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镇泽
今年6月底,广东郁南县经受住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历史上,郁南都是西江抗洪的最前沿,是广东西江防线防汛任务最重的地方。今年以来,笔者多次到郁南考察,每次都到位于连滩镇的“光仪大屋”参观。这座大型民居建筑,不仅像其他大围屋那样,具备防火和防盗的功能,还包含了防洪的功能。这在全国都是罕有的,因此专家称它为“广东第一大屋”。
光仪大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历时10年。它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十亩,围墙最高处达13米。内部结构五进五入,呈四方形。里面有水井、晒场、厅堂、仓库和起居房屋共136间,俨然一个小王国。
上图:集防火、防盗和防洪于一身的“光仪大屋”
走进这座神奇的大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着“文林第”牌匾的大门。大屋的绝妙之处在大门得到了明显体现:整座大门深嵌在墙体内,套有两扇奇厚的杉木门板,门高2.6米,宽1.25米,具有防火、防洪、防盗三大功能,因此称为“三重门”。大门上的木沟与菱形拉门等,既可在关闭时装进泥土防水火,也可有效地排斥外力,减弱洪水的冲击。大门紧闭后,如果出现连连阴雨内涝,在楼房的多个楼梯处,还设有木制抽水车装置,将屋里的水抽到外面。在大屋内外出现外洪内涝时,在楼房的一楼、二楼结合部,又设置了许多铁环,拴上备用的小船。据说,离大屋仅80多米的南江河在上世纪60年代洪水暴发时,村民就是这样逃生的。
大屋内外几百平方米的平整地面,间杂着泛黄的色泽,走在上面就好像走在玻璃上。这是由沙子、石灰、黄泥、黄糖、蛋青等混合打制而成的。大屋瓦脊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檐下饰有花草虫鱼。这里的建筑,无论是主体布局还是细节雕饰,都讲究含蓄祥和。
里边每一座正屋的两边,均有石阶通往各层及瓦面。瓦面往外一边是围墙通道,把整座大屋连接在一起,可以行走看守。半人高的楼顶围墙上随处是条形口子,可供对外射击和隐蔽。大屋的围墙里边,有环绕的通道。在每一座正屋的屋脊、屋面上,也有通道,不仅把整座大屋紧密连接在一起,还可以进行巡逻、放风。
大屋中三个天井的地板,用青砖砌成三种不同的图案,同样体现出修建者的文化品位和生存智慧。首先是“工”字形,蕴含着祖辈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希望自己的子孙都各有所长,以工为乐;另一个天井则酷似一个棋盘,暗示着人生就像一盘棋,必须细细思量,方才迈出步伐;还有一个图纹显示为“人”字形,要求大家要以人为本,尊长爱幼,和谐生活。
此屋为何建成这般模样?当地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如“棺材滚白银”、“大盗赠黄金”等。笔者认为最可信的应当是:南江每年水涨,当地村民的家园总免不了被淹,要好好地生存和繁衍,避免背井离乡的命运,屋舍必须具备防洪的功能;乱世常有兵匪侵扰,屋舍要有防盗的功能;乡村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还要预防失火或者兵匪火攻。基于这三点,当时的富裕户邱光仪为了子孙后代过上安宁和谐的生活,便发动5个儿子建起这座集防洪、防盗和防火于一身的大屋。因邱光仪头发少且排行老二,又名邱光二,故大屋又称“光二大屋”或“清朝古堡”。
当地邱家子孙自豪地说,大屋当年曾使来犯的日军望而却步。据当时目睹这一幕的老人说,那是1938年底,那天他爬在墙上看见一名日军军官和50多名日军士兵来到大屋前,他们先是面对紧闭的大门摇了摇头,然后绕着大屋急急地跑了一圈。之后,朝空中放了一阵子枪,才悻悻而去。周围邻居则被日军洗劫得一干二净。村民事后得知,日军不敢强攻大屋,是因为没带重武器,也是畏惧大屋里地形复杂和有机关。
据专家说,中国古建筑的墙身地基普遍采用石灰、泥沙、黄泥等物,然后再用舂墙技艺加以舂熟构成。特别是光仪大屋那样厚的舂墙,一般炮火难以把它炸开。泛黄的地表部分,在舂熟过程中由于已加了黄糖、蛋青,继续沿用100年也不会损坏。
如今,光仪大屋这座历经200多年沧桑的古堡仍然稳稳矗立。不同的是,里面的居民几乎都已住上自家新建的现代楼房,居住在古老大屋中的人口寥寥可数。
光仪大屋不仅是一处珍贵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创建者体现出来的生存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