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湛江

新浪广东>湛江>正文

陪伴湛江成长崛起的老人 专访湛江市原副市长何均发

2017年10月02日 10:57 新浪广东  评论(人参与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这是一位在人群中不起眼的老人,朴素的衣着,平和的谈吐,都让人们感觉他就是住在隔壁家的老大爷。而正是这位不起眼的邻家大爷,主持建设了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椹川大道等湛江三大交通干道。作为一位曾在湛江发光发热30多年的老人,他不仅见证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长,也见证了湛江城市规划的多次修编。可以说,他对湛江的每一滴水,每一粒沙,每一棵草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心血。他就是湛江市原副市长何均发老先生。

  人物简介

  何均发,男,广州番禺人,1936年出生,195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十五年,讲师职称;1973年调回湛江市农械厂从事技术工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评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1981年先后任湛江市机械研究所所长、市科委副主任、主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主任;1986年后任湛江市副市长;1993年任湛江市市人大副主任;1998年退休。

  披荆斩棘 从荒芜之地到车水马龙

  今天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一片车水马龙、华灯璀璨的景象。可如果不是70年代前来过湛江的人,又有谁能想到,当年这里是一片高低起伏落差达30多米的荒芜之地。回想起当建设开发区时,何老感慨地说道:“当年我陪滕市长踏看人民大道线路时,背着水壶、干粮,早上从霞山出发,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赤坎。”

  当年的开发区就是这样的一片荒凉丘陵地,缺水缺电缺路,甚至连电话都常常不能接通。一个外商向何老抱怨道“我从英国来到香港只花了不到一天时间,可是从香港到湛江却花了三天。”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调整期,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三通一平的基础建设工作。何老与同志们一道在湛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艰难地开展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开发区首期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厂陆续投产,财政开始有了收益,开发区逐步渡过了难关。

  “人民大道的建设拉开了湛江市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序幕,和其后的椹川大道、海滨大道建设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何老开门见山道出了三条主干道建设的意义后接着解释:三条主干道建设首先是为了城市规划和布局的需要。霞赤两地相距十来公里,原来只有法国人修的一条简易公路,路窄、弯多、坡陡,走一趟要几个小时。三条南北主干道修通后不仅大大缩短了行车时间,更主要是为西岸城区搭了个骨架;其次是开发区建设需要,可以说没有人民大道就没有开发区建成区的今天。近届政府规划建设“三环四通”的大交通网,就是继续把发展交通放在振兴湛江的首位。

  谈起建路过程,征地拆迁是个老大难问题。何老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故事。当时椹川大道中段一个村村长,不接受政府的补偿条件,要加码,工作队多次工作无果后,何老请这位村长到指挥部,耐心地向他们(村主要干部都来了)说明政府的意图,修路是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村在路中段,得益是很大的。接着说明政府困难,修路资金是东拼西凑来的,希望他们支持政府。村长说他们从未见过市长,现在见了市长很高兴,听了市长讲的情况,表示支持理解政府困难,同意签:“我们公章都带来了,马上签。”征地问题解决后,村长提出一个要求,他们村里有个市的自来水厂,每天排发大量洗池废水,政府能不能把废水输给他们。何老立刻和自来水厂经理商量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何老退休多年后,有一天接到那位村长电话,要请他吃饭,何老很奇怪。席间村长说椹川路扩建改造后,他们村土地租给企业受益不少,更重要今年大旱,周边的作物都旱死了,他们村全靠水厂的废水,作物才没有枯死。因此要感谢政府。

  关于三条主干道建设,何老一再强调,是市委、市政府按总体规划要求决策建设的。市主要领导常常亲自过问,他作为总指挥是忠实执行决策。

  查漏补缺 匠心独具全力建设城市

  一座城市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规划、建筑、景观。这其中规划是核心所在,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要顺应时势的变化发展,还要照顾到现况当中种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如果没有超前的目光、务实的精神,是不可能将一座城市规划好的。回顾起湛江多年来的城市规划,何老深邃的目光仿佛回到了当初为湛江规划城市建设的峥嵘岁月。

  湛江是我国最早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的城市之一。1954年国家就派专家到湛江帮助编制了湛江市第一个规划,从1954年开始至今,湛江城市规划前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修编。每一次的修编都让城市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城市的范围、规模都随着每一次修编而有了提高和发展。如城市性质,从1954年提出建设“广西和粤西的交通枢纽”、“粤西中心城市”到今天的“广东城市副中心”、“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乃至于“宜居宜业的城市”。城市规模也逐步扩大,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从从1954年的几万人、几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100多万人100多平方公里。

  总的看来,湛江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是按照各期的规划进行的,如近年湛江新建许多公园:渔港公园、湿地公园、南国热带公园等,都是当年规划,后来控制而保全的用地。如果没有规划,恐怕今天就没有这些用地去建公园了。

