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教病人做刺绣活。护士在教病人做刺绣活。
护士和打台球的病人在交流。护士和打台球的病人在交流。
广告
护士在陶艺室里教病人做陶艺。护士在陶艺室里教病人做陶艺。
护士教病人做水蒸蛋。护士教病人做水蒸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浩宇、周文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察言观色”,胆大心细,每天要对300人进行观察,及时预见各种情况;每天带着一群人,玩泥土制作陶器;剪纸、刺绣、缝纫样样精通。在很多人看来,护士就是打针、发药、料理病人,而这群特殊的白衣天使每天的工作却是这样与众不同。

  今年国际护士节,记者前往佛山当地最大的精神专科医院采访了这群“特殊”的白衣天使,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个个身怀“特殊技能”

  和传统病房不同,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康复科,设在一个独立的小院落里。圆拱形的小门,透过栅栏可以看到漂亮的花园。这里绿意盎然,占地约600平方米。

  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康复科护长云璇小心翼翼地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康复科内每扇门的钥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身上都有一大串钥匙。”她说。

  记者了解到,该院精神康复科共有12名护士长,其中有3名男护士。据云璇介绍,“康复科的护士都是精挑细选的,需要经过报名审核。”她笑着解释,除了专业技能外,康复科护士都必须有要“特殊技能”。

  “有的护士特别会唱歌跳舞,能教病人跳舞;有的护士会烹饪,能教病人炒菜;还有的可以带着病人养花种草。”云璇介绍,康复科有手工艺室、陶艺室、模拟工厂、活动室、阅览室等多个区域,每一位护士的岗位工作也有所不同。

  “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丧失了一些社会技能。护士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适应出院后的社会生活。你可以把整个康复科看成一个模拟社会,在这里患者可以从事各种活动,互相交流。”

  “察言观色”:大管家日看300人

  帮精神病人康复并非易事,护士们的日常工作也会面临各种挑战。“我们这里的护士,几乎每位都挨过病人的拳脚。”云璇感慨道。

  “每天会有超过300名精神疾病患者到这里进行康复活动,但在岗的护士不超过10人。”她说,康复科面向全院1200多名精神疾病患者,只要通过医生的评估,病人就可以参加康复科内的活动。在康复科,云璇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大管家。她需要时时关注各方面的突发情况,保证护士们的安全。

  每天,云璇会在每个病人签到时,仔细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通过聊天判断他们的状况。“有病人会主动说自己今天心情低落,这时我就会先让他回到病房,下次再来参加活动。”长期下来,云璇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敏锐察觉到病人状态,但也会遇到突发状况。每天的康复活动结束,云璇还要巡视每一个角落,确保每样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都回归原位,防止出现意外。

  惊险一幕:病房遭遇突然攻击

  1994年,钟皓进入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是康复科老资格的护士。她说,一件惊险的往事,曾让她感到不知所措。

  “刚进医院不久,我陪两名同事接患者入院,患者表现出极大的反抗。”钟皓说,在患者家属的送治下,他最终入院。

  然而,一段时间后,当她走入这名患者所在病房时,该患者突然大吼一声:“我记得你,就是你!”随后他猛冲到她的面前,用手中的牙刷向钟皓的面部发起攻击。因为事发突然,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撞倒在地。“当患者突然发作时,力量要比常人大得多。”钟皓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然而,钟皓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说:“病人正是因为患病才会做出极其反常的行为。”意外发生后,这名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当他再次见到钟皓时,还向她道了歉。

  马虎不得:时刻面向患者

  在手工艺室,有的患者在练毛笔字,有的用塑料串珠做着小钱包。彭懿筠一边和他们聊天,一边指导他们手头的动作,并及时向他们提供需要的工具。

  每当彭懿筠在桌子边上坐下来时,她都坐在高背的椅子上并尽量不让病人出现在她背后。彭懿筠解释,由于精神疾病发作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如果把后背面向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发觉他们的异常。

  手工制作必不可少的剪刀、小刀、大头针、铅笔等小工具,但如果精神病患者发病,这些就会变得很危险。彭懿筠说,每次活动结束,她都会把所有物品一一收好,并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事情虽然琐碎,但却马虎不得。

  彭懿筠展示了大量病友的作品,精美的油画、漂亮的十字绣、精致的小钱包等。有的病友刚开始手工比较粗糙,她就不厌其烦地教技巧。每每看到病友们做出精美的手工制品,她都特别开心。

  打开心灵:欣赏病人对美的感受

  “慢慢来,用力要均匀一些。”在康复科的陶艺室内,冼彩燕坐在患者身旁,耐心地教他如何给陶坯塑性。陶艺室的架子上摆满了漂亮的陶艺品,别致的笔洗、小巧的茶碟等器物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些很多都是出自患者之手。

  陶艺室在康复科里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项目。2017年在院方的支持下,冼彩燕专门学习了陶艺课程,学成归来作为康复科陶艺室的负责人,开始教授患者制作陶艺的技能。

  “其实很多病友的手都很巧,他们对于物态之美有着很独到的见解。” 冼彩燕说。陶器制作是个慢功夫,从做陶坯到上色再到最后的烧制每步都马虎不得。通过制作陶器,很多患者都变得更有耐心了。冼彩燕认为,陶艺作品是患者抒发内心的一个途径,可以有效控制他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