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中山

新浪广东>中山>正文

中山释放转型升级镇能量 18个特色小镇当先锋

2017年03月20日 17:57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最近,中国灯饰之都古镇“一不小心”又打破了自己创下的几项纪录:去年专利申请量比增近四成达9194件,位列全市第一;刚刚开幕的春季灯博会展览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为亚太地区最大专业灯饰展;社区学院招生首日就有579人抢学位,创下历史新高。

  创新发展、产城互促、利益向下,三个新纪录恰恰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向。这种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执着追求,既是古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理念,更是中山重塑创新发展优势的“镇能量”。

  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涌动珠江口。以18个精挑细选的项目做先锋,中山这一创新矩阵布局中蕴含着怎样的开放大战略?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煜升 王谦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A 镇区大竞逐

以严格评审推动创意碰撞

  最近,三溪村又在中山人的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

  这一次,不是因为其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而是因为一部汇集了众多明星的家庭轻喜剧—《桔子街的断货男》将在这里开拍。剧组驻扎这里的4个多月里,村里的“那个年代”餐馆将作为主要拍摄地。

  “其实,剧组此前已经走访了广州、佛山和珠海等地的几十个院子,最终还是敲定在我们这里。”作为餐馆的股东之一,从事文化行业多年的郑万里对自己的眼光颇为得意。要知道,在三年前这家餐馆所在地破败不堪,唯有一个好院子。

  不过,三溪村的人文底蕴确实不一般。它建村于明代中叶,村内集中了100多间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物。这些旧式建筑主要为岭南传统民居和中西合璧的民居。

  高门楼琉璃瓦、浮雕绕旧窗棂、花鸟画老门窗……两种风格各异的民居交相辉映、错落有致,使三溪村侨乡风貌特征显得十分突出。部分公共建筑至今还保留了几十年前的生产痕迹,成为村落历史、村民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近两年来,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村内的古建筑逐渐被改造为特色的私房菜馆、茶酒庄、工作设计室。当历史沉淀碰上文化创意,三溪村逐渐火了起来,甚至被许多中山人称为高楼狭缝中的“最后一方净土”。

  今年年初,在中山评选出的首批18个特色小镇中,“三溪古屋文创小镇”成功入围。根据东区政府规划,这里将依托三溪村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打造文创小镇。

  《桔子街的断货男》剧组的选择,可以算得上是三溪村在文创小镇建设道路上收获的一个小成果。在中山,类似三溪村这样的探索,自今年年初开始便已在全市25个镇区火热铺开——

  1月举行特色小镇评选会,镇区主要领导亲自演讲,多名专家参与评审;

  3月公布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名单,18个项目入围,多镇区“空手而归”;

  5月底前入围项目必须完成发展规划与投资计划,经多方审议后方可实施……

  在镇区大竞逐中,以严格评审推动创意碰撞,从而打造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小镇。这场致力于构建“创新大矩阵”的布局,正在深刻改变中山的专业镇发展模式。

  B 转型“金钥匙”

借小镇建设重塑发展优势

  为何要变?

  关注专业镇经济多年,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对这一问题有深刻体会。

  在他看来,近20年来中山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虽源自专业镇的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专业镇普遍存在的产业低端、创新不足、品牌杂乱、竞争过度等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治,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山的“一镇一品”或者“多镇一品”虽然仍有较强生命力,但仍局限于产业、经济概念,追求的只是某一产业的集群发展。这种单纯追求产业效应的模式,在当下驱动力正在不断减弱。

  从城镇建设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波浪式朝前推进,大量人口往城市聚集,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城市化”,重在如何让城市更城市、让镇更像城市,而忽略了镇本身的特色优势。在千城一面或千镇一面的城市化运动里,要重焕乡镇风采,纾解大城市病,专业镇必须要有新的担当。

  对此,许多镇区也有深刻体会——

  小榄镇党委书记梁荣佳表示,小榄镇作为中山市西北组团的中心镇,经济总量举足轻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同样遇到发展瓶颈,显现出产业竞争力日趋下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稳增长和保位争先的压力大;

  西区党工委书记关瑞麟也坦言,作为中山城区“西大门”,近年来西区受到土地等要素制约,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因时而动,走出符合西区实际的特色之路。

  要破解上述困境,特色小镇建设正是一把“金钥匙”。

  梁士伦认为,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是一个行政建制镇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最富有活力、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聚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旅游区,每个特色小镇集生产研发、商贸旅游、生态居住及各类关联服务功能于一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特点。在国家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下,它必将令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能力、吸纳就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成为中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借助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打造,中山正在加快步伐重塑“镇能量”。

  C 打响突围战

在湾区时代构建全新生态

  特色小镇建设,并不仅仅是自身破解发展桎梏的需求使然。对于外部发展环境来说,它更是中山讲好“世界语”的基础。

  近期,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议论多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设想已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从粤港澳合作到大湾区建设,从点状合作走向片区共生发展,珠江口区域发展找到了新支点、新平台,有抓手,有样板,有标杆,将带来更多产业互补、发展共融。

  从大湾区出发,往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往西,是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南亚;往北,是湖南、江西以及广阔的中国中部城市群。大湾区的未来,向内进一步整合,向外逐步扩散,最终将贯通周边经济区,成为带动我国南部乃至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

  新的历史机遇,呼唤新的发展平台。放眼国外,美国硅谷为何能源源不断诞生诸如苹果、谷歌、甲骨文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着眼国内,为何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愿意到杭州的梦想小镇创业?

