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的守护者:平凡岗位上的精彩令人铭记
战机轰鸣,坦克奔驰,又是一届激情澎湃的中国航展;700多家国内外展商、151架飞机亮相、超过400亿美元的签约项目,又是一届成果丰硕的中国航展。
刚过去的这一周里,珠海航展中心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航展赢得无数赞誉。支撑这赞誉的,除了精彩的表演、先进的展品和专业的活动,还有那背后无数人的默默耕耘。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但对于航展,他们绝对不可或缺。他们是警察,在夜深人静的机场,守护着每一件展品;他们是医生,当人们仰头喝彩时,正飞奔着去救护病困人员;他们是公交服务人员,在夜幕降临场馆冷清时,自豪于又一天完成了任务……
航展令人铭记,他们值得致敬。
夜间安保人员刘思雨
夜行五万步的守夜人

晚上九点,随着最后一批保洁工作人员的离开,整个航展馆除了停机坪的飞机和呼啸的海风,就只剩下夜间闭馆安保工作组和零星几个守夜保安。没有了白天几万人的熙熙攘攘,偌大的场馆一片空寂。这是一天的结尾,但对于刘思雨来说,一天才刚刚开始。
本次航展,48名来自机场公安分局和警巡支队的民警组成了一支特殊的航展夜间闭馆安保组,其中大部分是和刘思雨一样的年轻新警。
黑色行装、夜晚出动,这两个关键词不禁让人想到美国电影里的蝙蝠侠形象——每到夜晚,换上黑色行装之后的蝙蝠侠便开始行侠仗义,保卫城市。而刘思雨和他的同伴们就像蝙蝠侠一样,负责保障航展馆夜晚的安全。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各馆之间巡查,防止意外发生,并监督定点的保安履行职责。”在夜间执勤的这十几个小时中,刘思雨和他的同事需要肩负起保障所负责展区安全的责任。除了巡馆和监督,还有许多看起来零碎但同样重要的工作,比如检查电源是否关闭,保护好防爆队贴上的封条,当所有人都离去之后,还得为辖区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帮助。
“航展馆夜色很美,但风很大,天也冷。”刘思雨说。由于机场与南海相邻,每到夜晚,海风猎猎,气温骤降,巡馆的警察必须穿着黑色的厚警服才能适应。夜晚的海风像变了个人似的,这群习惯了珠海平日温柔海风的新警都没能逃离嘴巴干裂脱皮的命运。在一次执勤中,刘思雨驾驶的双轮平衡车竟然被大风掀翻,这一跤直接拉伤了他的韧带。
由于人员限制,夜间保障组每个人都需要独自巡查3—5个展馆,展馆之间有较大的距离,一夜巡馆下来,刘思雨和他的同事平均步行步数几乎全都达到了三万步,最高纪录甚至达到五万步。如果按0.7米的步幅来算,三万步相当于从拱北口岸走到唐家湾,而五万步几乎可以走到中山。
不过,自然条件和行走距离都还不是刘思雨觉得最大的困难。尽管夜巡被分为两班倒,但无论是轮到上半夜还是下半夜,刘思雨都需要面临至少三个小时的孤独——别说和人搭个话,在漆黑的夜里甚至都遇不上一个人。
“有时候困极了,我会在微信群里问一句有人睡了吗,相互鼓励别睡着。”刘思雨说,“实在不管用了,那就听一听节奏比较强的歌,比如我最喜欢的权志龙。”
医疗服务人员姜小飞
体验战场医生的生死时速

