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东莞赛龙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端午,东莞水乡各镇街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赛龙舟活动(记者 陈栋 摄)

  东莞时间网讯 又到了端午节,端午的龙舟盛景,是东莞民间相传非常悠久的一个习俗。这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水乡各镇街在举行传统赛龙舟时,都细选当地的鱼虾、精粮,煮好香甜的“龙船饭”和“端午粽”,相邀亲朋好友前来闹游龙,万人淋泼吉祥的龙舟水。东莞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持续半个月,成为东莞一景。

  龙舟文化起源于5000年前

  在《山海经》里,记载着一个“巴蛇食象”的故事。据说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洞庭湖区的原始先民是以“蛇”为图腾的。后人称这种“蛇”为巴蛇。

  据说巴蛇能猎取象一类的猛兽为食,这说明巴蛇是强悍的象征。对此之说,唐仲雍在《江源记》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这一记载既说明了巴蛇之大,骨如陵墓;同时也说明了巴陵古城的来历。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洞庭湖区的祭龙活动就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之风了。凌纯声在《南洋土著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中记载:“龙船,以民族眼光观之,即越人祭水神所架之舟。”

  可见,在原始社会末期,巴蛇不仅已被神化成了“龙”,而且还被模仿造成了龙船,并成为祭水神的“所架之舟”。从此,龙舟文化也就从水上滔滔的龙船开始上升到笔端而源远流长了。

  在反映中华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龙船历史渊源的《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收编了104篇作家、学者对沅陵龙船的精辟论述。

  这些文章科学、系统地论证了沅陵传统龙舟的起源,记录了沅陵龙舟活动的参赛规模、船建等情况。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所以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好几千年。

  扒龙船唤醒“睡龙”

  坊间有讲:“四月八,龙船鼓打嚓。”过去东莞的传统龙舟多使用三四丈的坤甸木作龙骨,以松木作船身。所谓“水浸万年松”,松木忌日晒和北风,在水中则越泡越结实。竞渡以后,村民把龙头拆卸下来,供于村内祠堂,又将船身埋藏于河岸。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龙船的船身,使其得以代代承接,还颇有端午过后,龙归于里的庄重感。人们还给埋藏船身的地方起了一个威严的名字:“龙床”。

  “唤醒”巨龙的仪式,称作“起龙”,又叫“请龙”。农历四月初八前后,择吉日吉时,选好退潮时候,村中年轻有力的男子们便在有经验的长者号召下,把潜藏在龙床的船身挖起来。负责指挥的男子一声令下,健壮青年们便用木桶、铁铲等工具开挖淤泥,有时候河水漫过腰身,也并不在意,甚至光着臂膀就上阵。偶降龙舟雨,大家反而越发来劲,伴着助阵的锣鼓,汉子们雄壮的吆喝声,在这河面上回荡。

  起龙的青年汉子们还会向岸上围观的村民们泼水嬉戏,意为把龙舟水分享给所有人,岸上人们偶尔嗔怪几句,也并不生气,往往响应回敬,一面带着对“起龙”的敬重,一面带着对整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的美好祈愿。

  待船身基本露出水面,人们便用坚韧的竹丝竹条捆起来托起,船身并不直接接触地面,随后“晾水”,即晾着待水分干透。接着,要看情况对船身进行修补,还需上桐油,使龙身重新焕发光彩。待到比赛前,还需调正龙舟的“刚度”,根据承载划手的重量来调整船两头翘起的高度。

  东莞龙舟队多次在国际比赛夺金

  龙舟竞渡更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每年农历五月 , 东莞市水乡各镇街都有自己一个龙舟节目。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国际龙舟比赛中都夺得金杯。

  沙田镇还获得“龙舟之乡“称号,在东莞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

  早在2011年,“东莞赛龙舟”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岭南大地上最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