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清远

新浪广东>清远>正文

游览燕赵之风物 观看秀美石家庄走秦皇古道

2017年01月12日 18:24 新浪旅游  评论(人参与

  井陉,秦置县,县治初设于天户,后迁至威州、城关,1958年由城关迁到微水镇。井陉地质基础十分古老,基层岩系为太古界。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盆地错落期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县南玉笔堖,海拔1,273米,为全县第一高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行程路线

  2天 | 4景点

  DAY

  1

  石家庄市

  秦皇古道 > 苍岩山

  DAY

  2

  石家庄市

  于家石头村 > 大梁江村

  秦皇古道

  第1天

  秦皇古道

  古道位于井陉县城东5公里,这条古驿道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长约百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秦皇古道就是当时主干道上的重要一段,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清末修筑了正太路,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现在这条古驿道的大段已变成307国道了。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进入白皮关,沿着修好的水泥路拖着行李前行,甬道高树葱郁,蔽天遮日,路边黄土沧桑。过了白马庙改为新铺的方石路,爬到白石岭标志处,我们已是一身汗水。再往上走,只见三间石屋,那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立鄙守路”——三间石砌小屋,正中门楣上凹嵌长方石刻有“立鄙守路”四字,门前盘龙石雕作桥护栏,桥两侧是长方形饮马池。驿站建立至今近200年,与秦皇古道比那是太年轻了,可如此年代的驿站,全国也仅存两处,另一处在苏州横塘,为砖木结构,这两处驿站已被中国古代邮政史专家视为“活化石”。

  疾步上行,但见黄色清漆护栏内,古道显现了:秦皇古道——石头路基上,两道深深的车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现代铁路,蜿蜒上行,消失在丛林中。亲眼看到如此这般年代悠久、前所未见的历史陈迹,我惊呆了!随之震撼了!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一段鲜活的沧桑史!我仿佛也置身于“车同轨”是古车马队伍中凭轼结辙: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否则,怎么能留下如此憾人的辙痕!难怪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广武君李左车说过“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看眼前的情形,别说车马并行了,就是想改行辙道都很难,大家只能顺辙而行,久而久之便“如出一辙”了。

  这里是秦皇古道! 歇灵台——路边平缓处有一块石坪,刻石碑“秦始皇歇灵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病死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绕道北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走的就是这段唯一通道。我又打足了气拾级而上,一段好象新修的方石路,转过弯来,眼前跃然一处上书“东天门”的古关城。 井陉口东天门关城——连接秦晋、燕赵的要冲。关城下有两条长达18米,最深处达尺余的车辙,这无疑是最险最窄的一段。这段路基岩石面明显低于两侧,这便是“燕晋通衢”之孔道。

  刚建成道路时,路面较高,依托路面加盖关城,车水马龙长时间车轮轧压同一地方,车辙深到一定尺寸,路基凹凸不平,凸石便托起车体不能行进,工匠只好在关城下把高于车辙的路面凿平,再凸再凿,东天门城下通道已向下凿了近2米的石基。算起来,到1907年正太铁路开通,大约500年路基就要凿平一次,于是形成了今天这个见证沧桑岁月的关城门洞。东天门是一座双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分扼白石岭东西两峰,屯兵把守,互为依托,浑然一体。西阁关城下为人工铺石,中间行车轧压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换石的痕迹。大概这就是六方面石吧。

  景点贴士

  秦皇古道历史

  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29年秦将望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公元1900年清将刘光才打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等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较陡峭,路边保留着或立或卧、残缺不全的石马、石兽,以及明清两代文官武将的石像。绕过一个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出现,这就是扼守古驿道的东天门,门匾上题有“西通秦晋”四个蓝底金字。东天门是一座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南北两峰直插两阁,浑然成为一体,阁在正中如同两把铁锁,牢牢地封锁着关隘。接近关城,古驿道渐渐出现了。两行车辙痕从门洞下穿过,又长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铺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历经多少的车轮碾轧、马蹄踩踏、风雨侵蚀,石块已经变得光滑如镜了。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这一道道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坎。由此可想像出当年的辎重车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危险。城楼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显的低于两头。这是由于在长年的车辆碾轧下,车痕深到一定程度阻碍了通行,又因有城关在上不能翻修,只好将其铲平,无奈新的车痕形成又继续阻碍通行又要铲平,周而复始,路面自然要降低了。即使这样,现存的车辙痕也有30多厘米深。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是因为清末修筑正太路线,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古驿道周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保存完好的清代驿辅为研究中国古代邮政、公路史提供了重要物证,现有的几十里长的庚子长墙,记录着中国军民抗击外国入侵的雪耻史。

