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 记者 梁健敏 实习生 曾美玲 通讯员 穗教宣

  近来,本报陆续盘点广州教育基础设施三年计划中的129所新改扩建学校,让不少市民一睹为快。随着中小学的新改扩建,广州的教育布局将有何变化?入学政策将会如何调整?怎么才可以让孩子上好学呢?目前《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草案)(下称《规划》)正向公众征询意见,记者梳理其中重要看点,供市民参考。

  从《规划》获悉,广州将把1800万常住人口规模纳入学位需求统筹考虑,增加学位总量。与此同时,按照确定的学区划分方案,出台详细的入学准许实施细则,确保学区内学生与学校基本对应。此外,在满足本学区学生全部入读后的富余学位可提供给学区周边学生,通过收取高额赞助费的方式提高跨区、跨校就读成本。

  亮点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1

  入学率方面

  到2017年后,广州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小学五年保留率(%)达到100%;

  初中生年辍学率(%,含转入转出差)达到0.6%以下。

  到20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五年保留率(%)达到100%;

  初中生辍学率(%,含转入转出差)达到0.5%以下。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

  到2020年,广州市义务教育综合评价优良率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位供给率80%以上。

  2

  办学条件方面

  1)以政府办学为主,结合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大基础教育办学规模;

  2)不断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到2017年,全部公办初中、小学和80%以上的民办初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

  到2020年,中心城区100%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办学要求;非中心城区90%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办学要求。

  看点

  1

  出台详细入学准许细则

  制定跨区跨校收费标准

  广州中小学设施布局优化调整,更强调“就近入学”这一总原则。《规划》明确,“统筹优质学校布局,引导学生就近入学”。

  首先是细化入学许可政策。按照确定的学区划分方案,对现有入学政策进行统一的清理检讨,制定学位申请、学生居住地审查具体实施办法,出台详细的入学准许实施细则,确保学区内学生与学校基本对应,以统一到教育均衡发展思路中,使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资源配置形成合力,确保规划基础教育设施有效发挥其使用效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制定详细的跨区、跨校就读实施细则,对保证学区内学生全部就读后学位仍有盈余的学校,可接受学区周边学生就读。研究制定相关收费标准,通过收取高额赞助费的方式提高跨区、跨校就读成本。赞助费由统一部门管理,其使用纳入学校用地储备专项资金。

  此外,《规划》提到,加大民办学校扶持力度,增强“名校办民校”工作的推进。引导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统一按照相关政策及统一的学区划分进行招生。

  看点

  2

  常住人口纳入学位需求

  增加高中学校办学规模

  《规划》明确,将常住人口纳入学位需求统筹考虑。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预测结果,广州市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

  《规划》称,适当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按照略高于户籍人口需求的规模保障高中阶段教育设施用地,并根据需求变化趋势逐步加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

  为此,将有多种保障教育设施发展用地供给的措施。如:与土地储备结合,优先保证新区教育设施用地供给。对从化区、萝岗区、南沙区、白云区、花都区、黄埔区、越秀区、增城区等学龄人口密度重点增长地区,在土地的储备及出让中做好中小学用地的配套供给。

  老城区通过“三旧”改造的逐步实施,来解决学校用地的不足等问题。

  对于新建的学校,按照广东省标准化标准的新城区标准来配建学校,对涉及地区的学校进行用地和学位的调整,率先改扩建一批条件较好、质量较高完全小学、初中和城镇普通高中,扩大办学规模,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吸引周边学生就学。

  看点

  3

  缩小城区差异校际差异

  老城区增初中小学学位

  目前,广州各区的教育资源仍有差异,这也是择校和学位房热销的原因。《规划》强调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综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其中,中心城区强化对学位资源统筹与协调。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注重小学与初中学位数量的增加,同时适当增加高中学校的数量,将学位紧缺街道的学龄人口适度牵引至学位富余街道,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最大化。花都区、萝岗区、黄埔区、番禺区以及白云区扩大高中学校的布局范围,确保高中教育资源的有效覆盖,满足适龄人口的入学需求。从化、增城以及南沙区加大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满足这些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求。

  《规划》要求不断缩小校际差距,保障居民就近入学。一是按照学校服务区指引,合理布局中小学,保障绝大多数居民能够就近入学;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校车和住宿等方式进行布局优化。

  看点

  4

  整合优化调整办学结构

  九年一贯制学校超百所

  记者了解到, 目前在广州的学校当中,主要的学校类型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比较少,每区只有1~2所。然而,在国家提到的“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建设”的要求中,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办法。

  为此,《规划》提到“整合优化,调整学校办学结构……提高新建学校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比重”。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置要求中明确:“新建地区可考虑小学、初中合并,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应为36班以上……除城郊边远地区外,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宜设置学生宿舍。”

  看点

  5

  保障越秀荔湾学校达标

  建立优质学校外迁计划

  《规划》提到全市统筹学校达标计划和优质学校布局。以“就近入学”为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居住区就近、平衡学位需求及供给。实施“高中外迁”政策保障越秀、荔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标要求。记者了解到,越秀荔湾地处中心城区,空间拓展难度大,不少学校规模不达标。“高中外迁”后其初中将达到“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此外,建立优质学校外迁计划。制定相应政策,将市属学校向重点发展平台和重点建设地区设立分校,带到老城区入学人口向外围地区转移。

  为此, 在投入方面,结合广州实际确定生均拨款标准,除用于达标改造及建设的资金外,对义务教育阶段已达标的学校严格按照上述标准确定财政对学校的投资额度,保障教育公平。在师资方面,按照学校学生规模均衡配置师资力量,优秀师资力量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配置和管理,初中、小学市级以上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市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逐步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配置和管理,大力推进各区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区内交流和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