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党代表热议人才计划 投身山区人才给予政策倾斜
■分组讨论
28日,惠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双高计划”和“人才双十行动”,引进培养一大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同时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配套政策,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有关人才的话题在分组讨论中引发市党代表热议。不少代表表示,惠州在人才政策上不断完善,推出了不少好举措,但接下来应该继续加大力度,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校企合作让人才培育更精准
市党代表、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院长王宏道认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实际上就是智慧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他介绍,学院当前开设专业达37个,在校学生超过10000人,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型人才,推动各产业发展。他表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学校如何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企业如何与学校紧密联系值得探讨,以促进在人才培育和输出的过程中实现精准化。
“给钱给爱给未来”聚才
市党代表,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姜捷说,惠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443家。他介绍,德赛“十二五”期间,年产值从2011年的122亿元升至当前的200多亿元,税收贡献值也从“十二五”初的4.65亿元,上升到今年的11亿元。姜捷说,企业发展依托不断创新,创新推进则依靠人才。“德赛做的就是‘给钱给爱给未来’,员工在企业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还有广阔的未来。”
建议增加对人才个人奖励
工厂设在大亚湾的芝华士以制造沙发闻名。市党代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芝华士所属的敏华控股决心做智能制造,用生产汽车的方式生产沙发和床垫。“我们争取用3到5年完成这一升级。”该负责人还表示,惠州很重视吸引人才,但其他地方的科技进步奖等更多针对个人,惠州针对个人的奖励较少,可以加强。
仲恺高新区的市党代表、惠州长城开发公司总经理谢少华表示,惠州在产业布局上虽然和深圳还存在差距,但仲恺推出的“首席服务官”制度让企业感到很贴近。
市党代表、惠环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巧明表示,吸引人才很重要,政府帮助企业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作用更大。
希望共享人才发展政策
“虽然是省属职校,但我们1991年便落户博罗,有1/3的生源来自惠州,不少毕业生服务于本地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谈及扎根惠州、服务惠州的初衷,市党代表、广东省技师学院院长夏青颇为自豪。夏青表示,省技师学院多年来致力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是省属职校,暂时未被纳入这个行动。”他希望接下来省技师学院能够共享当地人才发展政策。
建议补助山区基层人才
市党代表张年胜提出,作为乡镇代表,感觉缺少人才是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现在乡镇除了农机站有专业人才,公务员队伍中专业人才还是欠缺。他表示,乡镇要发展,招商人才、经济人才不能少,希望市里对愿意投身山区和基层的高学历人才和技术人才予以政策倾斜和经济补助。
猜你喜欢
- 惠州完成首例青少年腹膜透析置管手术
- 评论() | 分享11月29号 08:23
- 亿吨大港助力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石化区
- 评论() | 分享11月29号 08:23
- 第四届惠港医疗与健康论坛在惠州举行
- 评论() | 分享11月29号 08:23
- 香港设计大师高文安在惠州荣灿分享他的设计美学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18:22
- 首部网络贺岁电影《财神到》在惠州举办发布会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11:36
- 唐僧助力惠州公益 2017新春感恩音乐盛典正式启动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11:36
- 大亚湾3年建设58宗公园绿地 构筑绿色屏障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08:30
- 惠州多管齐下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08:29
- 三条高铁未来将经过 惠州融入广深半小时经济圈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08:29
-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惠州大亚湾加速形成
- 评论() | 分享11月28号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