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未来路径选择:小而美还是强而美

每逢天气好的周末,家住香洲的摄影爱好者赖向飞就会登上石景山,拍下珠海的滨海风景。在他的镜头里,春夏缤纷绚丽,秋冬郁郁葱葱,“小而美”的珠海四季皆有韵味。
如果把珠三角比作孕育珍珠的珠蚌,那么,珠海无疑是蚌壳内一颗熠熠生辉的南海明珠。
珠海是一座公认的“小而美”的精品城市。珠海之“小”,体现在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市场规模均相对较小。珠海之“美”,则体现在生态环境好、城市环境宜居,人均GDP、经济总体质量较高。
“小而美”好不好?赞誉者有之、惋惜者亦有之。作为一种城市发展路径,美无可争议,也必须坚持。而在新时代、新起点的背景下,面对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型核心城市,加强区域创新驱动、交通枢纽、产业聚集辐射功能和对外开放合作功能的区域担当和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路径是否应该从坚守“小而美”,走向追求“强而美”?
日前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已经释放出强烈信号。
A“小珠海”的得失
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依。“外地人到珠海,第一句赞叹的不是这里有什么产业、什么大企业,而是赞美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处处是山海美景。”珠海航空国际旅行社导游韦建华说。
直到现在,珠海在全省21个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人口规模最小、经济总量居中。这个海滨小城,在一片以资源换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里,在实现了较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同时,留下来蓝天白云的城市环境,多次问鼎中国最宜居城市,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城市发展路径。这是珠海多年发展中,一段激动人心的历程。
审视当下,珠海陆地面积1687.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3万。如果横向对比,扼守珠江东岸的深圳与珠海土地面积相近,经济规模是珠海的9倍,人口则是珠海的10倍。
珠海的“小”,在企业结构中体现尤为清晰。在珠海的39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除了格力电器、金山软件、魅族科技等全国知名的“创新明星”,光库科技、云洲智能、欧比特等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正成为珠海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特色和基础,“小而美”的特点显露无遗。
小而美,是否能成就珠海今后的发展?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看来,小,并非完全是缺陷。“在特定的发展背景下,小是有质量的,小才容易补齐短板、小才容易看清问题、小也容易发挥自身优势。”
珠海创业者朱鹏辉认为,小而美的环境下,城市也容易逐渐产生出小进则止、小富即安的安逸体验,似乎有种思维限定。“珠海的环境很舒适,人不多,居住起来比较享受,可是这样,城市活力不足,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年轻的创业者在慢慢减少。”
更为重要的是,核心城市,以功能论输赢。如果规模太小,珠海就无法有效集聚发展资源、创新资源,无法在区域内高效组织经济活动,无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B“强珠海”的期待
英国汉普郡的参展商Lexie来珠海参加本届中国航展前曾被告知:虽然中国航展是世界第五大航展,但是举办地珠海是个很小的城市,航展的影响力或许会受到限制。如今,亲眼目睹了一个场面宏大、秩序井然的航展。让他感叹:珠海有能力成长为比肩国际一流的城市。
城市规模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没有形成规模,创新驱动市场主体规模小,一直是珠海之痛。这都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
通过加快做大经济尤其是创新型经济规模,适度扩大城市规模,做强产业、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打造“强珠海”,是摆在珠海面前的一道紧迫命题。
“在世界经济的‘食物链’上,谁有能力集聚更多的资源,谁就更有机会占据发展的制高点。”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说。
陈鸿宇建议说,珠海通过开放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集聚,以“小中心”发挥出“大能量”,最终“以小搏大”,在珠江西岸大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
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本质上是产业集聚行为推动的结果。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顾正江指出,于珠三角而言,当下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指标层面的规模竞争,更是上升到了环境、人才、可持续发展等层面的质量竞争。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看,过往“小”的战略路径,已经难以满足珠海自身的发展需求。
“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只有做大做强,珠海才能承接开放发展的历史机遇。”顾正江表示,可以说,“强珠海”既是抢抓港珠澳大桥机遇、建设开放创新珠西核心城市的路径转换,也是珠江西岸乃至全省的战略需要。
C 三大布局面临重构
“强”代表竞争力、辐射力、服务力强,这是珠海真正成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基础和短板。
“珠西核心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城市做好自身的各项谋划,而且要求城市在做好自身谋划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林江说,这也要求珠海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来谋划发展,推动西岸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按照部署,未来珠海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珠海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成为珠江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珠海已经出发。珠海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抓住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机遇,优化城市发展和交通、产业布局,做大总量做大城市,提高辐射力竞争力,辐射带动粤西发展。这被确定为珠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顾正江评价说,产业兴,则城市强。珠海应以先进装备为重点壮大实体经济的实力,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思路、统筹的办法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效率。
西部开发将是一个重点。“珠海多年以来都是东强西弱,这几年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以及西部生态新区开发上升为省级战略,西部正成为珠海新的价值高地和未来空间发展所在。”陈鸿宇说,以城市空间拓展和新区建设为重点,珠海未来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西部生态新区建设步伐,推动城市建设重点西移,拉开城市建设和发展框架。
观点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
珠海不能再“小”下去了
“珠江西岸地区需要一个强中心,来带动珠西地区乃至粤西地区的转型升级。”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许德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小而美”到“强而美”,发展路径的转换,是珠海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既要更美更精也要变大变强
南方日报:您怎么看珠海“小而美”的特点?
