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雨/制图乔雨/制图

  《东莞鳒鱼洲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获东莞市第四届专项规划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议通过

  近期重点开发鳒鱼洲中部和北部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潘少婷)鳒鱼洲,是见证东莞改革开放进程不可多得的遗存,将迎来保护开发利用的新机遇。昨日,东莞市第四届专项规划与环境艺术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东莞鳒鱼洲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等8个项目。

  《规划》划定了23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东至厚街水道,西至东江南支流,南至贝翔路,北至东江南支流与厚街水道交汇处。目前,鳒鱼洲工业区同时在进行开发策划和概念设计,此次规划是划定遗产保护底线,对后续利用进行的策划和设计研究部分提供参考。

  [价值]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工业化先驱

  鳒鱼洲工业区位于莞城西南部,东江水道和厚街水道之间,始建于1970年代末,基本建成于1980年代末,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地保持至今。

  追溯到37年前,东莞县政府在鳒鱼洲原水田上填沙造地建工业园。同年,省政府批准再次开设莞城出口货物的起运点。当时有码头24座、仓库总面积16017平方米,当年繁忙的水上运输场景可窥见一斑。

  鳒鱼洲是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作为全国农村工业化先驱和模范的重要物证,见证了东莞从农业到工业的产业升级。鳒鱼洲拥有东莞第一个外贸货运码头、东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早期的海关机构、水上派出所等一批与东莞改革开放历史密切相关的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东莞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区和外贸区的发展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年)》中, 鳒鱼洲工业区划定位Ⅱ类历史地段。

  [保护]

  将工业区内建构筑物划分为四类

  目前,鰜鱼洲历史地段内有 6 处建构筑物已被公布为东莞市历史建筑,包括饲料厂烟囱及锅炉房、饲料厂原料立筒库、海关驻鳒鱼洲办事机构旧址、东莞市面粉公司办公楼旧址、东莞市粮油食品工业公司门楼、饲料厂实验室。

  除历史建筑外,《规划》综合考虑基地内既有建筑的质量、风貌、年代,现状建筑和其再利用潜质,将基地内的其他建筑分为四类。其中,历史建筑和一类建筑,规划建议完整保留,占建筑面积的24.03%。对于建筑层数多、面积较大的办公楼、宿舍建筑,基本达到传统风貌建筑的标准,纳入Ⅱ-A类保留改造利用。对于单层大空间建筑,占地面积大的厂房、仓库划分为Ⅱ-B类,内部可重新分割,纳入保留改造利用范畴。而Ⅲ类为临时建筑或质量差的建筑应给予拆除,占建筑面积的19.02%。

  规划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高度按高度控制分区要求控制,分别按照12米、18米进行控制。场地西南部,即原玻璃钢船厂旧址场地,在重要视廊之外,又有极佳的滨水景观,就丰富滨江天际线而言也有增益,可作为特殊高度控制区,原则上不超过100米,结合具体方案进行专题论证。

  [开发]

  地段中部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为主

  鳒鱼洲历史地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品牌故事、集体记忆、工厂文化精神,以及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生产工艺流程等,规划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立宣传人才培养及奖励机制、建立文化展馆和纪念馆等措施保护。

  《规划》提出,保持地段北部洲头区域的公共绿地属性不变,将横中西路(规划路)以南,鳒鱼洲路以东,水警码头以北的滨水区域划为公共绿地,严格控制。地段中部的保护建筑密集区,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为主,鼓励地块细分和功能混合。大规模高强度的再开发,应在玻璃钢船厂及以南的地段进行。在空间结构上,规划形成“U形绿轴、十字形活动轴”。其中,滨江体育公园面向市民开放,双创办公区面向产业规划,特色旅游区面向游客。

  近期规划建设以地段中部和北部为重点,对历史建筑、Ⅰ类建筑及选定保留的Ⅱ类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利用,建设立体慢行交通系统,强化沿东江各滨水开放空间的步行联系,改善外部交通和停车设施。

  远期规划以地段南部为重点,进行引领性、高标准的精细开发,充分展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复兴水上交通、改善河道水质、恢复生态也是规划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