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联合“D纪录”纪录片推广机构推出了四场纪录片通宵场放映,图为纪录片迷通宵看片。 广报记者王维宣摄

  观影中的观众。 广报记者廖雪明摄

  深度

  纪录片与城市气质的结合

  大洋网讯  纪录片是电影中最客观真实、思想性最强的片种。其内容纵横四海、穿越古今,充分展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喜欢看纪录片的人,往往也有与这种影视作品相契合的精神气质——既有博阅天下的宽广视野,也有追求真实的问题意识。

  广州崇尚开放包容,城市气质低调务实。这种氛围也塑造了能欣赏纪录片的广州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曾感叹:“广州人看纪录片,就像在看自己的生活。这一点就让广州与其他城市很不一样”。

  正如张鹂所指出的,广州人直视生活的平和之心,与纪录片的艺术特质有着共鸣之处。纪录片节在广州越办越好,与这座城市的观众有很深的关系。

  最懂纪录片的地方

  就是广州

  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可谓是纪录片的盛宴,“金红棉影展”连续9天轮番上演,100余部纪录片,200场视听盛宴,创下全国最大规模的纪录片展映纪录。记者走访多家影院与艺文空间,看到的是广州人对纪录片满满的热情!

  广州这片沃土不仅催生了纪录片节,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纪录片的观众。

  例如在2016年,广州纪录片的开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山纪念堂放映,近2000人的大厅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而在今年七月份结束的“夏日寒流”北欧纪录片主题院线展映中,UA花城汇影院、UA西城都荟影院的上座率总体达到75%。

  本届“金红棉影展”从全球征集的4239部/集纪录片中,精选100部,在节展期间及前后集中展映,展映场次超过200场,其中有近70部为国际节展获奖作品。

  今年的“金红棉影展”展映场所覆盖了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包括14家电影院、12家艺文空间,且票价惠民,整体票价在9.9元~60元之间,有20多个场次的票价低至9.9元,让纪录片节成为所有市民能够参与其中的本土文化盛会。从去年开始尝试的通宵场次,今年依然火爆,有学生连购4场。

  30余场映后交流以及13场不同主题的大众论坛,40多位国内外知名导演及制片人的参与,拉近了纪录片与市民的距离。包括美国《时代周刊》摄影师凯特·布鲁克斯、国际艾美奖和圣丹斯电影节评委米拉·奥特温、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获奖导演沃杰赫·斯大隆等业界大咖悉数到场与市民交流。

  历经3年成长,“金红棉影展”成为助力广州打造“纪录之都”的重要举措,广州观影氛围逐渐浓厚,今年不少场次一票难求,《生门》等场次更是售罄,广州已成为中国最懂得纪录片的城市。

  尽管今年的“金红棉影展”很精彩,但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秘书长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刚开始大家对办展映环节很抵触,大费周章最后才来两个人。”后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决定先从免费放映入手,先把市场培育起来。于是,市民每周日都能在广州图书馆免费观看纪录片,一年365天都有各类主题的展映。

  慢慢地,市场发展起来了。今年,图书馆中可容纳200人的展映厅的上座率已经达到90%。”刘军表示,在展映题材内容上,广州的纪录片也更加丰富多彩。“我有时候发朋友圈,北京的朋友看着都很着急,说这么好的片子,什么时候也能来北京放映?”

  刘军透露,明年将与南方中影新干线合作,让广州观众每周都有高质量的纪录片看,打造“永不落幕的纪录片展映”。

  2016年,根据爱奇艺统计数据显示,广州观众观看纪录片总时长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一。

  “金红棉影展”从2014年起,在广州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已经持续三年每周末不间断展映,累计展映281部纪录片。

  今年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免费惠民展映已达42场,覆盖观众超8400人次,总体上座率达80%。

  在12月,来广州看全世界最好看、最经典的纪录片,已成为不少人最新鲜的生活方式之一。

  (文/广报记者黄岸、通讯员曾洁、邓佳静、徐雪亮)

  广州观众钟情深度内容

  年轻人:“就喜欢看有思想性的纪录片”

  前晚,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影片《西南联大》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放映。现场能够容纳400多人的放映厅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年轻学生。