11月5日,航展公众日迎来周末,航展中心人山人海,观众正在仰头惊叹空中精彩的飞行表演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姜小飞医生和几位同事却心急火燎——没有人注意到,在2号馆南侧的一个不起眼的绿帐篷里,一场惊险的“生死时速”正在上演。
10点15分,珠海市120航展现场指挥中心接到警方消息,一名老人在馆外静态展示区“运-9”机头的位置突然晕倒,接到消息后,现场检伤组与距离最近的人民医院救护组立即前往患者位置进行急救。
当时,俄罗斯雨燕飞行表演队正在空中喷着长长的拉烟进行编队表演,现场摩肩接踵,上万人正在主展馆后驻足观看,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而这却导致姜小飞和同事,根本无法快速接近倒在人群另一头的患者。
120现场指挥中心随即调整方案,兵分两路,一路开着电瓶车继续绕着人群外围接近,姜小飞与两位护士则组成另一路,在警方的许可下翻越展品围栏直通患者位置。经初步检查,这位83岁的老人因剧烈腹痛引发迷走反射,继而导致低血压,全身乏力,最后体力不支而晕厥。
“围栏里头陈列着各种飞机、坦克、导弹,当时我们几个人就这样在中国最先进战斗装备当中穿梭,冒着‘枪林弹雨’,终于成功突围,顺利会师。”姜小飞不失幽默地描述当时紧张的情形,“感谢航展让我体验了一把战地医生的感觉。”
经过现场紧急处理,患者情况稍有好转后,被带往现场救护点的救护车上进行进一步检查。这样的“生死时速”每天都在上演,若救助不及时,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
为了给现场所有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分布在展区和机场7个医疗点的60余名医疗卫生工作者和9辆救护车随时待命。航展期间,共有171名身体不适的观众在现场接受了救治。
“这几天接触的患者大多是外伤、腹痛、心脏病、高血压、中暑、哮喘等,”姜小飞说,“很多人光顾着看飞机不注意脚下,绊倒摔倒的外伤很多;而一些原本就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这种人流密集的场合也很容易发生意外。”
现场120指挥中心的小帐篷里,有一处视线不错的小窗可以看到外面的飞行表演,但通常情况,姜小飞和同事只能听着空中飞机的轰鸣声,赶往一个又一个突然晕倒或者受了外伤的患者处。“辛苦倒是习以为常,只是天气太晒了点儿,”姜小飞马上又笑道:“不过我本来就黑也看不出来,希望下次能给现场急救指挥中心准备一个专门的场所。”
公交服务人员刘强胜
服务八届航展,从未进过展馆

凌晨4点多,天还黑着,刘强胜和全市众多公交服务人员一样,匆忙起床出门,赶往各自服务的公交站点。他是珠海市公交集团香洲分公司营运部主任,航展期间,担任航展中心P4停车场的总负责人。
今年航展交通方案采用“P+R”停车换乘模式。P是专用停车场,R是接驳停车场。如果自驾小客车去看航展,最多只能开到R接驳停车场,然后搭乘接驳公交车,前往航展展区周边的P停车场。
公交主导的模式改变了多年来航展交通拥堵之忧,今年的交通出人意料的顺畅。而作为公交服务人员,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航展公众日第二天,观展群众达到最高峰。在一辆已经满员的接驳车上,一位没赶上座位的老人吵闹起来。为安全起见,刘强胜请老人等下一班车,只需两三分钟即可。哪知老人不依不饶,坚持要坐这班车,甚至指责刘强胜等公交服务人员服务不周。刘强胜心中虽有不快,但他还是找到一位乘客给老人让出了位置,解决了麻烦。
“这种事情虽然有,但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乘客还是通情达理的,有时候还让我们感觉非常暖心。”刘强胜说。航展期间,有一位车主将钥匙遗落在停车场内,刘强胜发动停车场内所有公交服务人员进行地毯式搜索,历经数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钥匙。车主连声道谢,还买了20多瓶饮料送给大家喝。
有一位先生在老父亲和妻子陪同下,乘着轮椅来观展,到了公交车前无法上车。刘强胜见状后,立即冲向前去,把先生背上了车子。同事连忙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对此,刘强胜却笑着说:“其实我只是想让他快点上车,免得拥堵,都是职责之内的事,还真是没想过做好事。”
算上今年,刘强胜已经参与了八届航展的公交服务,但他却从未进过展馆,“十几年来,飞行表演从来都是在外面看,早就习惯了。干我们这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看了多少精彩表演,而是每当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时,看着空荡荡的展馆内一片安静,那我就知道,没有群众滞留,我们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航展公司工作人员林洁如
8人团队招展服务400多家参展商