  苍岩山

  一进入山门却别有洞天,条石铺路,曲径通幽,草木茂盛,凉爽清新。两面悬崖峭壁,鬼斧神工,崖上奇松古柏,千姿百态;脚下奇花异草,香味扑鼻;两崖夹处,一道石阶冲天而上,共有三百六十五磴,极处一桥飞架,将南北两崖连在一起,桥上有楼,名曰桥楼殿。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如若由此向下张望,石阶上的人流如蚁如喽,便有我在天上人在地上之别。从桥楼殿往南有两条路可走,一条通往天池,一条通往崖顶。所谓天池,即一潭泉水而已,泉水凛冽甘甜,冬夏不断,旱年不枯,涝年不满。

  到崖顶可见一堆乱石,此乃三皇姑之墓。再往南便是玉皇顶,这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破砖烂瓦,无一可赏之处。再往前走一段路便到老虎洞,传说当年三皇姑是骑着老虎来到苍岩山的,这老虎洞便是老虎的存身这所。老虎洞洞口不大,只可容一人下身。我当时下去走了一段,因里面太黑就紧着出来了。从老虎洞往下有一条蜿蜒小路可直通山门而出。由桥殿往北依次有书房、闺房、粘子碑、正殿、棋台等景点。正殿即三皇姑的寝处,是善男信女求愿还愿的地方,也是求子之所,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香烟缭绕,经声不绝。是苍岩山最为热闹的地方。

  一连串狭长而静默的石阶,一眼望不到顶,铁锁链是上台阶的扶手,我扶着这些铁链爬一截少一截。抬头仰望天空,谁能想象出天空成了宇宙的一条线段,这是一条连接天地的红线,有它共同呼吸万物之峥嵘,岁月之坎坷。古庙寺是苍岩山固有的文化结晶,在葱郁的丛林间,在陡峭的崖壁中,都深埋着历史文化的遗珠,这些珠子散发。

  仰起头,张开双臂,身上就像按摩一样的舒爽,吸一口气,全身的经脉立刻扩张,不受一点阻拦,沸腾了整个苍岩山。坐索道下山那自然又是另一番滋味。我是第二次坐索道,有了第一次的锻炼,这次没有特别害怕。展眼脚下,原来一切都很渺小,这也许是脆弱的展现,这有苍岩山的历史高大无比,高雅尊贵。苍岩山,也因了它的文化的厚度才显得威武,在这里,蕴藏着多少历史的故事呢?

  沐浴苍岩山的一草一木,带着古老而美丽的味道。我嗅到了这种味道,在我的心中铺展开来,激起一阵阵微微的涟漪。雨落在地上,长出一片清秀的文体,古老而美丽的故事随之滋润着山色神气,飘逸洒脱,生成一片朦胧的烟霞,醉了山,醉了我。雨飘落在山上,妩媚妖娆,丰满多姿,仿佛平阳公主从遥远的古代姗姗而来,把历史奇特的种子挥舞彩裙长袖,用一个优美的华尔兹舞步,哗啦洒在苍岩山的每一个角落,让历史的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然后又成为历史,一代代传承。

  景点贴士

  交通简介

  从石家庄市内的西王汽车站有直达车去苍岩山,上午7:00和8:00有车发。亦可先从石家庄市乘车先到井陉县,再转车去苍岩山很方便。

  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井陉县东南部,距省会石家庄市70公里,景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苍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称,相传早在1300年前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峦中至今还有不少古刹名殿留存。

  福庆寺是苍岩山的核心景区,也是中国著名的悬空寺之一。三座石桥横跨山崖,有如飞虹,更为精巧的是,两座桥上建又大殿,形成一座悬空寺。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章子怡从石桥上飞身跃下,这让苍岩山也再次受到瞩目。当然了,现在这场瞩目的风潮已经退下不少了。