  “90后”吴淑华告诉记者,在观看电影之前,自己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并不了解,却充满好奇。“很想知道为什么一座大学足以拍成一部纪录片。”看完电影她深深感受到,西南联大可谓是世界办学史上的一次奇迹。小吴表示,自己平时就很爱看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以史为鉴嘛!很多人以为年轻人都喜欢比较时尚的现代题材,年轻人当中也有爱思考的,我就喜欢看有思想性的纪录片。”小吴说。

  对于这次纪录片节,很多年轻人都十分喜欢。大二学生吴盈萱来自厦门,热爱纪录片的她平时常去广州图书馆的周末场看纪录片。她说,生活在广州很幸福,“有时候发朋友圈很多外地的朋友都会很羡慕,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电影。”

  (广报记者黄岸)

  制片人:备受广州观众热情鼓舞

  前晚,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之《百心百匠》展映会在广州塔金逸空中影城举办。虽然放映结束时已是深夜,但仍有大批观众意犹未尽地留下来跟主创们进行交流,听他们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

  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百心百匠》出品人孙冕和嘉宾、音乐人李泉都认为,纪录片的拍摄是为了恢复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通过这些工匠技艺的展示来讲述尊重——尊重我们曾经有过的文化”。广州观众的热情也让他们大受鼓舞,“认真做好一部片子,受众一定会有,而且不会少”。

  《百心百匠》是一部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优酷热播的作品,而且口碑喜人。制片人朱坤对广州日报记者透露,《百心百匠》受邀参加本次纪录片节,节目期待通过这个平台把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匠心精神,一起传播到全世界。朱坤透露,《百心百匠》如今拍了第一季,“未来希望拍满100集,甚至200集、300集”。在已经结束的拍摄中,最遗憾的是没有涉及跟广东相关的内容,比如香云纱的制作,“下一季我们一定会拍”!

  《百心百匠》广州展映会播放的是一段关于古琴的故事,故事主人、吴门琴家裴金宝先生也来到广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裴金宝透露,自己是第二次来,29年前他曾经来过广州。说起跟广州的缘分,裴金宝透露自己跟岭南派古琴有渊源,“下次如果有时间、有机会,我还要来广州跟这边的琴师把古琴唱谱再唱一唱,让唱谱回到故乡广州。”

  (广报记者莫斯其格)

  铁杆“纪录片迷”通宵看电影

  去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次推出“通宵场”放映,原本担心观众不多,只安排了两场通宵场,不料场场爆满,后来又增加了两场。有些场次甚至还需要加座。今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联合“D纪录”纪录片推广机构推出了4场纪录片通宵场放映,分别于12月8日、9日、15日和16日上映,60元就能连看六部电影。

  12月9日晚上11点,记者来到海珠区树德生活馆,这里正在举行一场通宵场的放映——五部电影,从深夜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连放。这场“纪录片的马拉松”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参加,以学生和都市白领居多。当天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别抛弃我!》来自瑞典,讲述女演员玛利亚在人到中年时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她依然对生命充满留恋,因为在一次意想不到的机遇中,她偶遇了爱情。据负责人介绍,当晚播放的电影多属于励志题材——《骆驼悄悄话》描写的是失聪男孩和他的骆驼朋友的动人故事;《金寒玉》则记录了一位中年女性与癌症的斗争史。尽管当晚放映的电影都很伤感,却依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观看。“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面对生活的正能量吧。”观众陈先生表示。

  顾小姐带了自己的孩子前去观看“金红棉影展”。今年已是她第三年参加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影展放映:“以前总觉得资源都在北京、上海,现在我发自肺腑地觉得,广州能拥有这样的纪录片盛事,真的是影迷们的幸福。”顾小姐表示,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自己改变了对纪录片的看法,以前总觉得闷,现在才发现,其实好的纪录片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

  “纪录片不是电影这么简单,通过看纪录片,我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纪录片的真实所带给人的震撼是其他影片无法比拟的。”顾小姐说。

