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挤高考独木桥,他们争国外录取书

  广东70多万高考生正焦虑地等待放榜,纠结于如何填报高校志愿。而有一群学生在几个月前就已拿到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因为他们走的是“洋高考”之路——参加外国知名高校在中国的招生考试。

  广州多数公办名校都开设了国际班,学生可以从高一开始就决定放弃国内高考,和不少非国际班的学生一起转战洋高考。但洋高考的难度并不亚于国内高考,没有考生个人的努力和家庭的财力,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名校两成学生参加洋高考

  据统计,广州执信中学本届毕业生中,普通班的学生早在高一高二就到国外上高中的有36人,高三考上国外大学的有37人,国际班的17个学生也全被国外大学录取;广东广雅中学本届学生有70多人考上了国外大学;广东实验中学三年前本届学生入学有约1000人,但参加高考只有约800人,意味着有约200人“弃考”,转考了国外大学。

  选择洋高考并非是一条轻松的捷径。回忆起备战的日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个个感慨。

  执信中学国际班的郭丽雯,目前拿到了布林茅尔学院、杜兰大学、福特汉姆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郭丽雯告诉记者,参加洋高考其实就是把“战线”拉得更长,更早地进入考试季。“从高一开始我就要准备考试,从背单词开始,训练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由于SAT一年可以有多考,这意味着并非一次考完,而是考到满意为止。

  拿到国外5所大学offer的广雅中学博雅岭南班吴睿说,从高二开始,她连续四次参加了SAT考试,更痛苦的是,每次SAT考试都必须到香港最大考试场所——亚洲国际博览馆,要到这个被戏称为“万人坑”的地下区域,从上午7点考到下午1点,“我每次去考都会失眠,发烧,但还要坚持不停地做题。”除了考SAT,还要参加其他考试。吴睿考了4次SAT、1次SAT2、3次托福、1次AP。

  课外活动也是“敲门砖”

  通过了托福、SAT、AP的考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申请到国外大学。因为跟国内高考不同的是,国外大学除了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学生课外活动的经历,还有自荐的文书。考生一方面要应对国外的各种考试,一方面还要兼顾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为自荐文书增值。

  “参加国内高考到了高考填报志愿才选专业,我们从高一开始的课外活动就要为自己的专业规划了。”郭丽雯说。她从高一开始选修课就报了中学生领导力课程,到了高一暑假就去参加全国的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团队拿到了特等奖。这些都成为了她写进文书的重要材料。

  吴睿也是从高一开始就做了很多课题,参与各种活动,找实习机会。拿到国外10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广东实验中学南山班学生林梓帆,由于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对天文领域很感兴趣,参加了很多活动,拿了省内不少大奖,这些也成为书写自荐文书的重要筹码。

  中介机构帮“广撒网”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申请国外大学是很迷茫的,为了让申请的胜算更大,大部分选择洋高考的学生都得寻求留学中介机构的帮助,这将花费至少数万元的中介费。

  郭丽雯说,他们班95%的同学找了留学中介机构帮忙。她交了4.8万元的中介费,中介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国外大学的咨询、帮忙修改文书等,“中介有申请学校的经验,就是买一个放心”。

  吴睿的留学中介费花了5万元,回过头来看,她觉得“挺坑的”。“他们就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建议报读什么学校之类的。”她说,推荐文书还是得靠自己写,中介其实就是修改一下而已。林梓帆所以申请了30所国外大学,这是留学中介给的建议,为的就是保险。

  除了中介费,不少学生还要花费一大笔的培训费或者是活动费。比如,有些学生为了给申请大学的材料增值,会去参加哈佛的夏季课程,一次三个星期的活动费用是十多万元;有些学生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会去参加某些项目,也需要花费数万元;有些学生为了考更好的成绩,要到上海参加补习班,费用也是不菲。