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中学内这棵木棉树下有一口填掉的慰安所取水用的井,天河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编蔡维朗希望水井能重见天日。
慰安所仅存的一扇门已被白蚁严重蛀蚀。
慰安所的窗子至今仍精致完好。
安静走过的老少两代女人,可知身边这座院落(东源东街11号)曾承载了中国妇女怎样的屈辱与悲哀。本报记者邹卫摄
广州抗战始末
第十篇
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
1937年11月初,中共中央派张云逸在广州与余汉谋谈判协商。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广东地方当局同意在广州设立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1月,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正式成立。公开以八路军代表身份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云广英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地址在今德政北路七号二楼。
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建立后,以公开合法的身份,积极开展对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断组织进步爱国青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掩护中共广东省委和地下党的活动,对促使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8年8月,在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之际,广州掀起为期一周的献金救国热潮,民众纷纷响应,献金活动取得好成绩。同年9月,廖承志以办事处及《新华日报》广州分社的名义,在广州永汉路戏院对面的“哥伦布餐厅”举行了一个招待会,说明中共抗战主张,使共产党的威信在群众中大大提高。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办事处协助省、市委组织群众撤退,办事处主任云广英等同志最后一批撤出广州。省委和办事处迁至广东韶关。这时,广州办事处改名为韶关办事处。1939年春,云广英和余汉谋交涉,以办事处名义设立了公开电台,电台实际归省委使用。
1940年10月,办事处按中共中央指示撤销。云广英及其夫人陈英经桂林办事处转重庆到延安工作。
官丽珍编写
目击遗址
今人不知往事空余废井残窗
东源东街7、9、11、13号
东山区是热闹的所在。东川路与东华东路相连,东源东街则是东华东路里的一条小巷子。东山区文化局文普办的杨帆女士为记者指路:“东源东街7、9、11、13、15号,就是你要找的东山区日军慰安所遗址了。”
女住户和老房子
在东源社区,其它门牌号的宅子锁着,惟有11号的两扇铁栅栏门静静地虚掩。东源东街11号是一个不小的院子:两层小洋楼是主楼,四面是围墙,主楼一边隔着小径是一层楼的平房。女住户徐爱珍——她家对着院门,是最热闹的所在——很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主楼两层,平顶,四四方方,建筑的外墙显出早年的风华:未经石灰批荡的地方是红砖,色彩尚且明晰;上下楼都有保存尚好的窗子,绿色、紫色的毛玻璃依然细致地镶嵌在红色的窗棂里,玻璃上的花纹生动别致。“上下两层一共住了8家人,基本上都对宅子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装。”窗子很大,徐爱珍情有独钟,“我简单装修时没动过这扇窗,里面防护用的铁栏杆也是以前留下来的,很结实,也很实用。”
“宅子一楼原来有条门廊,房间里待闷了可以站出来透透气。后来为了住起来宽敞一点,我把门廊封住,作为房里的小走廊了。”徐爱珍的爸爸妈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就已入住,房子的户型变化不小,但有一扇门她一直没敢动,“门就在门廊的后面,其实就是整个楼房的正门了。我妈妈不让拆,说怕影响风水。我也就没动了。”
徐爱珍说的正门正悄然隐没在房间里阴暗的一隅。传统的双页门,暗红色,左右门框上饰有铜铃,门楣之上衔有半圆形装饰,几朵花正在绽放。“这门可不是一般的红木,钉子都钉不进去。门把手、门栓都是铜制的,一直没坏过。”徐爱珍将门板敲敲,灰尘簌簌地落下,很厚重的声音响起来。
这扇门就是慰安所的入口。门的厚重,一如那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热闹的院子失落的房客
东源东街11号的院子里热闹起来。一位中年男性住户急匆匆地从楼上下来,问明记者的来意,似乎有些不高兴:“不是国民党住过吗?怎么还有日本人?”看来,即便是院里的住户,也不知晓遗址的内情。一位胖阿姨惶惑地发问:“慰安妇?——真的有慰安妇住过呀?住在哪里呀?”
