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周桂清)到2020年,全市将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昨日,市府办公布《东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东莞将通过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等措施,让畜禽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畜禽养殖的绿色发展。

  《方案》要求,全市严格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在编制、修订有关畜牧业发展规划时,农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新建或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对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予以处罚。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日常执法监管范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排放监管,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

  镇街(园区)要建立规模养殖场统一台账,制定治理路线图和时间表,健全疏堵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养殖污染治理机制,确保规模养殖场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按规定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粪污处理和利用能力不足的养殖场(户)可委托第三方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市镇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引导督促养殖企业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同时,畜禽养殖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机械化、规范化饲养。在源头减量上推行节水节料、雨污分流等技术模式,在过程控制上推行微生物处理等技术模式,在末端利用上根据不同资源条件、畜种和养殖规模,推行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和污水肥料化利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尽量让畜禽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