  于家石头村

  第2天

  于家石头村

  石头村现在的名气很大,已经是井陉县乃至河北省的一个知名的旅游去处了。尽管地处偏僻,但如果要去,循着道路上设置了的许许多多的指示牌,即便是没有向导,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今天如此张扬的局面,恐怕是于家的先人们始料未及的吧。石头村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低洼处,从远处是看不到的。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偏远、荒凉、隐蔽的地处,是有自己的用意的。于家石头村的创始人叫于有道,是在自己的父亲、明代名臣于谦不幸被害后,携家人出京避难专门来到此地的。 

  石头村只几百户人家,但占地面积却不小,四角有古时遗留的城楼,犹如一个中世纪的城堡。村子的街道狭长,房屋密集,再加上这里的民居建造格局相差不大,且多是用石头建成,进入村子,走在石头铺成的街面上,就如同进入了一座石头砌成的迷宫一样。好在,我们请了导游,带着我们在村子里转,少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村子每一座庙宇之前必建有一座戏台和一口水井的特别组合的用意;一些农户的历史和现状;低矮的村门独特的设计创意等等。

  清凉阁,这是石头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村子过去的东大门。这个阁有三奇:一奇是没有根基,是直接建在一块大石头之上的;二奇是阁的底层纯用石头干砌而成,无任何的泥灰胶土连接固定,但坚固无比,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和风霜雨雪甚至地震等自然灾害岿然不动;三奇是阁墙上有数块重达数吨的大石块,非人力做能撼动,不知古人是如何砌至墙上的。而今,清凉阁又添了一奇:阁底层的那些大石头由于长年的紧紧相压,竟然“长”到一起了。 

  关于这座阁,有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悲壮传说。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于家出了一个叫做于喜春的大力士,此人家贫但志高,誓要凭一己之力为村子修建一座九层高阁。他白天为官府出工出役,晚上跑回村子加班加点建阁,用了十余年,终于建成了阁的第一、二层,然而,于喜春在为阁挂匾牌时砸伤了手臂,鲜血直流,最后竟因失血过多而死。于喜望的侄子于朝兴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出资以砖木石混建修成了第三层,也是目前阁的最高一层,并在阁底刻了碑文记录于喜春的遗言:“万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筑其实难。二十五年完下节,思量何日得周全。” 

  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子四面环山,犹如山间盆地。因地处晋冀交界、太行山腹地,大梁江自古就远离兵连祸结,在梁氏祖先搬来之前,这个村子有许多姓氏,梁氏两兄弟,一个留在此繁衍生息,另一兄弟去到沟的东边的一个叫小梁江的村子。俩兄弟依靠经商的原始积累,为后代留下了一座世外桃源式的“石头城”。 村中的其它姓氏越来越少,直到基本上全都姓梁。梁姓氏族在此繁衍大概二十多代,而梁老师这才是第十八代。所谓人穷辈大,可能就在此。

  大梁江村子四面环山,犹如山间盆地。因地处晋冀交界、太行山腹地,大梁江自古就远离兵连祸结,在梁氏祖先搬来之前,这个村子有许多姓氏,梁氏两兄弟,一个留在此繁衍生息,另一兄弟去到沟的东边的一个叫小梁江的村子。俩兄弟依靠经商的原始积累,为后代留下了一座世外桃源式的“石头城”。 村中的其它姓氏越来越少,直到基本上全都姓梁。梁姓氏族在此繁衍大概二十多代,而梁老师这才是第十八代。所谓人穷辈大,可能就在此。

  沿曲折幽深的石巷古道漫步,时时有古树、石井、石碾、石磨点缀其间,更显石巷街景之美。拾级而上,一幢罕见的虎头石刻“泰山石敢当”吸引了我的目光,抬头只见一座三层石楼拔地而起,这就是被称为大梁江第一高楼的闺阁楼,此楼俗称“小姐楼”,旧时小姐寂寞深闺,也只有居其之上向外远眺来安顿心绪了。建筑是传统和思想文化的载体。大梁江古民居建筑“主从有序,面南朝北为正,居中为尊,以东为上,长辈居里院,晚辈居外院,尊者居南向北上房(正房),卑者居厢房等”,无一不体现了封建礼制、长幼尊卑的等级思想。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