天后,痰化咳止,就连心中的郁闷仿佛也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一起泡着喝。后来,罗天池为了方便冲泡和易于储存,他便制作了柑普茶。在他的宣传和影响下,柑普茶在良溪流传开来,之后又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
清末,新加坡开埠的“七家头”之一的罗奇生将罗氏柑普茶运到南洋销售,由于罗氏柑普茶独到口感和疗效,颇受当地华人的欢迎。跟随罗奇生在海外发展的乡人,睹物思乡,罗氏柑普茶也就成为了家乡的信物。
对话
罗沛贤,良溪柑普茶第六代传人,男,1963年出生,他从小跟从家人学习制作柑普茶工艺,技艺精湛,从罗沛贤的柑普茶加工厂生产出来的罗氏柑普茶,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都是经过他严格把关的,他坚持做好天然、健康、绿色无污染的柑普茶,并且将这份传统技艺一直延续下去。
问:罗氏柑普茶和同类茶相比,其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答:首先是选材正宗,最重要的是坚持传统制作技艺,自然晾晒,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
问:罗氏柑普茶加工厂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未来有没有扩大生产和销售的计划?
答:我们已经在村里租了其它的房子,扩大晾晒茶叶地方。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在保持制作技艺不变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多茶叶,销往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也有想到通过网络,比如在网上开店,扩阔销售渠道。
问:你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现在有没有将技艺传承给你的子女?
答:肯定要传给女儿。我就一个女儿,现在不到二十岁,之前一直要她在家跟着学,但学一段时间,她觉得太累了,又出去工作了,不过,她总归要回来学的,即使结婚了,也可以和女婿一起学,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民”思
多与少的选择
在南都记者看来,已经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无疑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但对于传承人来说,面对现代商业社会,需要作出选择,是只做小众“精品”,还是说要做大众的“俗物”?在确保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产品做出明确的定位,也许这样才会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采访/摄影:南都记者严亮
猜你喜欢
- 江门市民最喜爱十大景点名单出炉 不少可免费玩
- 评论() | 分享11月27号 06:30
- 三个外国少年到江门学习玩乐耍宝 最怕学文言文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10:45
- 鹤山企业家冯广源:慈善是一项坚持不懈的事业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10:37
- 新会后生仔关注本土文化 奔走疾呼留下历史文物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10:33
- 高新区参照大学生村官模式选聘大学生村长助理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17
- 江门公开征集明年十件民生实事 收到建议136条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14
- 新会部分商铺非法销售超标电动车被查处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10
- 开平男子持刀抢来苹果6送给女儿当礼物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09
- 江门老板购置41支气枪开射击场获刑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07
- 新会优质供水工程已完成90% 市民将喝上古兜水
- 评论() | 分享11月26号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