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惠东
在今天的广州,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天河的中信大厦已高达381米,此时,回顾一下旧日的广州建高层建筑的故事,倒是有些意思的———
“赚”出来的新爱群
传统的广州高层建筑,其实不算宏伟。五层楼25米;光塔36米;省总工会大楼27米;海关大楼(连钟楼)31米;中山纪念碑37米;中山纪念堂47米。如果说广州传统最高的建筑物,恐怕是花塔(即六榕塔)了———57.6米,而后建的教堂石室只比它高1米———58米,不知是否有超越前者的意义在内。
当然后来的爱群大厦,已经高达64米,成为东南亚第一高楼。1931年,香港派来的设计人员李炳恒等,决定采用美国的摩天大楼格式建造爱群。到施工的时候,香港的惠保公司打下桩基88个,三合土桩404条。为建高楼,铜垌用气锤打下,放钢筋三合土。随打随落桩,以最后10锤入泥总深度不超过1英寸为准。珠江边的烂泥潭8米到20米下才有石层,所以打烂无数铁桩。尽管如此,经过努力,15层的爱群大厦还是让世人叹为观止。
解放后,在其旁边重新建一座新爱群,比老爱群高出3米,这是有意而为之的。1965年,中央下拨300万元,作为维修旧爱群大厦的费用。广州市委考虑到形势的需要,不如将这笔钱用来建一幢新大厦。于是,从1965年4月开始拆迁,用最快速度平整地面。整个设计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系统结构,既和旧楼的骑楼协调,而且有效地抵抗了地震力。施工队是广州房管局下属的修缮工程队。经过他们的精心施工,新大厦终于在1966年4月完工,只用了一年。新爱群有18层,高67米,14楼还有花园,18楼有瞭望厅,可以瞭望辽阔的珠江,特别是龙舟节更是热闹非凡。这座大楼犹如一艘巨舰停泊在珠江。由于新旧爱群溶为一体,客容量大大增加,房间381间,750个床位,成为广州较好的接待单位。当中央知道这笔钱是“维修费”赚下来的,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恩来总理夸了三个字———很聪明!
右图:曾是全国第一高楼的广州“27层”
大北火车站———不高的“高楼”
从下而上,数字大的算高,但有时数字不大的也会算高,比如广州火车站。原先的东站在今白云路,是英国人在1911年修广九铁路时修的。股道短,站台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1962年,市里提出建新的火车站,后来选定流花地区,称为北站。
北站的大楼并不高,设计只有5层。1965年动工后,很快建到2层。这时发生了一个风波———北京下了禁令,停止修建!原来,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刘亚楼同志认为原设计太高,会影响白云机场的飞机起降。当时,广州方面思想不通,陶铸和曾生都认为,不可能有影响,并让军区后勤部长孙兆溪搞个数据,计算新火车站落成后对飞机升降的影响。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孙兆溪说,现在数据不足,很难计算准确。后来才知道,他其实算出来,对飞机起降没有影响,但向上一汇报却挨了责备,所以回广州后就搪塞一下。为了这件事,陶铸给刘亚楼去电,请他来广州一起研究。刘到广州之后,曾生说:桂花岗的山头是36米,而火车站是32米,不会影响飞机。刘亚楼同志却不接受,说:“山头可以削平,新火车站建好就不好削了,如果一定要建,最多建27米!”陶铸和曾生也是硬脾气,他们认为,宁愿停建,也不能修改图纸。于是,原来准备一年完成的火车站中途下马。直到“林彪事件”之后,许多思想得以理顺,才在1973年重新开工。只用一年,就建好投入使用。事实证明,那5层大楼完全没有影响飞机的升降,一直用到今天。站前面积4万3千平方米,是当时华南最大的车站。
上图:以“维修费”建的“新爱群”
中华大楼的顶峰:二十七层