围着记者议论的住户有些沉默,住了几十年的宅子居然是慰安所的遗址,他们正急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刚才叽叽喳喳的胖阿姨若有所失,匆匆地离开;而中年男住户若有所悟:“这里有300多平方米呀!院里原来还有两株木棉树、几株鸡蛋花树、一小片香蕉树,环境美得很,原来是慰安所呀!”徐爱珍则一如既往的热情。“在院子的后边,靠着东华南路的这一边,原来还有一口很深的老井,可能也是日本人留下的,后来被填实了。”她寻寻觅觅,记忆却已经模糊,“是在住户家里,还是隔在了院子围墙的外面,实在记不起来了。”
也难怪记不起来。世事流转,沧海桑田,城市的建设正饕餮地湮没一切;住户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也对院子进行了改造,旧迹正在消失。在主楼的一边,本有一层平房,住着两家人,或许空间实在太小,住户在平房的上面又加盖了一层。没有资料表明这一层平房究竟作何用处。在记者看来,这平房若是日军所建,很有可能是慰安妇栖居的宿舍。
遗址故事
不能湮没不敢忘却
徐爱珍
我保证:绝不卖掉哪怕一块铜铁
徐爱珍说她是东源东街11号大院里住得最久的住户,宅子的掌故数她最清楚。“我们只是住户,房子的使用权、管理权在中铁25局电务有限公司(原广州电务工程队)手中。”徐爱珍介绍说,“解放后,解放军某部卫生院征用了院子,然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迁走,院子就成为广州电务工程队的宿舍。到了八十年代,房子一度要拆迁,但拆迁因为产权问题拖延下来——国民党财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曾居住于此,房子的产权或许由那些人所有。”
徐爱珍显然不了解宅子曾是慰安所的那段历史,国民党高级官员的煊赫倒让她颇为看重房子的价值。“不少朋友劝我,这门上的铜,拆下来怎么样也有几十斤,可以卖到好价钱的;还有那窗上的铁,也可以趁着没锈死拿去卖掉。但我觉得还是不妥当,毕竟有年头了,修得也精致,拆了既可惜也担心破坏了风水。”听说遗址正在申报文物之后,徐爱珍颇有些得意,“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打过房子的主意,现在哪怕一块铜铁我都不会卖掉啦!”
采访结束时,徐爱珍说自己有两个担心。一是钉子都钉不进的大木门却扛不过白蚁的侵蚀,去年她花了300多块钱请人灭白蚁,不知道今年的白蚁是否猖獗依旧。二是一旦宅子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这些住户是否要搬迁。“我们保护了宅子,我们也需要保护。”徐爱珍说这番话时,脸上写满了无奈。
蔡维朗
我希望:木棉下的井能重见天日
1987年,蔡维朗在113中学教书时,岗顶的地势不像现在这样平坦,日军慰安所使用过的井也没有被掩埋。“井旁的溪有四五米宽,东西走向,我的儿子还经常在里面捉鱼呢!”谈起时光流畅,蔡维朗不禁唏嘘喟叹,“113中学发展很快,城市发展很快,这些遗址还没来得及经过确认就被埋入地下了,而一旦如此,遗址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113中学那株让蔡维朗魂牵梦绕的木棉树已成为参天大树。“那是井的位置的标记,若有可能,我希望木棉下的井能够重见天日。”
天河科技街113中学
在天河科技街公交站下来,很快就看到113中学。天河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编蔡维朗先生在113中学初创时曾在该校工作,见证了慰安所的部分遗址,他同时参照《参考消息》援引的日本人撰写的资料,确认当年的岗顶确有慰安所。
进入113中学,可以发现整个学校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位于低处的主要是教学楼、射击馆、篮球场、运动场,高差在一二米之间。“高差印证了岗顶的存在,113中学的低处也就是岗顶的北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蔡维朗对石牌村民进行了走访,村民向他指认慰安所的位置,“慰安所的生活用水来自北坡的两口井,井旁有一条小溪。中国村民经常发现日本兵在岗顶活动,同时亦有穿日式服装的女性在溪边洗衣。”即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蔡维朗还发现岗顶之上的铁丝网、土墙、木桩都还残存着。
蔡维朗甚至亲见了那两口井。一口在运动场的下面,1998年,他与同事们在扩建操场时填平了那口井;一口在113中学入口的北侧,“我与同事栽下了一颗木棉树,下面就是另一口井”。在校门口的右侧,记者果然见到了一棵葱茏的木棉。至于慰安妇浣洗衣服的小溪,已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的排污通道埋入了地下。
记者还按照蔡维朗的建议,到东莞庄进行了走访。“当年有村民说东莞庄也有慰安所,如果属实,当年岗顶慰安所的规模可就异常庞大了——当然,可能是一个整体,也可能是慰安所的几个点。”但是蔡维朗未曾在东莞庄找寻到有实质意义的遗址,记者也未有新发现。只是东莞庄东面地势略高,倒也确实符合岗顶设置慰安所的特点。
沧桑重现
广州慰安所记录日军暴行
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前后发动的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中,长期地、公开地、有计划地胁迫多国妇女沦为性奴实施慰安妇制度,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日本慰安妇研究学者提供的材料表明,日军方对不同国籍的慰安妇要求不一样:“日本慰安妇平均慰安军人是一比十,朝鲜慰安妇平均慰安下级军官是一比四十,中国慰安妇平均慰安底层官兵是一比八十九。”在被称为“色性地狱”的慰安所里,慰安妇们有的躺下去,就再也未能爬起来;有的被虐杀而死;有的不堪蹂躏自杀身亡。对于稍有不从或反抗的妇女,日军轻则施以饥饿,重则用军刀割其乳房、剁其手足,甚至让狼狗将她们一片片撕烂示众。