许德友:从全球的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当今的城市普遍在经历一个都市化的发展趋势,珠海也是这样。这种都市化的发展趋势下,如果城市功能过于单一,就无法吸引周边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质创新要素集聚,也很难以高级现代服务业辐射周边地区。城市可以小,但是这个“小”一定得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和周边大城市形成上下游配套发展。
历史地看,较小的城市规模有助于珠海建设宜居城市,但也制约了珠海城市功能的升级。而从珠海现阶段趋势来看,它已经做不到“小”这一点了。作为珠江西岸的一个枢纽城市和中心城市,珠海的常住人口其实已经朝着两三百万的方向发展。
而从珠海承担的一个历史定位来看,作为一个连接港澳的枢纽型城市,实际上它已经不能“小”下去了。也就是说珠海想在维持这种规模的基础上,保持恒定不便的长期发展实际上是很难的,只要城市有人才、有物流、有资金涌入,这座城市就会变大。城市大了,人才就多了,城市的吸引能力就会进一步增强,继续吸引新的高端人才,那城市规模就会进一步扩大。
所以说,作为一个枢纽型城市,珠海想做“小而美”,实际上是很难的。世界上所有的枢纽型城市,或者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城市,都是在带动周边发展的同时,也在吸取周边的资源,不断扩大。例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圈和美国西海岸都市圈,日本和美国全国人口增长都很缓慢甚至在下降,而都市圈的人口却在增加,说明其他地方的人口在往都市圈融入,珠三角也是一样,珠三角要壮大,珠海要保持“小”是很难的。
所以从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的条件而言,珠海要适度追求变大变强。当然这个前提是要变得更美,也要更精。珠海的美,不是因为天生的环境好或者生态调节能力强,而是基于珠海的海岸资源。这种条件下,珠海引入更高端的产业进来,完全不会破坏原来的环境,而且一旦发展起来了,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为环境提供更好的一个维护,让经济和环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立体交通体系有利发展资源集聚
南方日报:珠海要做强做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许德友:珠海要做强做优,机遇还是很多的。
一方面,随着广珠轻轨的运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拱北口岸改扩建的完成、珠海机场的升级扩容以及高栏港枢纽优势的发挥,加之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和过关通道,珠海交通枢纽地位已经有了雏形。立体化的海陆空交通体系有利于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快速集聚,以及自身辐射带动能力的扩散式发挥。
其次是珠海在全省的定位,珠海本身是特区,有立法权,现在又拥有横琴自贸试验片区,以此推动粤港澳合作,在改革举措上具有先行先试的探索权和试验权,优势明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珠海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省委省政府也多次提出珠海要成为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对整个珠江西岸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个机遇是珠海的产业形态,珠海没有经历佛山和东莞那种分散式、草根化的工业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的是一个高端化的产业结构,如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已经初具形态,那么珠海要做强就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和平台,这种起点无论从产业、人才和国家政策层面,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
迎接机遇的同时,珠海的挑战也很多。在产业层面,相对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广州、深圳,甚至佛山、东莞,珠海在产业的配套和发展的基础上都不具备优势,市场规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所以在竞争的过程中,珠海对要素的吸引能力也比较弱。
在城市的创新能力方面,珠海先行先试,走“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办学”之路,先后引进中山大学、北师大、北理工、暨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前来办学,形成人才培养高地,但这些高校更多是在本科教育的层面发展,其研发的水平,研发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高校创新的能力也是值得深挖的一个潜能。现在珠海着力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扩容提质不能求大求多
南方日报:针对机遇和挑战,您对珠海路径转型有什么建议?
许德友:珠海当前目前存在的挑战和不足,意味着珠海要打造“强而美”的区域核心城市,就要走出一条自己专属的路子。相比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珠海建设建设珠江西岸核心城市,要扬长避短,放大特有优势,利用珠三角城市群完善的产业体系弥补自身不足,力争成为珠三角后发优势最足、发展空间最大、发展环境最好、发展政策最优的城市。
要实现“强而美”,珠海需要以城市功能升级为导向,适度对城市规模进行扩容提质。城市是优质要素的集聚地,如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企业、风险投资等要素资源有赖于城市的比较优势;较大的规模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升级,能有效提供和降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金融、法律、会展等成本。从这个角度上看,珠海建“强而美”的核心城市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城市仍需扩容提质,但城市规模适度扩容提质是为了满足城市功能升级的需要,不是求大求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造环境,营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这种环境,除了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常说的法治化、国际化和透明化的营商环境,让办事更加公平、行政审批效率更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融入更多文化内涵,这种文化不一定就要强调是传统文化,也可以是一些开放性的交流,推动珠海发展更有质量。
猜你喜欢
- SAVOUR美食节首登珠海受追捧 食材来自五湖四海
- 评论(0) | 分享11月04号 08:04
- 珠海WTA超级精英赛快讯:张帅两胜确认晋级四强
- 评论(0) | 分享11月04号 08:04
- 天空之翼 2016国际无人机博览会珠海盛大开幕
- 评论(0) | 分享11月04号 08:04
- 新浪体育:史无前例的金元时代为中超带来了什么
- 评论(0) | 分享11月04号 08:03
- 调查指香港打工仔明年加薪3.5% 预测创六年新低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8:00
- 诈捐现象屡见不鲜 募捐门槛等情况应多多把关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8:00
- 民政部下发通知取消福利企业资格认定事项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7:58
- 19岁小伙遭遇车祸脑死亡 父母捐赠儿子器官救5人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7:57
- 长黑头怎么办 五个小妙招让你远离草莓鼻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7:52
- 改善脊椎柔软度 练习高温瑜珈需注意7大要点
- 评论(0) | 分享11月03号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