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新浪广东快投诉(ts.gd.sina.cn)7月消费投诉报告出炉。数据显示,3C投诉居首,投诉占比为32.26%,接近投诉总量的三分之一;电商投诉和网络通讯投诉有所下滑,投诉占比分别为19.35%和16.13%,排名第二和第三。

(新浪广东快投诉平台7月各行业数据分布情况)(新浪广东快投诉平台7月各行业数据分布情况)

  从投诉内容来看,3C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突出,电商消费陷阱多,通讯网络网速慢、费用异常惹关注,而金融行业信用卡消费投诉较多。本月消费提示,新浪广东快投诉根据“三包”规定整理了几项维权关键信息点,供消费者参考。

  数据:3C投诉回升位居首位 电商消费陷阱多

  新浪广东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7月3C电器类投诉有所回升,占总投诉量的32.26%,其中产品质量及维修服务问题成投诉的热点,如有消费者反映产品故障多次维修修不好,或产品检测出问题,商家却因“人为损坏”拒绝保修。此外,也有消费者表示,产品故障虽修好了,但“颜值”变差了,商家称不影响使用拒绝赔偿。

  7月电商投诉和通讯网络投诉均有所下降,分别位居第二、第三。消费者反映电商消费陷阱多,抢到促销商品,商家却迟迟不发货;线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结果却与页面描述不一致。网络通讯类投诉除了断网、网速慢等问题,运营商短信提醒延迟也成为投诉的热门。如有消费者因没有及时收到短信提醒,当晚通宵玩吃鸡游戏5小时,手机被欠费千元,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热点:3C售后维修问题多 保修范围标注不明引争议

  受夏季天气炎热、空调销量增加、个别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维修拖延或者拒绝三包承诺等因素影响,7月新浪广东快投诉平台3C投诉迅速飙升,投诉占比接近总投诉的三分之一,位居首位。从投诉反映的问题来看,售后维修问题突出,部分产品保修条款内容标注不明惹争议。

  如肇庆的刘先生反映,世界杯期间家里的TCL电视突然没画面,且一次维修不成,还遭遇二次维修。而余先生则反映,虽然他的微软笔记本故障修好了,但颜值却“变差了”,送修时外表光滑,但返厂后外表凭空多出了近10处划痕,微软官方却称划痕不影响使用,无法处理。

  除了维修服务问题,产品损坏是否可以“三包”,也常是3C产品投诉的焦点,尤其保修范围标注不明,更易引发争议。如电视“漏液”,是否可以享受保修?从快投诉平台收到的案例来看,通常商家以“人为损坏”而拒绝保修,然而若消费者自行承担,通常维修费用与产品购买价格相当,这让不少消费者难以接受。

  典型案例:保修期内修电视要花2千6 飞利浦称漏液不排除人为损坏

  今年3月,江门的祝先生家里的飞利浦电视突然出现黑屏,送去官方检修被判定为电视“漏液”,系用户责任不予保修,需支付2600元维修费,该费用为电视市场售价的二分之一。而祝先生认为飞利浦是在推卸保修责任,他认为“漏液”可能是“回南天”,天气潮湿导致,并不存在人为损坏。

  那么,电视“漏液”是否可简单归为“人为损坏”而不予保修呢?新浪广东快投诉顾问团成员、广东合高律师事务所刘颖星律师表示,如果商家要将专业的“漏液”问题归为人为损坏,应该提前在产品说明书或者保修说明书中解释清楚“漏液”现象,说明哪些人为操作可能导致电视屏幕漏液。“若有提前声明漏液属于人为原因,可免除商家的保修义务。若无提前说明,商家或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提示:这些“三包”规定需注意 产品两次修不好可换新

  “三包”规定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不少消费者仅熟知“7天包退,15天包换”,而对其他条款不甚了解。为此,新浪广东快投诉编辑根据“三包”规定整理了以下几个维权要点,让消费者避免掉坑,从容维权。

  1. 三包期若遇法定节假日可顺延

  通常,三包有效期限自开具发票之日起算,至法律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三包有效期期满之日止。若三包有效期限的最后一天为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三包期限的最后一天。

  2. 产品两次修不好可退换货

  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者可凭修理记录和证明,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按有关规定退货。

  因生产者未供应零配件,自送修之日起超过90日未修好的,修理者应当在修理状况中注明,销售者凭此据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过30日的,由其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费用由修理者承担。

  3. 产品配件更换,三包期限应重新计算

  商品在三包有效期限内修理或者部件更换的,其修理部位或者更换部件自商品交付消费者之日起重新执行原规定的包修期;其他部位的保修期应当扣除维修占用的时间。

  4. 产品停产5年内应继续提供零配件

  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产者应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新浪广东 GDTS01)

  新浪广东消费投诉系列报告:

  新浪广东二季度消费投诉报告:通讯网络投诉翻两番

  新浪广东Q2十大投诉案例:纯玩变质 知名旅行社系冒牌

  新浪广东二季度消费投诉提醒:谨记几大三包维权节点

  新浪广东5月消费投诉报告发布:电商投诉倍增

  新浪广东4月消费投诉报告:网络通讯投诉居首

  新浪广东3月消费投诉报告:金融首入前三 长宽被约谈

  新浪广东一季度消费投诉报告:3C投诉居首 购车纠纷多

  新浪广东一季度消费投诉十大案例:春节游泡汤索赔难

  新浪广东一季度消费投诉提醒:3C消费易掉诱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