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母婴也可传播寨卡 

  省疾控专家指出,一直以来,寨卡被认为主要由蚊媒传播,即伊蚊,比如非洲伊蚊、埃及伊蚊,还有亚洲虎蚊,又叫白纹伊蚊,它们被寨卡感染,通过叮咬传给人。母婴传播虽然少见,但已被证实,从流产的胎儿、小头症患儿的病理标本中已经检测到寨卡病毒。

  除了母婴传播,输入血液和性接触也可传播。世卫组织已经发现男性患者精液中可分离出寨卡病毒。

  据此,省疾控专家指出,在疫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务必要做好防蚊咬措施,也要防范输血、性行为被寨卡感染风险。所有从疫情流行地区归来的男性、女性,不仅要自我保护不被蚊咬,与孕妇、其伴侣间,应暂时避免性行为,或进行安全性行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这样的保护措施要持续多长时间?宋铁指出,英国寨卡输入病例研究提示,寨卡病毒可在精液中存在最少27天,最长达62天。在此疫情流行时节,利用从南美短期回国“造人”的做法需要放弃。建议男性患者应在痊愈后检测精液、尿液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再考虑备孕。

  防“星火燎原”重在灭伊蚊

  省疾控中心评估寨卡风险时指出,首例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不过,随着冬去春夏至,气温渐升,寨卡输入性病例可能陆续有来,在本地会否引起暴发、防控难易程度等,都要看白纹伊蚊密度、传播寨卡效能。

  何剑峰指出,2006年后,广东只在雷州半岛近北部湾的几个镇有埃及伊蚊分布,因此广东埃及伊蚊“接力”传播的风险低。不过,广东最多的白纹伊蚊也能传播寨卡病毒,只是目前还不知道它的传播效能如何。“我们正在加紧研究”。

  再有病例出现 也有信心应对

  “寨卡病毒不像SARS、禽流感的传播力那么强,引发的病情也没那么厉害,我们对病情的防控是有充分准备的。”尹炽标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从病房准备、医护人员培训及防护、药物储备和检测试剂等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接下来会做好对相关病例的治疗,密切观察跟踪病情,若再有病例出现也有信心应对。

  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直言,伊蚊一般飞行距离100~200米,最远不过500米,每个家庭将里外的花盆托、花瓶、轮胎内侧等小积水清理、勤换水,不给蚊子繁殖的机会,寨卡就造成不了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