20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过后,广州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势头,特别是两届交易会,外国和港澳的旅客来的不少。那时候宾馆稀缺,连从化、佛山的宾馆都要安排交易会的宾客住宿,有的外国宾客没有地方住,宁愿在香港等待。外宾说,广州什么都好,就是没房子住不好。广州市委也感到确实是个问题,向中南局陶铸同志报告,陶铸再向周总理汇报,要求建一座给外宾用的宾馆,提出国家拨一半钱,广州自己出一半。
周总理找了陈毅、李富春副总理商量,同意建一个宾馆,应有500个房间,1000个床位,钱全部由中央出。随之拨给广州600万元,作为建宾馆的专款。
这一大好消息由陶铸同志传达后,市委立即开会研究,准备把原先自己口袋里的那份钱也投进去,力求把宾馆修得像样一点。贺龙副总理来广州的时候,在陶铸家里对广州市长曾生等同志说,中国用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高楼,应比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的要高,具体就是比上海的国际饭店(原名百老汇大厦)还要高,层次也要多。好马要配好鞍,装修要一流,搞空调,要美化,建些花园等。
贺龙同志的话激发了广州同志的积极性,马上派人到上海,测量国际饭店的高度。最后决定,广州的宾馆楼高27层,比国际饭店高3层,总高度也比国际饭店多3米,地点选在海珠广场。
广州人真是有勇气,当年的爱群是东南亚之最,如今也规划当时是全国最高的建筑物。
但细想下来,经验不足,市委决定既要大胆,也要谨慎行事。特别有人提出,建在珠江边的房子,要有足够的防台风的能力,否则遇到12级台风楼房塌下来,损失就无法估量了。1966年1月12日,市委专门召开“外宾宾馆”(当时的名称)会议,由曾生和林西主持,还请来一大帮的专家:华工院长罗明煜教授、罗松发、陈伯齐、厦世昌及广东设计院的黄远强工程师,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佘畯南……等30多人,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曾生说:设计要讲科学,建好后要顶住7级地震和12级台风。此外,还要显示南方特征,通风明亮,有风生风,住起来舒适。当然,还要节约用料。
经过反复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方案:27层,每层3米,主楼高86米。总面积2万平方,加上附属建筑3千平方,总的造价450万,另加装修、水电,家具,设备等共300万,总数为750万。
建设时一切都按计划严格执行,为达到抗台风和地震的要求,主楼下共打437根桩,施工则由名气不大的广州房管局住宅公司房屋修缮工程队执行,计划一年完成。当年不像今天,属严格的计划经济,全部的施工都由国家负责,所以质量其实也是有保障的。
为全国第一高楼施工,为外宾建高级宾馆,是件极其光荣的任务。全体人员情绪很高,施工队和各方配合也相当不错,应当能按时完成。没想到,当主楼升到24层时,中国大地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文化大革命”来了。对这幢楼层大力支持的贺龙、陶铸先后被揪出来,莫须有的大帽子连连盖上去。造反派们听说要超过上海的国际大饭店,更加猜想连篇,“封资修”,“为陶铸树碑立传”之类铺天盖地。
工地上思想也乱了,造反派要求立即下马,不能建高于上海的大楼。但广州方面却犯了难,只好通过工人代表———他们是工人阶级———向军管的陈德(省军区政委)汇报。陈德非常支持工人的意见———按原计划完工。但当时的造反派多是外地人,本地姜不辣,于是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所遇到的困难,建议由中央出面做工作。周总理马上找了有关部门的领导研究,大家认为原计划是中央会议上定的,于是以周总理的名义批复,按原计划施工。所以,这才避过一劫。作为曾生,文革开始不久已靠边,不久被打倒,未能参加迟到的完工的剪彩。
后来这幢楼被命名为“广州宾馆”,但老百姓,一直叫它为“二十七层”!
那时广州人都以这幢全国第一高楼为骄傲,多少人到海珠广场去参观,盛赞超越了爱群时代。后来还装上一盏太阳灯,使海珠广场的晚上光如白昼,更加轰动全城。
上图:只有5层的火车站也经历了“高楼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