  何老利用参加全国市长培训中心进修的机会,将所学到的城市景观与环境建设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规划建设了一批公园绿地和城市景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滨公园和时代广场。相信不少到过湛江的游客都不会对海滨公园门前的时代广场陌生,时代广场包括上下二层,是一处以“开放”为主题的城市客厅,这里是城市轴线东起点,最佳的观海点,广场正中一座弧形的柱廊。柱廊上部檐口镶嵌着九幅以“开放”为主题的汉白玉浮雕,记录湛江现代对外开放九个重大的历史画面,檐口背面还预留了九块浮雕的位置,供后人续写历史。广场地面上嵌镶了一幅世界地图,标出湛江及纽约、东京、悉尼、鹿特丹、伦敦等世界十大港口的位置,并注明以湛江为起点,到达其他九大港口的里程。让游人在观海歇憩之余了解湛江开放的历程,知道湛江所处的世界位置。整个构思正是由何老所提出。时代广场得到建设部的肯定,作为广场设计一个范例。

  金无足赤,璧有微瑕。当笔者问及何老对湛江规划建设的建议时,何老难得一见地锁起了眉头。“湛江给水和排水是一个短板。”何老说“过去湛江用水主要是靠地下水,如今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要尽快增加利用地表水。湛江地势平坦,加上海潮的顶托,雨污水排放困难,容易发生内涝,需要动动脑筋加强下水排放能力。”

  老骥伏枥 镜头记录湛江城市发展变化

  何老喜爱摄影,1984年何老主持开发区和湛江市区城建工作以来,就把摄影作为他工作的重要手段。何老的足迹踏遍了湛江每一条大街小巷,他的相机见证了一条条城市动脉上的川流不息,也见证了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1998年,已经退休了的何老拿起了相机,全身心地用镜头去记录下湛江成长发展的历程。他用手上并不昂贵的相机拍下一批有纪实和艺术价值的照片,成为湛江名片,被宣传部门和企业广泛使用,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湖光岩风景区目前使用的图片大部份就是出自何老之手。

  多年的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告诉何老,湛江地势平坦,缺少制高点,在地面平视拍摄的照片,视野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很难拍出湛江海湾开阔壮美的城市景观。高度决定视野,当年湛江没有多少高层建筑,何老就利用路灯所的升降台、建筑吊兰、消防云梯等提升拍摄高度,但最理想的效果还是航拍。年至古稀的何老利用各种条件争取航拍的机会,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湛江航拍的经验,多次受邀租用专机航拍:如海湾大桥合拢、渝湛高速通车、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新区、中海油库建设等等。在专题航拍的同时,何老拍摄了大量湛江城区的图片。航拍成了何老城市摄影一大特色。

  1996年何老远赴欧洲考察,拍摄了大量欧洲城市特色景观照片。回国后在北大、清华等名校和上海、青岛、深圳等城市举办了“城市环境艺术摄影展”,好评如潮;1998年何老应都江堰市邀请为该市拍摄一张全景照,他采用了散点透视方法,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都江堰市第一张从地面拍摄的全景图。该市书记和市长很满意,将他创作的都江堰市全景图制成金箔画送给都江堰的友好城市和何老;

  2001年应青岛市邀请何老赴青岛举办摄影展及拍摄城市景观艺术图片,编撰出版了《山海灵秀——青岛城市景观艺术》画册,受到好评。有了多年的城建工作和拍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何老终于集自身数十年智慧大成,于2011年底推出《凭海临风——海湾城市湛江》摄影画册。

  北有青岛,南有湛江(邓小平语)。《凭海临风》画册是《山海灵秀》的姊妹篇,是一本记录湛江城市发展变化的纪实性图集,是何老以“海湾城市”为主题,从三十多年拍摄所得中精选而成;图片重点反映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环海湾城区各具特色的标志性城市景观;是何老以湛江城建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用饱含热爱湛江、专注事业激情的镜头,记录湛江美丽的城市风光。为读者阅读湛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回顾湛江的发展历程。

  何老最擅长拍摄大视野的全景式照片,他最心爱的照片《湛江西岸全景》就挂在客厅墙上。采访将要结束时,何老面对照片动情地朗诵了他在老干部大学诗词班时为全景照配的诗《湛江风水宝地》(古风),结束了这次访问。

  云端览湛江,生态环境胜。

  东拥碧波湾,西倚三岭坪。

  北扼跨海桥,南连大港泓。

  风劲大气净,汐勤海水清。

  潮平两岸阔,云白天际青。

  飞鸥鸣红树,游客笑声声。

  一派祥和景,最是宜居城。

                                                             ——何均发《湛江风水宝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