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烧伤科自建科以来从未有过医患纠纷
护理病患的辛苦 看哭一旁的家属
说起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以下简称“烧伤科”),那是一个具有极大挑战难度的地方——有些重度烧伤病人所在的区域常常充满着腥、臊、焦、臭的气味,工作又脏又繁琐,有时连病人家属也不愿久待。湖南妹子刘慧敏在护士定科时,主动选择了烧伤科:“这里虽然最累,但也最充实。如果有人说我‘傻’,那总要有人这么‘傻’的!”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吴大海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崔继雄 制图:湛晓茸
最脏和最苦的科室
一走进烧伤科病区,只见护士奔波于各个病房,医生不是忙着做手术就是忙着给患者换药……烧伤科护士长陈瀚熙告诉记者:“我觉得能坚持到我们科的都是了不起的姑娘,尤其像慧敏这样的姑娘更是难得。”
2013年,刘慧敏毕业后就来到省医,分别在呼吸科、口腔科、烧伤科等多个科室实习过,由于工作细致认真,深得各个科室同事的喜爱。实习期间,刘慧敏在烧伤科待的时间最长,也最喜欢这里,最终也选择留在了这里。“每次看见来的时候血肉模糊的病人康复出院,我就会很有成就感。”刘慧敏说,在大家心中,烧伤科是最脏、最辛苦的科室,“但我却认为这是最充实也最有成就感的。”
打针不是件简单活
“我也有发憷的事儿。” 刘慧敏介绍说,“心肺复苏啊,出车抢救啊,我都不怕,就怕给90%以上烧伤面积的患者做静脉穿刺。我们科的护士打针时,眼睛必须具备自带显微镜的功能,因为给烧伤患者打针有时就像大海捞针。每当千辛万苦找到一条血管时,我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不已。”
普通患者常规的静脉注射部位,如手背、上肢、下肢等,正是烧伤患者最容易烫伤的部位。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往往都是经创面穿刺置管做急救用,或手术支持用,术后会尽快拔除,护士就只能外周静脉穿刺用药了。
“四肢、躯干都是创面,我们通常能选择的只有边角位,像头皮、胸壁、腹壁等非常规位置。”陈瀚熙介绍,如果连这些地方都被烫伤了,个别时候甚至只能用阴茎静脉穿刺。给这些患者打针可是个技术活,往往需要三个护士协助——一个护士负责穿刺区照明,一个护士负责静脉穿刺,另一个护士负责在穿刺的瞬间回抽穿刺针,确保负压进针。有时为找到一条合适穿刺的静脉可能要花上几十分钟。
刘慧敏说,这种技巧可不是一朝就练就的,“没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心里可不就发憷吗?”
给病人洗澡最难受
立夏已过,医院里的烧伤病人开始增多,这也是刘慧敏最忙最累最苦的时候。陈瀚熙告诉记者,烧伤病人要求室温保持在32摄氏度,因为病人已失去了皮肤的屏障作用,温度低了就会觉得寒冷。可在32度的高温里奔忙,对医护可是个遭罪的活儿,“常常一个病人护理下来,我们浑身都像洗了个桑拿”。
“什么工作最难受呢?”一听记者这个问题,刘慧敏脱口而出:“给病人洗澡!除了生理上的炎热,我们还要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她描述给病人洗澡的步骤:首先要将满身脓液、血水、腐皮的病人从病床上抱到洗澡床上,“这时病人身上的脏东西就会粘到你的手臂、衣服甚至脸上,即使隔着防护服都能感受那些脓液的黏腻,但你必须要等到帮病人洗完澡才能擦”;接下来,要用纱布细细擦拭病人的伤口;然后敷药、包扎,整个过程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将病人的身体清洁干净,“期间,那伤口混合液的刺鼻气味会拼命往鼻子里钻。”
刘慧敏说,每次给病人洗完澡出来,自己的脸上、身上、靴子里就会粘满了病人伤口上的混合液,散发着难闻的味道,“隔壁科室的护士开玩笑说,这味道,洗五次澡都洗不掉”。给病人洗澡这个情形,家属们隔着窗户看都会当场忍不住呕吐,事后哭着向护士们道谢:“谢谢你们,这些事连我们家属都做不到啊!”正因为亲眼见到医生、护士们的辛苦,烧伤科自建科以来就从未有过1例医患纠纷。
24小时紧急待命
“我们科的护士特别关心时事,只要省内发生爆炸或火灾等突发事件,我们就知道要忙了。等接到通知时,我们都已做好基本准备。”陈瀚熙介绍说。
刘慧敏就住在离医院只有五分钟路程的地方。从入职开始,她就没有关过手机。2014年12月31日,佛山顺德发生爆炸案,刘慧敏刚下了班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要来病人了!”原本可以回家休息的她当即决定留在科室,跟同事们一起腾床位、做准备工作。果然,两个小时后,送来了5个血肉模糊的病人。姑娘们开始连轴转,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在工作中度过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