  在许多专家看来,秘诀就在于这些区域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而这正是特色小镇的建设追求——重在塑造产业城市、生态人文、创新资源等相得益彰的新城镇发展生态。

  在要素流动更加频繁的湾区时代,专注新城镇发展生态的特色小镇建设,正成为广东镇域经济再次发力的重点。作为镇域经济中的“优等生”,专业镇的新战场已经形成,周边城市的竞争正趋火热——

  在广州,早于去年4月“小镇+”战略就摁下快进键。广州提出在2020年前建成30个以上特色鲜明、产城整合、惠及群众的特色小镇。这其中,光是花都区就规划了17个产业基础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在佛山,去年年底就已经吹响了以全球视野布局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号角。根据规划,未来3年这座城市将力争打造40个特色小镇。顺德的“智造小镇”北滘镇,更是以广东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特色小镇建设热潮席卷珠三角,中山步伐必须迈得更快、更大、更稳。

  D 念好“融”字经

用融合发展构建创新矩阵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挑战,以18个省级专业镇为首,中山如何打好这场突围战?

  在专家看来,念好“融”字经或许是关键。

  融,首先体现在传统与风口的共融。

  只有在深植于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创新风口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这个特色小镇才能拥有区别于其他城镇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才能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符号。

  对于小榄菊城智谷特色小镇的建设,梁荣佳就认为,必须依托小榄传统产业优势、独特的山水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立足产业升级转型和宜居健康精品城市品质提升,兼顾存量优化与增量创新,明晰产业定位和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在关瑞麟看来,特色小镇建设要善于讲好本土故事。以西区为例,它是全市全面深化改革试点镇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有浓厚的商业基础,也有独特的中医资源。而这些都是打造特色小镇的基础所在。

  融,还体现在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特色小镇,既是极具高新特质的新兴产业或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平台,又是充满着人文气息、增进乡土认同、游客流连的文旅空间,是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

  作为中山唯一一个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单的镇区,古镇近三年在特色小镇建设上累计投入超160亿元,包括多项基础设施和产业服务配套建设,其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灯饰特色小镇。

  如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升级、内涵提升?古镇镇党委书记刘建辉表示,一方面,古镇将完善食、住、购、观、赏等配套,围绕灯饰文化、民俗文化、现代购物、绿色休闲等元素开拓全域旅游资源,形成“赏灯购灯+灯光夜景旅游+购物娱乐消费”的模式,努力成为珠三角最有特色的灯饰休闲小镇;另一方面,古镇将营造灯光科技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灯光盛宴,特别是在灯博会、灯光文化节期间,打造城市亮化夜景、灯光音乐喷泉、3D水幕电影等观光项目,加速推动城市升级,推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

  以融合发展构建创新矩阵,18个项目做先锋,中山的镇域经济或将掀开新篇章。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是特色小镇繁荣之本

  专业镇是中山的一个典型特色,近20年来中山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是源自于专业镇的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专业镇也备受各种困扰。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这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专业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破解四个“难以为继”,更好实现专业镇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必须充分吸收之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竞相开发工业园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宝贵土地资源的低效开发、岭南山水风貌特色明显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和产业低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局面,有序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专业镇向特色镇的转型升级。

  中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建议从以下十个方面推进: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传统专业镇转型升级,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由“特色产业”专业镇转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特色镇;

  二是注重规划先行。做到产城融合、城景融合、城域统筹、人地和谐,既要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又要注重科学论证稳健推进。立足现状、围绕特色定位编制总体规划,注重推进“三旧”改造,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统筹兼顾“小镇客厅”建设、众创空间打造、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化、社区创建治理;

  三是突出产业特色。结合镇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立足符合中山产业导向和未来发展态势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高起点做好产业专项规划,定位和聚焦发展优势明显、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的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优化城镇空间。引导人口、产业、空间合理集聚,产、城、人和谐共生,彰显本地山水风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小镇样板;

  五是突破行政藩篱。特色小镇的创建要树立起全局观念,要主动探索临近镇区优势互补、协同推进与错位发展,推进全市资源统筹,加快实现协同发展、集约发展;

  六是凸显文化内涵。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培育创新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等特色文化,厚植文化底蕴,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特色文化;

  七是注重创新创业生态的打造。特色小镇应该是活力小镇、创新小镇、永续发展的小镇。要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引领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八是创新投资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政府负责特色小镇的规划定位和引导,引进民企、央企等龙头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统筹特色小镇建设,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投融资模式,使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真正协力参与特色小镇建设;

  九是强化人才支撑。特色小镇更依赖知识与智慧的支撑。要着力培养、引进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各类人才,支持特色小镇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大会、展览或论坛等交流平台,加大对国内外人才的招引力度;

  十是加强系统性创新。加强产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政策(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链。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