  虽然当晚来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但承办本次“通宵场”的D纪录运营经理戴旭却告诉记者,前来“通宵场”的中年观众数量比想象中更多。他表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多年来培养了一批纪录片铁杆观众,去年举办的通宵场就反响热烈。因此,在承办这次通宵场活动前他并不担心没有观众。“有观众之前在北京工作了八年,刚刚跳槽到广州,听说有这样的活动,买了饮料就过来看了。也有外国观众结伴来看,在中场休息时你会听到他们很大声地在探讨刚刚看过的电影。”戴旭说。

  (广报记者黄岸)

  为什么纪录片节

  在广州“连级跳”

  以广东大芬村油画师赵小勇为主人公的《中国梵高》在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献映,一时间成了城中的热门话题。这部曾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外合拍长片,先后在欧洲多国上映的纪录片,由这里走出,又回到这里,似乎是广州纪录片节迟来的贺帖。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2011年约40个国家的300余部作品参加,到之后的500部、900部、1500部、2500部,直到今年刷新亚洲纪录片节征片数量的113个国家和地区423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广州纪录片节几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连级跳”。

  从观影者寥寥的研讨会

  到亚洲最大纪录片节

  今天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初的样子却弱小得有些可怜。

  2003年12月14日至20日,为期一周的“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研讨会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并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和纪录片的学术评比。评比吸引了15个国家的147部影片报名参加,最后,中国纪录片《老镜子》获得评审团大奖;伊朗纪录片《以上帝的名义——帕利安》获得评审团优异奖;另有4个国家的5部纪录片获得评审团学术奖。

  由广州电视台、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牵头主办的这届研讨会,就是今天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开端。

  一些曾参加过那届研讨会的广州人,仍记得当时文化假日酒店放映厅中寥寥的观影者。那年从12月9日起,广州电视台在主频道晚间的《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时段,每天播出一部研讨会的入选纪录片,但收视率相当有限。此时的纪录片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当冷门的片种。而同一时期,《科伦拜恩的保龄》《战争迷雾》《华氏911》等国外话题性纪录片,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激烈的讨论和观影的热潮。

  广州开放包容气质

  助纪录片节快速成长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从2012年起带领团队进军纪录片文化产业,是广州纪录片节高速发展的亲历人。她告诉记者,从研讨会时期开始,纪录片节就一直在努力。近几年随着中国、广州的发展和进步,纪录片节的影响力也在节节攀升。从外部大环境看,随着2010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及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完成了纪录片这个片种在大众中的“扫盲”。2013年之后,国家对于纪录片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如要求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必须给纪录片相当时长的播映时间,纪录片从制作、销售到收视,都迅速上升。

  另一方面,正是广州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给纪录片产业的发育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土壤。经历了初创期的摸索和打磨,2011年从纪录片研讨会发展而来的广州纪录片大会正式更名为纪录片节,2012年,纪录片节第一次设立“金红棉”奖,步入了上升的快车道。今年,113个国家和地区423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刷新亚洲纪录片节征片数量。几年来,纪录片节的发展实现了“连级跳”。

  好几个国家带着钱

  来参加广州纪录片节

  张鹂说,2014年的纪录片节成为全亚洲规模最大之后,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国际市场热情的上升。很多制作、发行机构和投资方开始联系、研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张鹂表示,今年有30多个相关协会和展会的代表前来。例如加拿大由政府出面组织了20多人的团队参会,HBO电视网主动联系参加,还有好几个国家的机构都是带着钱来的,希望能在这里“淘到宝”。这都彰显了纪录片节的影响力。借助这个平台,中国的纪录片人将能获得更顺畅的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渠道。

  张鹂告诉记者,之前就有来自央视的制作人表示特别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因为过去想要把中国的纪录片推向国际市场,一方面是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是“找不到人”。而现在,世界知名的投资、制作、播出机构都来到广州,行业精英云集,提供的面对面接触机会和合作可能比以前多太多了。

  张鹂说,中国并不缺少好故事,但怎样将“中国故事”讲到国外,广泛传播,需要更加专业的运作。如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专业性、权威性和国际性不断提升,并融入到国际纪录片的市场体系中,成为一张漂亮的国家文化名片。作为根植于广州、成长于广州的国际文化盛会,纪录片节将朝着亚洲的纪录片国际化产业交易中心努力。

  (文/广报记者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