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红色守护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纪金娜
礐石风景区红澳山麓上,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浓郁翠绿,70多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尽管工作环境简陋、通信讯号极差,但半个世纪来,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守卫着烈士的英魂,他们被称为“烈士守墓人”。
詹晓云正是这群“烈士守墓人”当中的一员,从26岁开始,他默默无闻地在这个平日人迹罕至、自然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了20年,守护着革命烈士的英魂。近日,詹晓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红色守护人”。
坚守陵园20年
五一长假刚过,汕头礐石风景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正坐落于此。早上8时许,詹晓云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山上,他手执扫帚清理着广场前的落叶杂草,沙沙沙的扫地声打破了陵园的静谧。
站在纪念广场中间可以看到,墓包正面朝向汕头港湾,其余三面碧翠环绕,墓包呈圆形拱顶,正面镌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据詹晓云介绍,占地150余亩的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1年完成首期工程。当年建成的建筑物有墓包、纪念广场和休息室。目前,墓包内现存放着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71位革命烈士的骨灰,陵园内还安葬着革命母亲李梨英等4座烈士墓。1996年春还修建了抗击牛田洋“7·28”台风中护堤捐躯的无名烈士墓。
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建成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守墓人”始终值守在这里。詹晓云就是汕头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目前资历最老的“守墓人”,他已经在此度过了20个年头,从20多岁到46岁,他把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项特殊的事业。对于长眠于此的英魂,詹晓云心存敬畏。
陵园偏远至今需挑水做饭
回忆起20年前的事情,詹晓云说:“刚刚来到时很意外,居然是个隐藏于深山老林中的单位。”詹晓云坦言,一般单位至少有电有水,还有一帮相互照顾的同事,而烈士陵园当时却只有快退休的老林和47岁的老洪两位同事。就这样,他与两名同事在这个偏僻、简陋的地方,日复一日打扫卫生、捡柴烧火、挑水做饭,过着与城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
当时每天早上7时,詹晓云就要从汕头市金新路的家里骑单车到广场轮渡码头,搭乘渡轮到礐石,将单车寄放于山底的龙泉洞旁,还得再爬约两千级阶梯,才能赶在9时30分前抵达烈士陵园,开始一天的工作。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他怎么愿意到墓园工作?詹晓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里埋葬的都是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社会分工不同,总要有人来做这份工作,我就来了。”
如今,革命烈士陵园内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也早已通了电,不再需要烧柴做饭,但“守墓人”至今喝的仍是自己从山井里打来的水。
聆听烈属心声挖掘烈士故事
20年如一日,詹晓云怀着对英烈的崇敬之情,坚持了下来。每天一大早,烈士纪念广场、墓包、烈士事迹展厅,再到李梨英、曾应之等零散烈士墓,詹晓云都要一一走过。他还经常查阅资料或者通过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了解烈士事迹,并与同事们完善烈士资料。
在他看来,烈属们已是熟悉的朋友,哪位烈属哪个时间段来,他都熟记于心。“像孙建钧烈士的家属,都是固定清明前一周末前来祭扫。”詹晓云称,孙建钧在抗日战争中曾参加了平型关、大龙华、黄土岭和狼牙山的战斗。在解放战争中,他还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和隆化、吉山、密云等重要战斗。因长期工作劳累,积劳成疾,1978年1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58岁。说起烈士事迹,詹晓云如数家珍。詹晓云称,前些年孙建钧夫人每年清明节都会来革命烈士陵园,每次都哭成泪人。现在孙夫人年事已高,都是由儿子前来祭扫。作为“守墓人”,他认为除了看守好这片革命烈士陵园,更要当好革命历史的“红色守护人”,以及革命精神的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