“这一届航展结束了,但我们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下一届航展的招商工作了。”一坐下,林洁如便“语出惊人”。
林洁如供职于珠海航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航展主办单位以外的招展招飞和展商服务。从8月份开始,林洁如和同事们就进入了航展工作周期,不仅为了这一届航展的举办,还要趁此机会与展商沟通下一届航展的工作。他们八月底每周单休,九月开始无休,而且由于境外展商的时差关系,往往要在夜间进行电话或邮件沟通。
“部门只有8个人,而展商有700多家。我们具体跟进、招商的国内外企业有近400家。”林洁如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工作强度之大。
这个由六个“80后”、两个“90后”组成的团队,在近几个月基本上白天一上班就电话与展商沟通,等傍晚7点大多数企业下班后,吃个加班盒饭,再着手处理邮件、回函等文字性工作。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到深夜。
在高峰期,他们一人一天要回100多封邮件。邮件主要是沟通衔接参展企业的备展工作,如会刊印刷、人员证件和车辆证件办理、入境签证办理、会议室租赁等近二十项服务。
“展商证件制作、人员、车辆对接,都是由我们负责。有的参展企业规模大、人员多,要对接大量的材料资料。比如核对信息是否正确、登记证件号码、看照片是否合规,都是很花时间、很细致的事情。”林洁如说,有时,参展商提交资料较晚,但证件要得很急,他们需要加班加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处理。
在工作中,林洁如有时也会遇到个别客户不理解他们的工作,觉得展览的规章制度可以灵活应变。
“有时即使觉得委屈,可依然会保证自己的沟通态度,注意方式和语气,并把硬性规定坚持好。”她说。
在航展进行期间,林洁如与部门同事们还频繁穿梭在众多展台中,与参展商现场进行对接,了解展台是否运作正常,确保参展商的商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向参展企业宣传第十二届航展,由此也吸引了不少参展企业现场签署参展申请。
“展商咨询和诉求必须及时回答、在不违反展会规定的情况下有求必应,并落实解决。按照方案保障好展商的各项工作。”林洁如说。
航展开始前,公司给部门同事定制了一套工作服。而航展仅几天过后,由于每天来回走动运动量大,林洁如竟瘦下来一圈,原先量身定制的工作服显得宽松了许多。
“虽然辛苦,但是我们觉得非常自豪。今年我们新增首次参展的展团有奥地利国家展团、新西兰国家展团。荷兰国家展团也在十四年后再次回到珠海航展。”说起这些,林洁如的脸上挂满笑容。
地勤工作人员吴少杰
为飞机找好“落脚点”,给苏27捡弹壳

航展的布展工作在2个月前就已经开始。
“我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事先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包括飞机的尺寸、特性,准确计算了每架飞机的安全间距,通过多次评估、模拟才能确定展位。”珠海机场现场指挥中心经理吴少杰说。
吴少杰所在的现场指挥中心共有22人,从10月1日开始,他们基本没有完整的双休,“十一”假期也放在了会议和沟通工作上。他还与同事一道,在航展展区测量位置、划出滑行线路、机位安全线、服务车道等。
“除了技术层面,每家参展商有各自的需求,要做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比如飞机几时到、放在哪里、是否要移动进行飞行展示、视觉上对其他展品有无影响,也都要考虑进来。”他说。
比如,此次首次来华展示的A350-900测试机,既进行静态展示,又有飞行表演。同时,空客还有重要客户进行登机体验。吴少杰将A350飞机安排在展厅K道口正前方,靠近观众区域的同时,又方便飞机滑出展示区进入跑道。空客相关负责人对现场指挥中心的规划安排交口称赞。
从2002年开始,吴少杰已连续参与了八届航展的保障工作,参展飞机已经从最初的30多架,增加到了现在的151架。
此次航展上,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是在这短暂的飞行表演前后,还有许多繁杂的保障工作。
通常,在飞机起飞前1个半小时,吴少杰的同事们就要为飞机进行电源检测,为飞行员提供氧气,给飞机充氮气;飞机降落后,再一次为飞机提供电源检测,为飞机“加油”。
特别是英国的“鹰”式教练机,降落时要提前悬放“减速伞”增加阻力。在飞机起飞表演前十几分钟,场道的巡场员就已在跑道旁作好准备,当飞机降落经过身边时,以手势示意飞行员放伞,并快速将减速伞移出跑道,然后立即折叠,以保证后面降落飞机的安全。
还有俄罗斯勇士队的“苏27”。它在空中表演时投放“曳光弹”所绽放的“烟花”非常漂亮。但是,“曳光弹”会落下弹壳。此时,场道人员要在炎炎烈日下的跑道上,飞速拾捡这些散落的弹壳,以免给飞机在跑道上滑行造成危险。
最忙的时候,吴少杰要从早上七八点开始,一直到忙到晚上十点才能收工,值班室、会议室、航展停机坪三个地方来回跑。吴少杰说:“虽然工作很累,但心里却很爽很开心,能够参与世界五大航展之一,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猜你喜欢
- 珠海商品房成交量连续4周下跌 目前逐渐回归理性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4
- 多学科合作 市人民医院为老太切除巨大听神经瘤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4
- 冠军科娃的珠海记忆:能在珠海夺冠 感觉非常完美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4
- 海关获悉截至7日海关监管中国航展物资达113吨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4
- 大货车司机撞毁护栏逃逸 驾驶证降级告别职业生涯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4
- 收购银隆不会停止 格力电器拟调减或取消配融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3
- 浪漫之地希腊岂止蓝与白 世界文化遗产俯拾皆是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3
- 鸡年春节不足80天 去澳洲游玩可省出一个东南亚游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3
- 广州全面下架不合理低价游产品 严打严查旅游合同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3
- 美食DIY教你做出可口家常菜 宫保鸡丁的微波食谱
- 评论(0) | 分享11月08号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