东山区日军慰安所旧址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广州东山区日军慰安所,就在今天东华东路的东源大街、东源东街一带。东山区文化局文普办的杨帆女士为记者做了详细介绍:“当年,日军以围墙将南面的牛乳基、东面东源东街的入口堵住,同时将西面东源大街的牌坊封住,只留了背面东华东路的路口进出,辟出了环境相对封闭的的慰安所。来自韩国的慰安妇,曾经在慰安所里被日军蹂躏。”记者调查发现,东源东街11号,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慰安所遗址之一。
岗顶日军慰安所遗址
日军慰安所旧址不止一处,另一处比较可靠的遗址位于岗顶一带。天河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编蔡维朗先生告诉记者:“在今天的天河科技街到岗顶公交站一带,也应该有日军慰安所。岗顶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坡,慰安所依山而建,由天河科技街的113中学向南延伸至岗顶公交车站一带,四面有围墙。慰安所汲水的两口井位于113中学内。”记者对113中学进行了走访,遗址已荡然无存,但蛛丝马迹依然可见。
暴行实录
日军是如何强征中国慰安妇的
强征中国妇女为日军性奴隶,可以说是日本政府和军部直接策划,各地日军具体执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先后被逼迫为日军的性奴隶,日军慰安所遍及20多个省,中国是日本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侵华日军人数的增加,日军更加残暴地抢夺中国女子充当慰安妇。在中国占领地和战场上,日军主要通过使用肉体暴力、绑架、强迫、欺骗等手段和途径来征集中国慰安妇。被掳掠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的职业有教师、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店员等。
日军掳掠妇女充当慰安妇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使用暴力强行掳掠当地妇女。日军在战场或占领城乡时,公开抢夺中国妇女,这种做法对于暴虐的日军来说,是最为便利的,既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也省去了许多麻烦的手续。
第二,设下各种圈套,引诱妇女坠入陷阱。常见的是以招聘女招待、洗衣妇等名义进行诱骗。
第三,日军占领一地,形势稍稍稳定后,便依靠汉奸组织协助,挑选妇女充当慰安妇。其中的一个手法便是借口登记“良民证”,挨家挨户地挑选年轻貌美的女性。
第四,将中国女俘虏强逼为性奴隶。在中国战场上,日军极少设立女战俘收容所,在战场上被俘的女俘虏部分在审讯后即杀死外,其余的大部分便被日军弄到华北、华中属于偏僻的、荒凉的地区和前线去充当慰安妇,以防止她们逃跑或与八路军等中国抗日部队取得联系。
第五,征用妓女。在大城市,日军机关常常征用现有的妓女来充实其慰安妇的队伍。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和天津等地,都有不少妓女被迫加入慰安妇的行列。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是这些妓女也不是甘愿去做慰安妇的,她们往往被日军或汉奸政权强征,被迫充当日军的性奴隶。
摘自《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苏智良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
遗址保护
东山区日军慰安所旧址
正在报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者了解,东山区日军慰安所旧址是在1995年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是目前广州慰安所遗址中确有遗迹可求的唯一所在。据东山区文化局文普办介绍,东山区非常重视慰安所旧址的历史价值,对遗址现状进行了调查,东山区日军慰安所旧址报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进入实质议程。
文物感怀
保护遗迹保留历史
根据2004年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的结果,当年日军攻陷广州后,在各区的驻军地点附近设立慰安所,抢掳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这些慰安所旧址,主要分布在东华东路、海珠南路、光孝路、石牌岗顶北面、德政南路73号等。但是时隔一年,有些遗址却已寻访不到了。
几处遗址位于某老城区,该区负责文物普查、保护的部门,对慰安所遗址知之不多,只是表示民间有口耳相传,但无法明确说出具体的位置;记者继而向上寻访至市一级的文物考察、保护机构,该机构的表态也颇为慎重,认为没有文献资料记载的遗址并不可靠,同时有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基于以上原因,一些慰安所的遗址“蒸发殆尽”。上海有慰安所遗址百余处,广州为日占时间也不短,怎可能只有区区几所慰安所遗址?
在记者看来,我们对于慰安所的态度应该是:无须常怀仇恨、但要记住历史。是要有些“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量,但是历史的遗迹不能轻易抹去——保存慰安所遗址,至少能够鞭策自己。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蒯威(除署名外)制图:蒯威卢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